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的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遵循哪些规律?

佛经中的因果报应遵循因果法则,大致包含五大法则:

第一,善恶因缘会产生类似的结果。

也就是说,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乱,不可能有因果。

不管人们信不信,因果报应的铁律是宇宙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众生所造的业,必然遵循这个不变的规律。相似的业会产生相似的业,善业会产生善业,恶业会产生恶业,混合业(黑白业)会产生善恶混合业。如果有任何业力缺失,就不会有业力缺失...没有错误和荒谬,也没有不适。

善恶的因果主要是根据众生之间的关系来确立的。用自己的得失去回报别人,这是一种天性。这种性质类似于“作用与反作用”的物理规律。因果报应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叫因果报应,是佛经中提到的世界四大不可思议力量(佛力、神力、龙力、因缘)之一。四种玄机中,神力和龙力没有因缘大,佛教说“神力敌不过因缘。”在因果报应面前,再多的神通也不会失效。《南方米兰托王记》载:米兰托王问,神通与因缘,孰大孰小。龙军·罗汉回答说:“在这种不可思议中,因果报应的成熟是非常激烈和强烈的。”就是佛力,现在还不能随意死。只要身处众生生死界,造了善恶业障,就无法摆脱自己造的业障的束缚,对善恶业障的追求无处可逃。

有个故事:有四个神仙,各有各的神通,亲眼看到自己会受到惩罚而死去。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上了天地,上了雪山,下了海底,但还是摆脱不了业障(见《加一阿迦玛》二、三年级)。善恶因缘会产生类似的结果,这也意味着一个人做了善恶,他的善恶就会产生各自的结果,不可能互相抵消。行善是不可能消除恶业的恶果的,再大的恶业也不可能消除善业的善果。佛陀说没有因果报应经,佛陀说:

“夫人,如果你培养幸福,你就不会对它感到内疚,也不会与它和解。要方便才能摆脱。”

都说善恶各有结果,不可混为一谈。我们要消除恶业,就要用能消除恶业的方法(学智等。).

第二,自己造成的,不是因为他

既然众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那么就有一个“俗我”创造了业力,他们业力的结果是由因果决定的,只能由业力主体的不断变化来承担。而众生现在承受的业力,一定是前世的业力感。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即使是最亲的人,如父母子女,也不能承受彼此的因缘。他们只能自己做,不必抱怨。《泥犁经》有一句佛言:“父不做好,子不苦,子不做好,父不苦,善有福报,恶有恶报。”

《无量寿经》中的佛告诫世人:“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有报,祸福有继,无辈。”

第三,业障有很多种,业障有五种。

众生造的业,必然有报。佛经从是果因的角度,做了各种分类,如二因、三因、六因、十因等。

两个原因:情欲越来越盛,如渴盐水,越喝越渴。这样的因缘被称为“习惯性因缘”或“类似因缘”。善恶的因缘可以产生后世的结果,这样的因缘称为“因缘”或“生疏因缘”(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成熟)。

三个原因:出生原因(不熟悉原因)、习惯原因、依赖原因(知识基础等等)。

六大理由:见“全部放弃”。能帮助或不阻碍业力诞生的因缘,称为“能因”;相互依存的原因称为“每一个原因”;生来结果相似的原因称为“相似原因”;同时,对应的原因称为“对应原因”;无明、身觉、邪见、见见、怀疑等能引起各种烦恼、困惑的因,称为“无时因”;漏善恶而不记的因缘,在来世可以五种方式成熟,叫做“异因”。

十大理由:参见瑜伽老师的《地论》第五卷。因果律、观察、牵引、出生、接受、开始、分化、同事、矛盾和不矛盾。值得注意的是,原因有三种:发起、违反和不违反。因缘,即三界有漏的善业,不仅能导致自界有漏无漏的善业,也能导致其他两界有漏无漏的善果。如果很多善举容易禅定,这是间接原因;所以很多佛教修行者把行善作为修行的辅助,这是很有道理的。另一方面,有些人坐不住很久,这是因为没有好的原因造成的。矛盾的原因和不矛盾的原因解释:业障何时生,若有障碍,暂不生。

各种种子的诞生有五种业力:

1,当前法果(或书生果)。指在现世可以获得的实际结果,如世俗的学习、经济活动等,结果的利益可以在现世获得。《瑜伽师地论》卷九说,两种极重善业,五种极重恶业,都要得到现世法的报应:极重善业,是指佛教高僧真诚端正,在佛法的指引下,做了大善事,从而在今世得到长寿、幸福等结果;五种极重恶行是指五种无罪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流佛身血、破并僧人(包括抢僧寺院、谤毁大乘佛教)等等,可以得到世俗恶报。

