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鳄鱼”喷火、丘吉尔AVRE:细数那些为诺曼底

在普通军迷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实施的登陆作战,如同手到擒来般简单。但实际上,这场史诗般的胜利,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早在1942年的迪耶普海滩,盟军执行了另外一次突破希特勒“大西洋壁垒”的登陆作战,却以惨败收场。在悲剧的迪耶普登陆战中,盟军部队只配备了刚刚列装部队的丘吉尔重型坦克,严重缺乏各型号专用的特种车辆,导致部队的两栖攻坚能力不足,同时还缺乏战地应急抢修车辆。结果,部分重型坦克刚刚登上滩头,就一脚踩上埋设在沙滩上的地雷,动弹不得。可以说,专用特种坦克的缺乏,是迪耶普登陆战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被遗弃在迪耶普滩头的丘吉尔坦克,近处是一名阵亡的加拿大士兵尸体,迪耶普登陆作战的失利,使得盟军意识到了自身缺乏特种坦克的状况吸取了血的教训,盟军在两年后的诺曼底登陆战中,采用了大量的新式特种坦克,堪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能从密集的雷场中开辟出一条安全的道路、有的能够在滩头抢救受损的坦克、有的更是无坚不摧的攻城利器,使盟军滩头部队的攻坚能力得到质的飞越。这些特种坦克在诺曼底滩头初次亮相,协助盟军取得首日作战的胜利,并永远改变了日后两栖登陆作战的样貌。下文中,我将向大家深入介绍几种在诺曼底登陆战中表现优秀的盟军特种坦克。

盟军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离不开这些外形千奇百怪的特种坦克丘吉尔“鳄鱼”喷火坦克正在喷吐烈焰的丘吉尔“鳄鱼”喷火坦克对于步兵来说,凶悍的火焰喷射器是极为可怕的大杀器,让无坚不摧的装甲车辆配上火焰喷射器,便成了工程师们执着努力的目标。早在战争爆发后不久,英国人就已经考虑过在轻型载具上安装火焰喷射器。最初,他们选择了布伦机枪运载车。这是一种小型履带式装甲车,装甲过于薄弱,无法在登陆作战中抵御敌军滩头的猛烈火力。于是,英国人想到了使用自己的步兵坦克作为载具,安装重型火焰喷射器,迅速摧毁敌军的滩头火力点。装载了火焰喷射器的布伦机枪运载车正在喷射壮观的火焰,不过这种轻型载具几乎没有装甲保护,无法胜任攻坚任务首先,英国军队看上了瓦伦丁步兵坦克,开展了一系列安装火焰喷射器的实验。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瓦伦丁坦克的装甲已经无法抵御德军新型反坦克炮的轰击。于是,英国人将载具更换为最新型的丘吉尔MK7坦克,其正面装甲厚达152毫米,足以承受大多数德军反坦克炮的近距离射击。丘吉尔MK7型坦克,其正面装甲厚达152毫米,足以让它与德军“虎豹”谈笑风生英军移除了丘吉尔车体上的前向机枪,取而代之的是一具有效射程110米的火焰喷射器。

这款新型坦克有了个外号叫“鳄鱼”,还具备先把燃料喷溅到目标上,再喷火将其点燃的功能。通常情况下,“鳄鱼”的后方加装有一辆小挂车,内部装载着火焰喷射器使用的特殊燃料。英军一***生产了800套喷火坦克改装套装,将其中550套投入实战,***装备了3个坦克团。另外250套改装套件则作为储备,准备投入远东战场的对日作战中。正在发起进攻的丘吉尔“鳄鱼”坦克,可以注意到其身后牵引着一辆小挂车,这辆小挂车内装载的是火焰喷射器所使用的特殊燃料在实战中,丘吉尔“鳄鱼”喷火坦克成为德军士兵挥之不去的噩梦。即便威力强大的88毫米反坦克炮也很难干掉这些坚固的怪物,然而这些喷火坦克则可以轻易地把德军阵地化作一片炼狱般的火海。在好几场战斗中,德军士兵甚至刚刚看到喷火坦克出现,就纷纷举起双手走出战壕投降。无奈之下,德军指挥官把怨气撒在这些喷火坦克的乘员上,一旦抓到“鳄鱼”坦克的乘员,就会下令德军士兵把他们当场枪毙!另一方面,英军则是千方百计地确保这种秘密武器不会落入德军手中,一旦“鳄鱼”坦克受损失去行动能力,英军车组就会引爆车上弹药、炸毁坦克。如果摧毁得不够彻底,英军部队甚至会呼叫空中支援,把丘吉尔“鳄鱼”坦克炸成碎片!滚滚硝烟中,丘吉尔“鳄鱼”坦克凭借其厚重的装甲勇往直前,把一个个德军阵地化作炼狱丘吉尔AVRE坦克(皇家装甲工程车)一辆丘吉尔AVRE坦克,正在通过一处架设得不太好的便桥迪耶普登陆战失利后,加拿大陆军装甲部队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他们在滩头损失了整整一个装甲团!在血的教训面前,加拿大人意识到,光靠重型坦克是无法突破德军大西洋壁垒的。

