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疾病。如何防治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牛生长过程中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由分枝杆菌引起。这种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成体型、牛型和禽型,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牛的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该病潜伏期约为16-45天,有的可持续数月以上。病牛易疲劳、消瘦、贫血,常发生短促干咳,尤其是早晨,易吸入冷空气。病牛体表肿大淋巴结在身体消瘦时更为明显,常见于颌下、腮腺、颈部、肩前、大腿前淋巴结。牛的胸部有纵隔淋巴结。此淋巴结肿大,可压迫食道,影响牛的嗳气,故可导致牛的慢性瘤胃臌胀。犊牛肠结核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腹泻、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乳房结核,见乳房淋巴结肿大,不热,不痛,泌乳减少,稀乳如水。此外,结核病还可发生在生殖器官,引起奶牛发情紊乱和流产,公牛附睾肿胀,阴茎结节和糜烂。如果发生脑和脑膜结核,病牛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1,清洁区。每年春秋两季进行过敏检疫和定期消毒。买牛必须就地检疫,判定为阴性后才能进入市场。进入现场后会隔离3个月,重新隔离后没有肺结核才可以入团。
2.对检疫确认阳性的牛应立即淘汰,对疑似反应的牛应在25-30天后再次检疫,三次可疑后可考虑淘汰。
3、消毒。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养牛场每年消毒2-4次。牛场和牛棚的入口处应有消毒池。饲养用具和器具应当每月消毒一次。粪尿经过堆积发酵后才能利用。
4.肺结核患者不允许养牛。
采取早发现早隔离的原则。可直接淘汰病情严重的牛或治疗价值低的商品牛,防止疫情扩散。养牛场线员工,如饲养员、全科医生、清粪员、饲养员等。,入院前必须接种肺结核疫苗,防止以后感染。疑似感染奶牛的奶必须煮沸消毒后丢弃,禁止流入市场或饲喂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