2、等流量水果。是同一种因果,就像同一条河一条接着一条流。比如杀生的喜欢杀生,修行的喜欢清净,布施的善良。

3.不同的成熟水果。因果报应在来世成熟,使人六流。佛经上说,人一天一夜有八万四千个念头,每一个念头都可能结出一生甚至多个果。人的一生成就了无数的事业。他们死后怎么会有异果之苦?在《阿比达摩杂记》中。选择真理”,我回答道:

“重者必先熟,或亡于前,或先学者,或初入门者,不熟者必先熟。”

它指的是四种产业,即极重产业、临死前的产业(濒死产业、垂死产业)、长期使用的产业(习惯性产业)和过去积累但未能结出果实、死后先成熟的产业(积累型产业、储备型产业),它们决定了死后第一个不同的成熟果实,即死后的归宿。在这四种种子中,最重要的一种和垂死的一种,一直是决定死后去向的关键。《因缘经》云:“因缘如秤,重者先领。”佛书上有云:“最后一刻才能赢得长久。”

4、增加水果。指主体所在行业在其生存环境中的作用。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地域、时代、气候、物产、人缘等条件,都是因缘的一部分,对应主体的“正报”,称为“据报”。如果你行善,你会感受到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出生在一个繁荣文明的国家;作恶会导致恶劣的生活环境。佛陀在《增一阿迦玛》第四十三卷说十恶,导致十种“外物腐朽”。佛说《因缘差经》:

“若有众生十恶不赦地实践旧习,必觉外物不足。”

5.给他加水果。是指一个活着的人的事迹对他的亲人,对他周围的人,甚至对社会的影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罪,全家丢脸。一切存在物,尤其是人类,都是社会人,生活在人、社会、自然乃至动物界的本源关系中,相互关联。根据五果中果的增加和与他同果的增加,一个人的业障的果可以扩散到他的生活环境(社会和自然),而所有人(* * *)所造的业障都可以感受到。据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富裕、落后、文明、社会秩序、社会心理氛围、生活环境,都是这个社会群体因缘结出的果实,是社会群体“自作自受”。

四、果以公为主,报以三。

虽然因缘必然有果,但“因”只是最重要的因果条件之一,还是要把所有的必要条件都具备了,才能有果。中伦认为,一个现象有四个条件:因(原因)、边(外部环境)、增边(其他起关键作用的条件)和等边(因果连续不停顿)。

伦理和社会的因缘取决于行业主体和行业客体之间的因缘。有条件不具备,就不会有结果。就像植物的种子,不一定马上发芽。只有在有温度、湿度、土壤、光照等适宜条件的一定时间内,它才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众生所创造的事迹的结果,不一定在当下或今生就能看到,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成熟。因果报应要从整个生死轮回的漫长过程中去观察,而不仅仅是眼前和今生。

佛经上说,因果报应按成熟时间分为三种报应形式:

第一,现在的报纸(现在的报纸),结果会在现在和今生成熟,在生活中大量存在。比如你学习工作,在当下就见成效(实际成效);信佛很快就会身心俱益;触犯法律的罪行,以前都是被法律制裁,被大家唾弃的。中国《智慧经》(卷五十三)中的佛言说,造恶之人,死时必遭国法责骂、鄙夷、抛弃、惩罚,怕堕入邪道,而行善之人,必受尊敬,无所畏惧,高高兴兴安详而死。

二是生业障,这辈子造业障,下辈子有报应,这辈子业障的起因自然要追溯到前世。佛经上说:“欲知前世因缘,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今生作者是。”这主要是指熟因不同,熟果不同。生疏果是指出生时所确立的、自己无法选择的条件,如出生的年龄、地域、家庭,以及身体、外貌、智力、性格等自然禀赋。

《瑜伽师地论》有七个字:“也许各种产业都有,只以住宿(苏轼创造的产业)为理由,就像有了个体户增加实力,导致各种罪恶,家境贫寒。”

只不过是前世的因缘决定了,生来品味差,家境差。

第三种是后报,指的是这辈子或者过去创造的一些行业是没有因缘的,要经过很多代,甚至是非常遥远的未来,才会有全部因缘和成熟的结果。但是,不管过了多久才被举报,即使被抢了,只要已经种下了因果报应的种子,就会有后果,没有理由不举报。《大宝积经》里有一个嫂子。《走进胎儿藏协会》谁说:

