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有意思——秦始皇兵马俑(许维鸿)

过去,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不喜欢地理和历史课。地理是因为我看不懂地图(主要是因为我自己),而历史课是教条式的照本宣科。课后还要背一大堆朝代、战争、著名事件,真的很无聊(这也不能怪老师,毕竟把书上的知识讲透了就好)。小时候脑子不完整,满脑子都是好玩的东西。自然不会找其他课外读物来补充,然后历史就没意思了。长大后有很多历史剧,穿越剧,盗墓剧。看完它们,总让人心痒痒,想多了解一些历史。所以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寻找一些书籍,偶尔我在Tik Tok上刷到有人推荐的新书《有趣的考古学》,不管家里有十几本没打开的书,我都立刻买了下来。

许维鸿老师是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她曾经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埋葬坑的考古负责人,后来是秦代咸阳城的考古负责人。正如徐老师自己所说,在她近30年的考古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和秦人、秦始皇打交道。一线工作者写的书更能还原历史真相。

第一册* * *第十八章,从蚩斗、蚩画、、秦兵器、秦始皇陵、秦人等大的东西,讲到残砖、花纹、排列、封泥、钱版、铜招牌等小的东西。可以说这本书是徐老师对秦考古的一个总结。让我们从古物的角度重新认识历史的厚重和有趣。例如:

在秦始皇陵的文官俑埋葬坑里,出土的陶俑造型是腰间有一个袋子和一把刀,是秦朝的历史,袋子里的石头是随时磨刀用的。据说在纸还没有广泛使用的年代,字是写在木简或者竹简上的,写错了还得用刀刮掉。公务员写公文的时候,竹木片的青皮也被刮掉了。现在写完文章,说“杀青”也正是这个意思。

秦始皇二号坑出土的手骑兵是镇馆之宝,极具历史研究价值。他们代表了一个新的军种——特种部队。徐老师很喜欢这些骑手,因为这些“兵为王”很抢眼。据说姜太公被周公重用后,制定了一个挑选骑手的标准,要求40岁以下,身高175,这是入围的基本条件。骑马疾驰能弯弓射箭,进退自如是技术要领;能骑马越过沟壑,能冲过险阻,能跨过洪水,能追逐强敌,能在面对时保持冷静,这就是勇气的标准。这样的评选标准,不仅徐老师喜欢,我也喜欢。

秦陵一号铜车上御林军佩戴的剑约为1.2米,秦汉时超过五尺二寸,很难拔出。据说荆轲刺秦的时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秦王的剑长到卡住了。他越着急,越拔不出来。于是秦然王绕过柱子,荆轲在后面追。想想这一幕就觉得好笑。感觉这把剑只是用来装饰的。

书中有很多关于小物件的有趣故事,真的印证了题目——考古很有趣。无聊的考古知识和古物我可以写,但是这么多年的经历和真爱,我写不出来。不过这本书的价格是108元,对于一本字数很多彩页很少的书来说有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