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一些心理学常识?
这里还有/article/2859040.html。
其他包括这些。
一点心理学常识
1,鸟笼逻辑
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挂一个漂亮的鸟笼。过几天,主人肯定会做出以下两种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想象你是这个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在哪里?它死了吗?”当你回答:“我从来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鸟笼做什么?”最后你要在两个选择中做出选择,因为这比没完没了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做“破窗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房子的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很快,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打破;一面墙,如果有一些涂鸦没有清理干净,很快就会被脏乱不堪、有碍观瞻的东西覆盖。在一个非常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扔垃圾,但一旦地上有垃圾,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扔,不会觉得丢人。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这个“临界点”。地面有多脏,反正人会觉得好脏。不管有多脏。情况有多糟糕,人们就会放弃,让它烂掉。
任何不好的事情,如果一开始不制止,是不会改变的,就像河堤上的一个小缺口,可以崩塌,造成上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实际上是无序的结果。80年代的纽约真的是到处抢劫,天天杀人,大白天走在街上会害怕。地铁就更不用说了,车厢里乱七八糟,全是脏话。坐在地铁里,每个人都有危险。虽然我没被抢,但是一个教授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用闷棍打了,眼睛瞎了。从此,他的研究生涯结束了,这让我多年来不敢一个人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口碑改善了很多,让我很惊讶。一个已经衰落的城市可以起死回生,变得更好。
所以,当我出去开会,遇到一个犯罪学家,我马上向他求教。原来纽约市用的是过去书里的破窗效应理论,先改善犯罪环境,让人难以犯罪,再慢慢抓捕罪犯小偷,恢复秩序。
当时,虽然这种做法被称为“慢行”、“船在下沉,甲板还在洗”,但纽约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的整洁出发,给不买票、在站台上连续搭车的人戴上手铐,公开宣示政府整治的决心,结果证明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真的不会在干净的地方犯罪,他们还发现抓逃票的人很有收获,因为逃票的人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被通缉,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携带武器。所以警察愿意认真抓逃票,让歹徒不敢逃票,不敢带武器出门,以免得不偿失。这样纽约就会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入手,打破犯罪链条,让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3.责任的分散
1964年3月13日下午3点20分,在纽约郊外的一处公寓前,一名叫朱诺·比比的年轻女子在酒吧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刺身亡。当她绝望地喊着“有人要杀人了!救命啊!救命啊!”附近居民听到喊声,开灯开窗,凶手逃跑了。一切归于平静,凶手又回来作案。她再喊的时候,附近居民又开灯了,凶手又跑了。当她以为无事可做,回自己家准备上楼时,凶手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在楼梯上将其杀害。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她大声呼救,但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人去窗口观看,但没有人来救她,甚至没有人报警。这件事在纽约社会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和思考。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许多旁观者从破产中扩散的责任。
心理学家对责任扩散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表明,这种现象不仅可以说是人们的麻木不仁,或者是道德的日益腐朽。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一样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帮忙,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给予受害者帮助。如果他从毁灭中会感到内疚,那将使他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如果在场的人很多,那么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会被大家分担,造成责任分散。大家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从而产生一种“我不救,别人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4.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Northgood Parkinson)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为《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和后果:一个无能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种是申请辞职,把座位让给有能力的人;二是让一个有能力的人帮助他工作;三是任命两个比自己低的人做助理。这第一条路是绝对走不通的,因为会失去很多权利;你不能走第二条路,因为那个有能力的人会成为你的对手;似乎只有第三条路最合适。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他的工作,他自己从上面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他们的权利构成威胁。既然两个助理都不称职,那就从上到下,给自己再找两个不称职的助理。以此类推,就形成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制。
5.光环效应
俄罗斯著名作家普希金曾深受光环效应之苦。他疯狂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女”的娜塔莉,并娶她为妻。娜塔莉看起来很惊艳,但她和普希金不一样。每次普希金给她读一首写好的诗。她总是捂着耳朵说:“别听!不听!”相反,她总是要求普希金陪她玩,参加一些奢华的聚会和舞会。普希金抛下创作,负债累累,最后死于对她的决斗,让一个文学巨星过早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美丽的女人必须具有非凡的智慧和高尚的品格,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环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某一方面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光环效应”往往会悄悄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些老年人认为,不喜欢年轻人的个体缺点,或者不喜欢他们的衣着、生活习惯,就一定是没出息的。因为有些年轻人很佩服朋友的某种可爱,所以会到处看。真的叫做“一个帅的人遮住了所有的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一是容易抓住事物的个体特征,习惯于把个体推向一般,就像瞎子摸象,以点代面;第二,它把一些没有内在联系的人格或外貌特征联系起来,断言有了这个特征必然有另一个特征;第三,好的就全部肯定,不好的就全部否定。这是主观偏见主导的绝对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一种认知障碍。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在交际中的副作用。
6.霍桑效应
心理学中的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者在芝加哥西部电力公司霍桑工厂关于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为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益的关系从1924 11,设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无论增加还是控制光照,实验组的输出都增加,同样光照的对照组输出也增加。此外,还测试了一些因素,如工资、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尚不清楚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有任何直接影响。第二阶段实验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受试者的精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与实验的工人被安置在专门的实验室,由研究人员带领,他们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实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社会角度激励工人,促进产量的增加。
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当学生或自己被大众关注或观看时,学习和交流的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和别人好好相处,要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被同学和老师接受和欣赏的。只有不断增加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良好行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欣赏,也才能让自己的学习进步,自信起来!