“劫百劫,作品不死,业障会遇,后果自负。”

《法句经典》说:“妖见福报,其恶未熟,熟则苦之,爽也;向真见祸,其善未熟,熟则得福。”

《大乘经》卷九说,虽然不乏“作恶而不收”的现象,“若乳成酪”,但总有果实成熟的一天,就像用灰烬盖火,似无火,愚人只会招致火烧脚的灾难。我们不能因为只看到社会上好人吃亏,坏人享福的现象,就轻易说善恶不报。好人吃亏,上辈子做坏事有报应;坏人享受快乐,他享受上辈子做好事的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机未到。”“善恶终有报,只为来得早,来得晚。”

佛教也分固定和不定两种。创业就意味着结果已经决定,很难改变。《大乘经》三位一体解释道:

“若一心行善恶,则深自信乐,若誓养三宝,则为名业。”

立业,指的是定心专注重心而创造的厚重的事业。做了之后,没有后悔。善者如发愿供养佛家、佛教徒,恶者如五职、杀人。创业有三种报应:一种是必然有后果;两者是固定的,接报时间成了定数;三报是固定的,不确定的,时机成熟了才会固定。除了固定职业,不做决定但事后悔过自新的都是不定职业,不一定有回报。“你博赛杰京。叶品”是不确定的,分为四类:

“其中一个不确定,另一个不确定,第三个不确定,第四个不确定。”

当然,不确定性行业的不确定性只是意味着行业的弱小,也可能因为其他强大的阻碍而难以开花结果。如果植物的种子没有很好的成熟或者可能被破坏,它们可能不会发芽生长,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没有回报。

五、业由心生,转开就好。

这是因果律第五定律,说的是如果按照佛教的说法,以破除因缘本质的智慧来看,已经造成的因缘是可以改变的,因缘是可以摆脱的,这才是佛教因果律的真谛。如果你只看到前四种必然会有结果的法则,而看不到它们,你就失去了佛法的本质。《华严经》所载佛言甚至说:

“我说的很明智,正确的世界观,生死原则,因果报应的因缘都可以发挥。人若为人,必谤如来,如来也!”

《大菩萨经》中三位一体佛的话说,认为各行各业都会有报应的人,“要知道人家不是我的徒弟,是魔家人!”为什么?因为如果一切因缘都要报,“就不可能有梵语的修行和涅槃的解脱。”

宗喀巴大师的《密练二师颂》中说:“因果既定,众生不成佛。”如果业力因果被确定为不可逆,那么一切众生从一开始就有无尽的业力,只能有业力和无尽的生死。摆脱业力的束缚是不可能的。善行最多是人与自然相生,耗尽了就会回落。有没有可能穿越生死之流,到达涅槃的彼岸?更何况,恶有恶报并不是佛教一家独大,而是婆罗门教所倡导的一种世俗论,并不是佛教独有的,是离世论的核心。以此为最高真理,当然是贬低佛教,会被斥为亵渎佛教。所以很多佛经都宣扬业障是可以转移的,而不是决定的。大乘经第三卷佛陀的话:

“不是所有行业都一定会有结果,虽然不确定,但也不是不可能。”

“当你知道你的作业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时,你可以得到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或者你业务重可以做点轻的,或者你业务轻可以做点轻的。”

智者,以其智慧,可以使地狱中极重的产业在这个世界上轻受痛苦,愚者,可以使世俗的轻工业在地狱中重受痛苦。而且:“一切众生皆有许多不确定的事业,而他们决定有几个事业,所以他们有义而修持道,而决定专注事业,可以使他们轻受,不确定的事业不会有回报。”

龙树菩萨《毗婆沙十住论》说:大智慧大福报者,虽行恶,却能“免入地狱,显轻”。比如佛经里有个叫杨的名人,把摩罗外道挖出来,杀了很多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试图谋杀他们的亲生母亲和佛陀,他们罪大恶极,坠入地狱。然而,听到佛陀的说法后,他们获得了大智慧,忏悔和实践,并出现证明罗汉果。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学最广论》第三卷说:佛经戒律说“若有百劫,工作不死”,意思是说,对于缺乏佛法智慧,不知道辞业之道的人,如果有大智慧,就会得到辞业之道。"他们固然要受果子,却也是洁净的."这是随笔般若经说的。