在一番总结后,他们找出了问题的根源——丘吉尔重型坦克的6磅炮火力太弱,根本无法胜任清除火力点的任务。于是,加拿大人下定决心:要在丘吉尔坦克上安装最丧心病狂的火力,保证面对任何敌军顽固火力点都能一发屠灭!丘吉尔AVRE坦克的概念原型车,可以看出与后来真正的AVRE坦克有所区别在经过一番摸索后,加拿大人在丘吉尔坦克上安装一门290毫米口径的臼炮,制成丘吉尔AVRE坦克。这门臼炮的炮弹重达40磅(16公斤),一发便可摧毁敌军坚固的碉堡。由于主炮口径太大,它被加军士兵笑称为“垃圾桶抛射器”。除了这门巨大的臼炮外,丘吉尔AVRE坦克还在车上附加了许多工兵装备——比如说木条捆。在作战中,这些木条将会被投掷到敌军反坦克壕沟上,籍以让丘吉尔AVRE坦克和其他友军坦克跨过反坦克壕沟。其他有用的设备还包括巨大的帆布卷,在登陆战中,AVRE的车组会将帆布铺设在松软的沙滩上,使得其他重型装备不至于陷入到松软的沙滩当中。从这个角度看,丘吉尔AVRE坦克不仅是无坚不摧的攻城锤,还担当起无微不至的后勤管家职责!一辆装备了帆布卷的丘吉尔AVRE坦克正在滩头作业,为后续重型装备铺设道路直到诺曼底登陆日当天,一***有180辆丘吉尔坦克被改造成AVRE型,全部部署在英军的特种坦克单位——第79装甲师中。

它们在诺曼底登陆日当天与之后的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英军因此继续生产了574辆同型号的AVRE坦克,用于攻坚作战。在战争之后,一些坦克还更换了165毫米新型臼炮,一直服役到1950年。丘吉尔AVRE型装备的290毫米臼炮及炮弹,因其炮弹体积巨大而 *** 纵它的士兵称为“垃圾桶发射器”丘吉尔ARK(装甲架桥车)一辆第79装甲师的丘吉尔坦克,正从一辆丘吉尔ARK装甲架桥车上驶过上文中,丘吉尔AVRE坦克固然可以携带木捆、铺垫在反坦克壕上让其他坦克通过。但是,如果壕沟太深、太宽,或者部队要通过一道小河,那AVRE就没有办法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它的兄弟——丘吉尔ARK装甲架桥车来完成。“我就是桥梁!”——丘吉尔ARK装甲架桥车MK1型使用自身的车体当做桥梁主体,这使得英军每架一座便桥便会损失一辆丘吉尔坦克的底盘,而在这张照片中,英军为了跨越壕沟,足足损失了两辆丘吉尔坦克的底盘!丘吉尔ARK选用的是丘吉尔MK2和MK4型这两种早期型号的底盘。英国人在车体上安装了桥段,并且在两端加装可收放的便桥。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当简单粗暴——当需要在障碍上架设便桥时,丘吉尔ARK直接开到障碍(比如壕沟)中,然后展开两头的便桥,供其他装甲车辆从它的车身上驶过。

