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官僚系统中,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都是一品高官,谁的权力更大呢?

仅仅从职权角度而言,在皇城内部领侍卫内大臣的权力更大,而在皇城之外,九门提督的权力更大。

虽然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都是一品高官,不过这两个官职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比如九门提督由一人担任,而领侍卫内大臣为多人,九门提督与皇帝的关系相对来说疏远一些,但是其直接掌握的兵马要远远多于领世卫内大臣。而且两者之间的官职虽然都是一品,但也有高低之分。

九门提督只能由一人担任,而领侍卫内大臣却由多人承担,目的是为了制衡权利。

在清朝的官僚系统当中,这两种职位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他们两人的职责也各不相同,九门提督主要应对的是整个京城的防御,九门提督手下的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而且数量众多,对外可以节制地方上的部队和大员,对内甚至都能够威胁到皇权。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人,必须是皇帝最为信得过的亲信,所以,九门提督只能由一人担任。

而领侍卫内大臣是负责皇城安全的军事官员,他所负责的管辖区域仅在于皇城内,对于皇城外发生的什么,他们一概不管。从本质上而言,他们就是皇帝的专职保卫部队是最接近皇帝的人。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在负责自己安全的问题上,绝对不能大意。根据《大清会典》记载:“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每旗(上三旗)二员。”

虽然在清朝入主中原以后,领侍卫内大臣的人数,从来都不满员,但担任这个职位的人,从来都不止一个人。比如在顺治元年至七年,领侍卫内大臣就由伊尔登、索尼两人担任。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也是为了在领侍卫内大臣之间有制衡力量的存在。

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职位的级别不同,从实际权力来看,九门提督要比领侍卫内大臣更大一些。

虽然这两个职位在本质上,都是负责满清最高统治阶层安全的,但这两个职位,一个负责京城安全,一个负责皇城安全,所以在级别上和职权上也是稍有差距的。同样是在大清会典上有所记载,领侍卫内大臣,官居一品。

而九门提督作为负责京城安全的官员,平时想要面见皇帝也远不如领侍卫内大臣那样方便。所以在级别上也要比领侍卫内大臣要差一些,在康熙13年正式设立的九门提督一职,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正二品的官职,后来在嘉庆年间为了集权的需要,将其官职提升到从一品。

所以这两者之间在官职上差了半级,但从实际权力来看,九门提督要比领侍卫内大臣更大一些,九门提督除了可以负责京城的安全,对外也可以截至地方官员和军队,而这一点出于权术和制衡的考虑,领侍卫内大臣是做不到的。

九门提督可以统领京营上万兵力,领侍卫内大臣统兵不足两千,却是权的最后一道保障。

在康熙年间设立的九门提督,在开始之时就明确了其所能管辖的兵员数额以及职权范围,根据当时的兵员编制,九门提督一般会统领京营3万兵力,是一支可以完全影响皇权更迭和政权稳定的军事力量。

而领侍卫内大臣作为皇权的最后一道保障,其直接可以指挥的兵员数量不超过2000人。而且能够作为皇城内皇帝侍卫的人,要么是武力值极高的大内侍卫,肯定能够保证皇帝的个人安全。要么就是皇族宗亲的贵胄子弟,在政治上绝对可靠。这样的人数量是绝对很少的,这也决定了领侍卫内大臣能够直接指挥的兵员数量,极其有限。

所以,仅仅从职权角度而言,在皇城内部领侍卫内大臣的权力更大,而在皇城之外,九门提督的面子更大,认识的高官权贵也更多。这是满清最高统治者出于权力平衡的需要,也是他们两个职务之间性质不同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