改变甚至消除已经产生的恶业的唯一方法是彻底了解业的真实性质的智慧,并且实践佛教。在经典中,修行佛法的智慧可以改变和消除恶业,被比喻为“赤田药”,是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是据说一拍就能消除各种毒物的“除毒鼓”。

为什么因缘可以随着智慧消失?首先,如果你用智慧掌握了因果律,就可以利用“果需多因”的因果律,创造条件阻碍因缘的诞生,然后就可以转移因缘了。现代高僧太虚大师在《实在论》中说:

“佛虽不能在因果律中超越和改变,但若知因果律,就能造善业,聚善业,生善果。因为不值得缘分,所以不会有结果,所以不一定能有结果。或者远离它,或者不创造一个强大的事业,使这个事业的果实暂时不能诞生,或者根本不会诞生。”

如果一个人上辈子死了,应该是死于车祸。如果他特别注意乘车的安全(远不是帮助他的命运),按照佛法发展菩提心,努力护佑他的生命,让他解脱(不要造强因),就可以延年益寿,甚至长寿。

其次,根据佛教的智慧,因缘和因果是没有自性的,它们的本性是空的,是可以翻转的,就像一张白纸。如果业力有其不可改变的自我,那么就没有消失和转向的理由。而且,业障是心造的,心就是物。在佛教徒眼中,它是世界上最神秘、最不可思议、最强大的人。业障虽大,不可思议,但不如心意不可思议。心,无形的,有创造万物的奇妙能力,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功能和智慧。《禅经》说,在火、水、风四大元素中,水比土强,火比水强,风比火强,比风轻而无形的心比风强。心虽大,心空,与自然契合的智慧心真实绝对,超越时空,不灭不灭,超越因缘生灭的因果界限,有融化万物的巨大力量。《永嘉道格》云:

“如果你证明了事实,没有人能做到,但你会在瞬间摧毁鼻子行业。”

此外,已被证明在现实中的佛、菩萨,成就了超度众生、消除众生业障的大能。众生可以在佛菩萨的“加持”下,通过拜、供养、诵经、念佛、忏悔等修行,来扭转和消除恶行的业力。关于事业随心而变的道理,清代吴楚禅师语录中的论述颇为精辟:

“业由心造,业随心转。不能跳槽,就会被行业束缚;不跟随自己的心,就可以束缚自己的心。过去有一定的事情可以举报,行业可以捆绑人心。理想主义没有一定的理由,可以从之前的情况来报,可以用心换工作。如果一个人的正义事业可以束缚他的心,一定时间报前面,但突然心胸开阔了,修真修行,心佛合一,心道合一,那么心可以跳槽,前面会报,这是不确定的;如果你愿意跳槽,当前方形势不明朗,大心脏突然撤退,执行上有损失,那么这个行业就会被束缚,也就是前方形势不明朗。”

在佛经中,不仅有转、果报的原则,还有多种转、果报的具体操作方法。《菩提道学概论》第三卷总结了大乘的四力清因果报应理论:

1,按能力破实力就是悔改。在很多佛经中说,人的内心忏悔自己的错误,并决心忏悔,具有消除罪恶的障碍,改造身心的强大力量。“加一个阿迦玛。《马血田字品》载有佛言:

“人作了极恶的事,悔改的心变得微薄,悔恨从未懈怠。罪恶的根源总是被拔掉的。”

《广金·明静》卷二说:

“钱球的恶行极其严重。如果你能在心里忏悔,如果是重罪,你就会被淘汰。”

《四十二章经》中的忏悔除罪,如果生病出汗,就会逐渐康复。

《经典大集》比喻忏悔、除罪,如“百年脏衣,一日洗,可得清新净。”

业障忏悔是佛教弟子修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列为修行者的日常课之一。自白分为表白和自白。

忏悔是在僧侣或佛像或伤害过自己的人面前,真诚地忏悔自己的过错和忏悔。“没写过的不敢做,做过的不敢隐瞒。”(《广金·明静》第二卷)。

大乘《观世音菩萨修行经》说的是观世音菩萨忏悔、忏悔的思想方法。据《经编》记载,汉代佛教界有许多忏悔仪式,如法华忏悔、金光明道忏悔、药师忏悔、华严忏悔、托米道场仪式忏悔、梁皇保忏悔、慈悲水忏悔、大慈悲忏悔等。,供佛教弟子依法修行忏悔。密乘主要观察密法总经理金刚乘菩萨的密体,念诵其“百字名”(咒语),忏悔,列为密乘修行者必修的“四加行”之一。从忏悔到消除罪障有一个严格的标志,叫做“见罪净相”根据《准提达拉尼经》,见罪净相包括见或梦见佛、菩萨、光、听佛、吐坏食物、吐或喝牛奶奶酪,或梦见日月、达奇诺、烈焰、水牛、黑种人、僧尼、牛奶树、大象、牛王、山、狮子座、精致宫殿、翱翔。

