saab35
飞机的划代基本上是按照设计年代进行的。分代标准是飞机性能有显著跨越,一般是根据实战结果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采用了新技术、新武器。
理念上有多任务战斗机、空中优势战斗机、低可探测性、超音速巡航、过失速机动性。技术上,在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基础上发展出涡轮风扇发动机,脉冲多普勒雷达,平视显示器/火控系统,电传操纵系统。武器从机炮发展到空对空导弹,导弹从后半球尾追攻击到迎面全向攻击,近距格斗和远程拦截并举。
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是亚音速战斗机,最大特点是速度接近音速,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代表机型是美国的F-86、F-84,苏联的米格-15,产量都在7000架以上。其余的还有法国的神秘式、英国的猎人、吸血鬼、标枪,瑞典的Saab-29等
第二代战斗机是超音速战斗机,特点是追求高空高速,按照不同的作战任务设计,采用加力式轴流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速度是从跨音速到二倍音速以上,作战升限超过2万米。武器系统以导弹为主,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还发展出“战斗轰炸机”。代表剂型是美国的F-4、F-104、F-105、F-106、F-111,F-5、F-8。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25,苏-15、苏-17,英国的闪电,法国的幻影III,还有瑞典的Saab-35、Saab-37,中国的歼八。专门设计的有英国的鹞式战斗机、苏联的雅克-38。
其中F-4作战能力最全面,是二代机的标杆。米格-21把苏联武器概念发挥到了极致,号称战斗机中的AK-47。
第三代战斗机是美国根据越南战争经验提出了空中优势的概念,在“战斗机黑手党”(实际应该叫”帮派“)的影响下,参考“能量机动原理”,发展出的专门执行夺取制空权任务的战斗机。采用高推重比的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装备脉冲多普勒雷达、格斗型近距空空导弹和中距拦截导弹,全面采用空中加油技术。多数采用电传操纵系统,大量采用钛合金和复合材料,代表机型是美国的F-15、F-16、F-18,苏联的米格-29、苏-27,欧洲联合的狂风、法国的幻影2000。
其中F-16是三代机的标杆。苏-27作为航空武器平台是第三代战斗机登峰造极之作。F-14严格来说不属于第三代战斗机。因为其设计时没有考虑空中格斗的理念,仍然沿用远程截击的理念。
由于冷战的结束,在美国发展出第四代战斗机后,战斗机的更新换代不再是为了应对大规模战争的要求,只是为了简单的更新换代,所以采用新技术对第三代战斗机进行改进,研制出所谓三代半战斗机:美国的F-16C/DBlock52,F/A-18E/F超级大黄蜂,苏联基本上没有,因为他们90年代基本上无所事事,勉强维持生计。欧洲的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39,日本的F-2,中国的J-10应该不属于三代半。印度的光辉和中国-巴基斯坦合作的JF-17雷电(FC-1枭龙)也不属于三代半。
第四代战斗机就是美国提出的4S概念:低可探测性、超高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视距族占能力。机载相控阵雷达、数据链通信系统。典型机型就是美国的F-22。其余还有F-35,正在试飞的有苏联的T-50、中国的J-20,处于样机研制阶段的有日本的F-X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