一辆“阿克琉斯”坦克歼击车正在驶过一条由ARK装甲架桥车架设的便桥,可以看见ARK装甲架桥车的车体已经完全陷入水中丘吉尔ARK装甲架桥车的确给部队提供了非常方便的越障方式,但是每架一座桥就损失一辆丘吉尔重型坦克的底盘,这种事情是连财大气粗的山姆大叔都承受不了的。于是,英军在早期的架桥车基础上,改进出了丘吉尔ARK架桥车MK2型。MK2型不再把自身当做桥梁的一部分,而是身背一座活动便桥,运输到障碍物前架设。这样一来,英军就可以省掉一辆丘吉尔坦克的底盘了。在战争结束后,英军在丘吉尔架桥坦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其他型号的架桥坦克。ARK装甲架桥车MK2型一改之前MK1型的情况,不再把车体当做桥梁结构的一部分,而是身背便桥进行架设丘吉尔ARK(装甲架桥车)正在执行扫雷任务的谢尔曼“螃蟹”链枷扫雷坦克总结早年迪耶普的惨败,另外一个教训是:德军埋设在滩头的雷区会对登陆的步兵造成重大杀伤。因此,如何扫除面积庞大的反步兵雷区成为了盟军的首要难题。此时,一名南非上尉亚伯拉罕·杜·托伊特想到了解决办法——使用链枷拍打地面,触发地雷的引信,进而引爆地雷,为步兵开辟出安全的通道。他在南非当地建造了一个此类装置,试验结果令人鼓舞。

随后他把方案提交给英军,这项发明立即得到了英军高层的重视。一名南非上尉的发明——链枷式扫雷器,这项发明拯救了无数盟军步兵官兵的性命英军马上动手,使用玛蒂尔达坦克改装了玛蒂尔达“蝎子”链枷扫雷坦克,这种新型武器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首次投入使用。在这场战役中,经过特殊训练的英军玛蒂尔达“蝎子”扫雷坦克车组,勇敢地驾驶着自己的战车驶入“魔鬼的后花园”——德意志非洲军团布设的雷区,冒着敌军炮火进行扫雷作业。不过,在战斗中,不少“蝎子”坦克因为各种各样的故障在半路抛锚,使得作战效果不如预期中那么显著。在北非作战的玛蒂尔达“蝎子”扫雷坦克,由于链枷式扫雷器是新型武器,因此在作战中故障频发吸取阿拉曼战役中的经验之后,英军继续改进链枷式扫雷器,使得扫雷器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再把这项发明提供给美军部队。到了诺曼底登陆战时期,盟军已经装备了大量由谢尔曼坦克改装的谢尔曼“螃蟹“扫雷坦克,它们为滩头的盟军士兵开辟出一条安全的进攻通道。随着盟军的推进,谢尔曼“螃蟹”继续在法国和低地国家作战,为当地的盟军部队扫除德军埋设的雷区。在战争结束后,“螃蟹”坦克还参与了扫除欧洲境内剩余德军雷区的危险任务。1945年4月,荷兰安恒城内的谢尔曼“螃蟹”扫雷坦克,在战争结束后,这种扫雷坦克还参与了扫除欧洲境内剩余雷区的工作谢尔曼DD(两栖)坦克英军官方资料上的谢尔曼DD坦克定型图对于抢滩登陆作战,越早将坦克送上滩头,对进攻方便意味着更大的优势。

因而,能够在水中前进的两栖坦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人就设计过一种两栖版的MK9坦克。然而,随着战争结束,该项目被迫搁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人才重新拾起了两栖坦克的项目,继续进行研发。英军研发两栖坦克的目的非常明确:一部分坦克部队提前冲滩、压制敌军火力点,以确保步兵部队顺利抵达滩头。一段珍贵的画面:英军MK9型两栖坦克正在进行两栖行驶测试,随着一战的结束,两栖坦克的概念也被尘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军才继续进行两栖坦克的研发工作最初,英军选用的是自家的瓦伦丁坦克。他们为瓦伦丁坦克装上了一个防水帆布围裙,并且在车身后方装上了水中推进用的螺旋桨。在进行浮航时,帆布围裙会升高,为坦克提供足够的浮力。然后坦克自身依靠螺旋桨推进,向滩头进发。在抵达滩头后,车组会将围裙迅速卸除,随后坦克开始进入战斗状态。英军瓦伦丁DD两栖坦克,因为其在航渡的过程中需要把炮塔指向车身后方,导致其无法在第一时间发挥火力,最终遭到淘汰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人渐渐发觉瓦伦丁两栖坦克身上的缺点。这种坦克在航渡途中需要把主炮指向车体后方,这使得它在抢滩之后无法第一时间发挥出自身的火力,甚至还暴露出装甲薄弱的炮塔后部,给敌军反坦克手提供了击毁坦克的绝佳机会。