7.习得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首先由Auvermeer和Seligman发现,然后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讨论。简而言之,许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后,狗可以跨越障碍或从事其他行为,以逃避实验人员对它们施加的电击。但是,如果狗狗之前已经受到了不可预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和不可控的电击(比如电击的中断不取决于狗狗的行为),当狗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也会变得无法逃脱。而且狗狗还会表现出其他的缺陷,比如感觉压抑和沮丧,减少主动性等等。
狗之所以会表现出这种情况,是因为它们在实验前期学会了无助感。换句话说,他们意识到无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无法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的终止都是在实验者的控制之下,狗会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部控制,从而学习到一种无助感。
如果人们产生习得性无助,就会变成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所以在学习生活中要开阔视野,看清事件背后真正的决定性因素,不要让自己陷入绝望。
8、证人的记忆
目击者,在我们的理解中,通常是提供一些客观证据的人,即如实讲述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人。但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目击者提供的证词并不准确,或者是个人倾向性,带有个人观点和意识。
令人惊讶的是,证人对其证词的信心并不决定其证词的准确性。心理学家Pfeiffer和Hollins决定对这一结论做进一步的研究。为了看看证人的证词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一般知识进行了比较。
他们向参与者展示了一段关于一名被绑架女孩的短片。第二天,受试者被要求回答一些关于视频内容的问题,并被要求表达对自己答案的信心,然后对他们进行再认记忆测试。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取的常识题。
和之前一样,Pfeiffer和Hollins也发现,那些对自己的答案有信心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对自己的答案没有信心的人更好,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并非如此。高自信的人比低自信的人回忆结果好得多。
人们自我意识到自己在常识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因此,他们倾向于在置信尺度上修改他们的测试结果。常识是一个数据库,是个人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受试者可以自己测量。比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运动方面是比别人强还是比别人差。然而,目睹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总体而言,他们不太可能知道自己在记住参与者的头发颜色方面比其他人更好或更差。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1968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去了一所小学,选择了一至六年级的三个班级的孩子进行了一次认真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然后实验者将认为自己有“优秀发展可能性”的学生名单告知了老师。其实这个榜单不是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用“权威的谎言”暗示老师,从而激起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期待。8个月后,智力测试的结果再次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老师们也给了他们很好的道德评价。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学生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俗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他对一个女孩的雕像产生了好感,他的欲望最终把这个雕像变成了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教师如果爱一部分学生,就会有很高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经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学习和自己的行为,学生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从而诱发积极的激情。这些学生往往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被老师忽视和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老师的言语、行为和表情中感受到老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和自己的学习,忽视或拒绝听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往往一天比一天坏,最后成为社会不良分子。虽然也有例外,但这是大势所趋,也给老师们敲响了警钟。
10,虚假共识偏差。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的爱好和大多数人一样。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你可能会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通常高估了给你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了你在群体中的威望和领导力,等等。你高估与你的行为和态度有相同特征的人的数量的倾向被称为“假共情偏差”有些因素会影响你假共情偏差的强度:
(1)当外部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2)当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3)当你非常肯定或坚信自己的观点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受到威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