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进博会:智慧出行将加速落地?
[汽车之家?行业]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中国“世界工厂”大面积停工、供货中断,短期内对全球供应链冲击显著。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手段提升,汽车市场强劲复苏,尤其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资本与海外人才的“避险地”。
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网络与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合作,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出行论坛”,聚集一批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广泛的专家,与国内外汽车行业利益攸关方开展高层对话,分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难点,并多角度出发进言献策。■如何定义“智慧出行”?
有关智慧出行,业内已经探讨了很多年,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刚到来时,现在业内对于智慧出行的理解和终极想象有没有发生偏差?智慧出行究竟在未来会有一番怎样的图景? “在没有这么大的技术变革之前,汽车可能还是个普通工具,但是它是继手机之后最重要的一个智能产品。”SAP中国高级副总裁董志刚对此表示。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战略合作副总经理聂育仁认为有三个关键词:一站式、无人化和一体化。所谓一站式,未来的MaaS平台肯定会有超级的App,能让消费者对各种运营方式进行衔接;无人化即自动驾驶技术,有些已经开始商业化运营;一体化主要是针对目前的交通汽车和出行、运输行业,分散在不同的部门管理,在若干年以后,车、路和出行将融合成一条路。 相比互联网企业,百年零部件企业如何给智慧出行定义?博泽中国区研发副总裁王琼表示:“汽车变革将如手机发展历程一样,以前手机只有电话功能,但现在这个功能越来越被削弱。同理,未来汽车零部件将更懂人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务,这种量变到质变的改变,需要时间的沉淀。” 对于未来的畅想,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政府事务副总裁姚晓蓉更聚焦于当下。“无论是智能化、互联化、数字化或***享化,业内都抱有热衷的态度,但现在应当处于一个相对冷静的阶段,需要业内脚踏实地走完整个学习曲线,切不可急于求成。”她表示。■车路协同普及还要多久?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就指出,车路协同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新基建的背景下,中国要走车路协同的道路,与美国的单车智能形成了差异化。本次论坛中,“中国车路协同大规模铺开还需多久?”这一话题抛给了现场专家。 从各方言辞可以判断,3-5年是获得多数人赞同的看法。 “5年左右应该可以在某区域实现车路协同,但完全无人驾驶仍需要10年时间以上。”董志刚发表看法。 聂育仁坦言,如果只是将车路和出行一体化,这个时间相对来得比较快,目前只剩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但大面积推广仍需要政策上支持,预计3-5年可能性大些。 王琼则提出不同看法,国家层面,对于车路协同的战略已经很清晰,但整个行业还面临法律法规这一门槛,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何时开放,立法流程比较漫长,没有5-10年没办法大范围普及。如果责任方清晰了,那可能5-8年时间。 “目前有两大瓶颈仍需克服。首先,当前自动驾驶汽车还做不到100%不犯错误。其次,商品化的价格还太贵。从研发,到制定标准,再到实验,最后商务,每一阶段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仍需摸索。”高通公司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皓对此补充。■战略模式有何不同?
从论坛中各方讨论可获知,企业在未来实现智慧出行的目标大体一致,但在各自商业化的场景和具体实践手法上,战略模式会有所不同。 今年,智慧出行在商业化层面最大的突破点在于Robotaxi。10月初,百度Apollo?GO?Robotaxi在北京全面开放;6月,滴滴和AutoX先后在上海启动该服务;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也很早就在广州推进了此业务。截止目前,传统车企诸如大众、东风,科技巨头诸如滴滴、百度,以及一大批初创公司都已经裹挟到了Robotaxi的战场之中。『进博会上小马智行的展台』
就百度而言,“在北京,现在每天有大约4000多订单,但真正成功率只有200-300单,不到10%的比例,预定的人太多,目前Robotaxi数量还比较少,每个站点要等待一个多小时。”聂育仁强调,“老百姓对于Robotaxi的反响很强烈,百度能获得这样的进步在于和行业内的车企融合协作,相比两三年前,整个生态更趋于成熟。” 在这点上,姚晓蓉表示赞同,“整个行业同仁都应该保持一种开放、合作创新的思维方式,不能再进入传统模式,如此才能有颠覆性的突破。在全球,中国人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会更强些,因此包括智能出行的解决方案可能都会率先在中国落地。”『百度Apollo无人出租车』
福特中国信息技术副总裁侯新海则认为,如今的合作模式会有大不同。传统车企对于Tier1、Tier2的服务模式比较熟悉,但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则是全新的流程,这主要由于互联网的迭代思维和传统汽车对于安全思维的差异化,这种早期的DNA基因不同,需要不断适应和磨合,打破常规。 未来,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角色也将产生质的转变,从单纯的汽车制造商、发展成为大数据的分析服务解决方案提供者,这将又是一次彻底的翻转和新市场的颠覆。(文/汽车之家?彭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