有鉴于此,英军决定改用美国的谢尔曼坦克研发两栖坦克,并命名为谢尔曼DD坦克,在这里,DD是DuplexDrive的简称。由于名字里面有两个D,部分驾驶这种坦克的美国大兵,给它取了一个更加贴切的名字:“唐老鸭坦克”,也就是DonaldDuckTank。正在进行航渡的谢尔曼DD坦克,右侧是其帆布围裙升起后的样子根据盟军官方建议,在登陆战中使用DD坦克,必须要在“海况3”(Force3)或者以下情况。在登陆日当天,诺曼底地区的所有滩头海况都是“海况4”,也就是“不理想”。但是,为了掩护盟军步兵登上滩头,不少盟军部队的坦克手勇敢地驾驶着DD坦克冲进大浪中,抢在步兵登陆艇抵达滩头前登上滩头进行火力压制。在这过程中,有部分DD坦克因为大浪而进水沉没。其中,在奥马哈滩头登陆的美军第741坦克营“沉没”的坦克数量偏多,这很有可能是奥马哈滩头德军凶猛的火力造成的,而不是大浪。登陆日当天谢尔曼DD坦克的作战情况,图中可以看到在奥马哈滩头抢滩的741营一***损失了27辆谢尔曼DD坦克。尽管当天风浪很大,但是在其他滩头抢滩的DD坦克也没有出现这种大量沉没的情况,因此第741营损失惨重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德军凶猛的火力尽管在诺曼底战役之后,盟军曾经计划将所有DD坦克改装回原来的谢尔曼坦克。

但是大部分DD坦克依然保持原貌,并且在随后欧洲战区的一些渡河作战中再立奇功。在二战结束后,法国军队依然保留了部分谢尔曼DD坦克,不过这些谢尔曼DD坦克也在不久后退出了现役。1945年4月,一辆来自美军第781坦克营的谢尔曼DD坦克正在渡过一处河流,此时,这辆谢尔曼坦克上的DD套件已经使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可以看见帆布上布满了修修补补的痕迹谢尔曼BARV(滩头装甲抢修车)谢尔曼BARV滩头装甲抢修车,各种设备琳琅满目在登陆战中,一旦有装甲车辆在滩头搁浅或者被击毁,势必会对后续部队上岸造成一定影响。于是,盟军专门开发了滩头装甲抢修车,专门负责清理阻塞在滩头的坦克残骸,以及处理其他一些可能影响后续部队上岸的情况——例如帮助被困的登陆艇驶离滩头。一辆谢尔曼BARV正在牵引一辆受困在滩头的汽车盟军选用了装备柴油机的M4A2谢尔曼坦克,作为滩头装甲抢修车的原型。这其中是有一定原因的:第一,M4A2的焊接车体密封性较好,非常适合改造成滩头使用的两栖车辆,第二、作为在滩头使用的车辆,在水中进出的时候势必会有非常大的温差变化,而温度变化对于柴油发动机来说影响较小,所以盟军才会选用柴油机的谢尔曼作为改装原型。

这些滩头抢修车被装上了一个高大的上层建筑,使其外形类似一艘奇怪的船。这些装甲抢修车辆可以在2.7米深的水中作业,甚至配备了潜水员,可以潜入水中协助牵引车辆和登陆艇!经过改装后,谢尔曼BARV可以在2.7米深的水中作业,今日一些欧美的军事爱好者会购买这种车辆,在海滩上“乘风破浪”在登陆日中,谢尔曼BARV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二战结束后,部分谢尔曼BARV一直服役到1960年,才被新型的酋长BARV滩头抢修车替代,这足以证明这种特种车辆的重要价值。福克兰群岛战争中,一群英军士兵正搭乘酋长BARV登上福克兰岛的滩头D-7装甲推土机正在进行工程作业的D-7装甲推土机为了在枪林弹雨中进行填充反坦克壕沟、挖开雷区、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等工程作业,盟军专门改装了卡特彼勒D-7推土机。他们在这些普通的推土机上加装了装甲钢板,使其乘员免受枪林弹雨的伤害。在登陆日当天,不少盟军的工兵部队,使用了这种装甲推土机。“一边去!”,D-7装甲推土机正在清理一辆堵塞在路面上的虎王坦克残骸由于D-7推土机的性能相当好,该型推土机几乎成了美军所有工兵部队的标准配备。在诺曼底登陆战之后,该型推土机继续作为盟军工兵部队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