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大西瓜”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西瓜》1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老鼠的机智和勇气。
2.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去看望奶奶途中发生的问题,大胆陈述。
3.喜欢听故事,能认真听故事。
4.能够分析故事,培养想象力。
5.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动准备
故事《大西瓜》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谜语游戏,引起故事的引入。
问题:谁来猜?
老师:小老鼠和大西瓜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让我们来欣赏这个故事-大西瓜。
2.看图,讲故事,放幻灯片。
(1)故事讲到了“还剩一半给奶奶吃!”
提问:
夏日阳光灿烂。老鼠在想什么?
②老鼠发现一个西瓜田的时候在想什么?
还有半个西瓜。为什么老鼠不吃它?
(2)继续讲故事到“这个酷多了。”
提问:
①吃了半个西瓜,老鼠是怎么做到的?
②老鼠戴西瓜帽有意思吗?你为什么戴西瓜帽?
(3)看图,试着帮助小老鼠过河。
问题:老鼠不会游泳。我能怎么做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老师:那我们来看看聪明的老鼠是怎么过河的。(故事讲的是安全过河。)
(4)继续讲故事,直到“小家伙,我要吃了你。”
幼儿大胆猜测帮助小老鼠的方法。
发生了什么事?
②狼说了什么?小老鼠在想什么?
如果你是一只老鼠,你会做什么?你能做什么来帮助老鼠?
④小老鼠被狼吃了吗?老师:让我们看看这只小老鼠是怎么做的。把故事讲到底。)
3.完全享受这个故事。(播放课件)
讨论:你喜欢这只小老鼠吗?为什么喜欢?
四、活动结束
1,评估
2.摘要
附:大西瓜
老鼠奶奶病了,小老鼠去看望老鼠奶奶。
过了西瓜田,小老鼠买了一个大西瓜,一口吞了下去。还剩半个西瓜,小老鼠想留给奶奶。
真的很热。小老鼠拿了半个西瓜皮,觉得凉快多了。
小老鼠继续往前走,有一天宽阔的河流挡住了去路。
哈哈,西瓜皮变成了西瓜船。
然而,刚上岸,一只狡猾的狐狸跳了出来。
老鼠急中生智,捡起西瓜皮扔向狡猾的狐狸。
前面,是老鼠奶奶的房子。小老鼠急忙跑到奶奶家。
教学反思:
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教学计划。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思维非常活跃、开放。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完全照搬计划中老师的主观臆断,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确定。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需要合理安排,根据时间和内容灵活运用。比如我让孩子想办法像老鼠一样,他们一心要完成教案中设计的几个环节。孩子本来不太积极,但我随机改变教育计划,事半功倍。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西瓜”2的活动目标
1.区分大小,学会通过目测比较物体的大小。
2.你可以用肢体动作表达大和小。
3.参加数学游戏的快乐。
4.培养孩子的尝试精神。
5.让孩子学习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孩子知道小和大的区别。
教学难点:孩子玩游戏分不清大小。
要准备的活动
1.大娃娃,小娃娃;大积木,小积木;在大幅面上,
2.自制玩具卡:大西瓜和小西瓜。
3.(童书。科学和数学)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使用的实物比较大,比较小。
1.老师“今天,两个孩子来参观我们班(给他们看)
两个娃娃)请告诉老师。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这里有两块,请仔细看看它们(给他们看两块。
Block)告诉老师;哪个大,哪个小?。
3.教师;这里有两本书(给他们看)。请仔细阅读。
看,告诉老师哪本书大,哪本书小?。
4.教师;孩子们,请看一看。这是什么?(展示西瓜玩具。
请仔细看看。哪个西瓜大,哪个小?
(2)膨胀部分;游戏:“大西瓜和小西瓜”
1.用动作代表西瓜和西瓜。
老师:“大图卡上有一个大西瓜。我们一起学吧。”
像这样行动。(请张开双臂,感受大的意义,鼓励幼儿。
用中文说大西瓜。
2.老师给指令,孩子做动作。
老师分别说出西瓜或甜瓜的说明,要求孩子们用动作表达出来。
3.继续分组做游戏,请几个小朋友分别进行指导。
把孩子分成4-5组,让每组孩子依次进行指导?(大西瓜还是小西瓜)其他小朋友做动作。
(3)结论部分
引导孩子完成“童书·科学·数学”中的“请给个大招”
画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进一步巩固孩子对大和小的认识。
四。活动的延伸和扩大
让孩子们在活动室里找出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动词 (verb的缩写)温馨提示
1.玩具(大娃娃和小娃娃等。)抵达活动即可使用。
根据情况,换成其他尺寸差大的玩具。
2.西瓜西瓜之类的玩具可以由老师自己制作。
3.通过游戏引导孩子感受大与小,鼓励孩子表现自己的能力。
教学反思:
玩具(大娃娃和小娃娃等。)用于1活动中即可
根据情况,换成其他尺寸差大的玩具。
2.西瓜西瓜之类的玩具可以由老师自己制作。
3.通过游戏引导孩子感受大与小,鼓励孩子表现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