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册“发现规律”教案。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物体的有序排列,学生能初步理解简单排列规律,并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过程和方法:通过涂色和设置学习工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感受规律之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发现规律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寻找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一个情景,激发对介绍的兴趣
1,同学们,六一节到了。老师听说学校要搞联欢会,每个教室都盛装打扮。看这些孩子们在他们盛装打扮的教室里跳舞。放课件党的动画。
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有彩旗、灯笼和鲜花。有许多孩子在跳舞。请再看一看这些彩旗、鲜花和灯笼。不,是有顺序的。对,都是有规律的摆放,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的。你想了解他们的规则吗?(想!)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寻找规律吧。引导学生阅读(板书主题)
第二,引导探索,了解规律
1,课件展示彩色国旗图
我们先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猜猜这旗会是什么颜色。
都猜到了红旗。看看对不对。多好的猜测啊!你怎么想呢?因为小旗子已经按黄红顺序摆放,红旗在黄旗后面。小旗的规则是以1黄旗和1红旗为一组反复排列。让学生明白1黄旗和1红旗是一个群体,这样的群体反复出现。)
2、课件展示小花排列图
教室里有一些小花。他们的安排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有规律吗?我们发现小花是按照1红花和1紫花的规律排列的。
3.课件展示了灯笼和孩子们的队列。
我们找到了彩旗和小花的规则,那么灯笼摆放和小朋友排队的规则是什么呢?是啊!都是重复排列的。像彩旗、小花、灯笼、孩子,作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规律。带领学生阅读。
那真是太好了!那么我们来看看每一个后面应该放什么颜色。给我看看刚才晚会的动画。
通过观察发现,灯笼已经按照红蓝蓝的顺序摆放好了,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红色的。孩子永远是小女孩小男孩的顺序,所以下一个孩子是小男孩。
学生们做得真的很好,老师也真的为你高兴。
4.然后用你明亮的眼睛看看谁是下一个。先看图形,找到下一个是什么图形,再讨论什么颜色?学生们很快发现了它,并立即发现了它的规律。然后让我们拿出你的数字来展示。让我们分组工作。给我看看要求。
老师巡视,检查各组规律,及时给予表扬和表扬。真巧,你的小手可以摆出这么多规矩。你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吗?快速整理你的图片,看看谁能先看到老师的作品。
5.展示一套碗的排列。让学生先观察它的排列规律。让学生自己说,或者从数字的排列规律开始。
可爱的母鸡带着小鸡来了。你能帮助他们找出规则并填写数字吗?展示课件。
第三,知识的运用
1,摆一摆,填进去。
从图形观察,也可以观察到棒子的数量。
2.然后画一张图,填进去。
3、画图:拿出准备好的作业纸,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形成一定的规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老师巡视,展示学生作品,给予表扬!
4.猜猜后面是什么?展示图片
(1)思考规则,填空。
(2)应该涂什么颜色?
归纳总结:根据颜色和形状的重复特征,寻找图形变化的规律。
第四,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展示图片,让学生自己找出规律,用自己的话说出规律。
做动作,找模式:先搞清楚孩子是怎么做的。
然后找学生自己创造规则,我来创造规则。
好的,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创造的规则,并请发信号带领大家一起做。好了,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数到五,让我们看看他们创造的定律!
太好了,每个人都可以非常开动脑筋,创造出很多规则。
动词 (verb的缩写)总结与升华
你喜欢这门课吗?你得到了什么?大家一起聊聊吧!
看黑板,复习今天的内容。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规则。看谁最善于发现。你注意到生活中的规则了吗?展示一些图片给学生欣赏。
这个班学生讲的很好。似乎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法律之美的眼睛。回家后,把你发现的生活规律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和你的好朋友,好吗?看谁最擅长发现美,创造美。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同学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则。我希望你们长大后成为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和繁荣!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同学们,再见!
在黑板上写字
重复排列定律:1黄旗1红旗是一组重复排列。
1红色花朵1紫色花朵重复排列为一组。
灯笼是红色、蓝色和蓝色重复排列的。
儿童、妇女和男子作为一组被反复安排。
“发现规律”教案(2)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加以描述和表达。
2.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合作与交流意识。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规律的美,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达发现规律,并运用发现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规律
(一)生活简介
老师:学生?六月一号?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举行一次联欢会。你打算如何装饰你的教室?
1.学生交流报告
2.老师的想法和大家差不多(例1的前半部分情境图)。你觉得好看吗?
请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鲜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排列称为规则排列。
5.老师解释:一般来说,一组物体依次重复排列(至少三次),我们可以称之为规则排列。
(2)指出主题
老师:今天,我们将学习找出规律,并在黑板上写字。
第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
1.找出:让学生自己观察,找出彩旗的排列规律。
2.说:
(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彩旗是按照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规则排列的。
(2)教师提问:
(1)每一排的几面都有彩旗重复?引导学生说:两边都有重复。
②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这些彩旗都是这样反复排列的?
3.圈出: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2)寻找小花、灯笼、小孩的排列规律。
1.圈:让学生在插花、灯笼、孩子中圈出一组重复的部分。
2.说:
(1)让学生分别说说小花、灯笼、小孩的排列规律。教师应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分别说:小花、灯笼、小孩以什么为一组,一组中第一个是什么?特别强调:灯笼三个一组。
总结:和彩旗、小花、灯笼、孩子一样,作为一组重复出现的几个规律,叫做重复排列规律。(板书:重复排列)
反馈练习
1,大脑锻炼:(课件演示)
(1),说:图中少了三个孩子。你知道有多少男孩和女孩吗?(学生讨论并指出答案。)
(2)圈出重复出现的部分。(注明答案)
(3)说说你身边的规矩。
(4)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2、动手实践:
(1),第一关:画一张图,把重复的部分圈出来。拿出1作业纸,独立完成。(完成后显示通信)
(2)、第二关:一个圈,在2号作业纸上完成。(显示通信)
(3)、第三关: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规律画画,完成P85?做吧。。
三,数形结合,认知规律
(1)呈现例2中的(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
(1)你在碗的排列上发现了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一个吗?
(3)碗的排列规则和前面学过的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发现颜色没有变化,但数量有变化。而且,量变规律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2.试一试:
(1)能算出碗数的变化规律吗?让学生说出相应碗下面的数字。
(2)例2中问题(1)的完整呈现:
3.讨论:碗的排列和数字的排列是一样的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数字代表相应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觉得他们能表达同样的规律,只是形式不同。
(2)提出例2的问题(2):
1.让学生自己在书中填空。
2.说: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则是什么?
3.完整的P86?做吧。问题1和2。
(一)数学游戏
做动作,猜规则:
课件一步一步地呈现每个动作,让学生跟着做。做三组后,让学生猜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并说出这些动作的安排。
(2)基础练习
练习20,问题2。
(三)改进做法
习题20第1题。
四、谈收获:
说吧,通过这一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交流并注明答案。)
全班总结: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给我们带来美好。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做一个有良心的人,你一定会发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