理性告白,又称“真告白”、“不告白”,是指按照佛教的道理,业障的观念是从心开始的,是由心的妄想而生的。妄想依命而生,即生即死,无实自性。本来就是空的,像空中的风,没有尽头。《关普贤菩萨修行经》说:

“所有的业力都是从妄想中诞生的。若欲悔改,坐起念实相,一切罪如霜露,明日可除。”

这种忏悔与绝对的真理——原初的空性是一致的,所以消除恶行的力量大于忏悔。

2、目前的治理力度。即修习各种能治业障的佛教方法,如念大乘经,观空无我,持具有消业功能的咒,画虔诚忏悔的佛像,祭佛佛塔,尊佛,持佛菩萨名号等。

在很多大乘、大乘经典里,都说这种修行可以消业除罪。比如《菩萨行经》说,昼夜六时拜十佛,诵大乘经,第一义是深空佛法,“弹指一挥间,救百万僧劫生死。”

金刚经上说,念诵它可以把后世的重罪变成被今世人所不齿的轻报。《观生无尽经》说,临死之人喊出了“南方无阿弥陀佛”的名号,消灭了80亿劫生死的重罪。观佛形净土,也灭罪。《大悲经》说供养观世音菩萨,并以其名称之,“无量福报,无量罪恶,一人一生终得阿弥陀佛之国”,一夜念诵菩萨《大悲咒》七遍,“消除了津摩如劫身生死的重罪”,甚至触摸虔诚念诵者吹来的风,“一切恶行都受到严重阻挠和破坏,更有甚者。

这种说法在《坛经》中随处可见,大部分佛菩萨真言都被说成有除罪除障的效果。这种灭罪法的神力,来自于佛祖菩萨对应真理的誓愿和劫道修行所达到的功德,以及与众生真诚的敬仰和忏悔的赤子之心的因缘和结合。

3.阻挡力。是指严格遵守以“防非恶”为宗旨的佛教戒律,言行谨慎,不作恶,追求善,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已经悔过自新。

4、按停止力度。是指皈依佛门三宝,发展普渡、普日的一切众生的“菩提心”,依靠三宝的巨大魔力和菩提心的坚强意志,增加超常胜利的上缘,从而起到除罪阻障的作用。

虽然按照上述方法可以随意改变和消除恶业的障碍,但能否改变和消除,必须有严格的条件。如前所述,事情一定要做到“互见”,才能有效果;告白的原因是为了培养清晰的头脑,看清本质,这与空性的真相是和谐的。《永嘉之歌》谚语说:

“业障没了,就空了。如果不是,就应该偿还。”

,点出自心的佛性,又见证空,其境界颇深,不易达到。如果不能“死”,就要受到因果律的限制,去偿还苏轼欠下的债务。可以淘汰和转移的行业主要是指没有决心做,已经后悔的“不定行业”。“尤坡赛杰京。业产品》说:

“如果结果有时不确定,行业可能会改变,或者如果结果确定,行业可能会改变,现在会受到影响。”

我没说重大业务可以豁免。佛经上说,以佛的大能,很难摧毁定业,但也不是绝对坚不可摧。只是很难排除转移的原因。智者大师《法文华句》第十卷说:“如果他有很强的机器意识,他也可以改变他的职业。”我相信我有很深的机会和很棒的感觉,我可以改变我的职业生涯并阻止它。

至于佛教所定的各种忏悔灭罪法,虽能有效,但经典中仍强调恶业之后忏悔清净,与注重免受恶业的保护大相径庭。

《论修行者之地与菩萨之地》说,如果杀生、偷盗、淫狂的“根本戒”(性戒)被打破,虽然可以通过深刻的忏悔来消除罪恶,重新接受戒,但现在的障碍表现在菩萨的原生之地。

只有皈依佛门和佛教戒律前所造的重大恶业才能得到忏悔和净化,皈依佛门和戒律后所造的重业几乎无法忏悔。僧尼的戒律规定同性恋等重大恶行是不悔改的(僧侣不会接受他们的悔意,必须开除)。这就避免了“今天作恶,明天忏悔念经消业”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附录:野孤禅案例解析

中国禅宗下流传着一个很有名的“野孤禅”的公案(禅宗故事),讲的是因果报应能否改变的教导。故事说: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百丈淮海禅师,每天上课,经常看到一个不知名的老人在听他讲故事,然后和和尚们一起散去。有一天,和尚散了以后,老人一个人留了下来。百丈问:“谁站在那里还不走?”老人回答道:“我曾在卡亚佛诞生时,作为一位伟大的禅师住在这座山上。有学禅的人问,‘一个伟大的修行者还会陷入因果论吗?“我回答,‘没有因果。’因为回答错误,遭遇噩耗,沦落为野狐。我已经出生500年了。现在请大和尚给我一个正确答案。”百丈说,“随便问问。老人问:“修行完备的人还会有麻烦吗?””百丈答道:“不知道前因后果。」老人深以为然,说:「金也脱了野狐,住在山后,要求按照葬死和尚的仪式来烧。”百丈命令那威司(掌管修道会的和尚)敲钟召集和尚,斋戒后,他带领大家到后山埋葬死去的和尚。果然在后山发现了一只死狐狸(见《古尊肃语录》卷一)。

一个伟大的卡亚佛(释迦牟尼之前出生的佛)禅师,因为回答了弟子的问题,修行了一辈子,最后变成了一只野狐,真是发人深省。禅师的错误回答恰恰是佛教中关于因缘的重要理论问题:能否超越因果律,按照佛教修行,不受因缘束缚?禅师的回答有什么问题?如果他错了,那永嘉玄觉弟子慧能禅师说的“无人能证其真,鼻业顷刻毁”岂不是更错?

根据佛教的原理和因果律,从世俗的真理来看,是铁的自然规律,只能从服从中解脱,不能随意超越。相传释迦牟尼成佛后也被举报“金枪马”(被木屑打伤,施主忘了提供食物,屈尊吃马料)。虽然他已经被证明是阿罗汉,但是他因为偿还过去所欠下的生命而被杀。说明因果报应不是那么好超越的。《优婆塞戒经》说,你若依佛法修行,只有修行阿那罕果(第三果)和香气罗汉果,才能转到后世会关注的因缘,在今世会得到提前或从轻的回报,但不会得到事业上的回报。都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律,但普遍肯定因果律可以超越,忽略了转消职业的条件,未能统一正邪(视职业,必有因缘),陷入“取空自恶”的偏方观点和判断,会产生使人耽于闲散而不苦练,使士子智眼不清,造劣职业以扬邪见的负面启蒙作用,故应陷入其中。不过,毕竟善根不浅。500年后,我要见百丈禅师,摆脱现在。百丈答“不知因果”,虽然与“不落因果”只有一字之差,但“不知”二字很关键,因果定律是肯定不能超越的,只能如实知晓。“不知道”不同于一般人的“未知”,是指我们能看清因果,就像禅师大竹慧海说的“现在过去是相连的,未来是相连的。据说摩诃两眼紧盯着他,狮子尊称他,并不是因为他不知道因果报应,而是因为他以超自然的力量和智慧看清楚了,主动找到了向家人诉苦已久的债主的门,非常满意地接受了他去世的消息。

至于永嘉玄觉禅师《正道之歌》中的“阿拜业障顷刻灭”、“业障尽则空”之说,是从真意的角度来看,证会(空性)的实相,具有消灭阿拜地狱的巨大力量,完全符合佛教教义。按大小乘修道令,修行者观实。当他到达见道前“四加行位”的第二个“隐忍位”时,他已经转了,消除了重工业,不再陷入恶道。那么,当他进入道位时,就永远断了邪道的因缘,再也不会堕入地狱等邪道。禅宗的“确证相”和“乐”一般指的是道,当然也就省去了阿碧地狱的重商。如果没能达到“乐”,对不起,你还是要按照因果关系的安排来还债。(乘八忍八智十六心见道,因为十六心是新生的智慧能见真的地方。大乘菩萨,初出家终,终于四善根加行,忽断知二障之烦恼,名曰见道)

所以“野狐禅”这个案子被禅宗重视,用来惩罚那些没有得到真相,无视业障的假开悟者。后来被引申,成为没有真正得道的“狂禅”的贬义词。

(转自学佛。com:/show 1 _ 15411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