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把三八大盖的军刺,上面写着1913 ,中间写着12 16,最下面是个圆形钢印(不太清楚)。这个是真的吗?

应该是真的,1913是生产年,12 和16三八式步枪1905年就投产了,配用的是30式刺刀,时间较为吻合,12和16是地区和兵工厂的代号,圆形钢印应该是菊纹或是兵工厂的标志。

客观地讲,作为日军二战时期主要的单兵武器之一,30刺刀在世界轻武器历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它是日本设计最成功的刺刀之一,也是亚洲刺刀品种中的佼佼者,甚至还影响到了欧洲的刺刀设计。

提到该款刺刀,就不能不先说说我们熟悉的“三八大盖”。三八大盖是抗日战争年代我军对日本30年式6.5mm友坂(Arisaka rifles)步枪的称呼,原因是在其枪身刻有“三八式”字样。有坂步枪是东京炮兵工厂厂长友坂成章大佐(Nariakia Arisaka)于1890年代后期受命开发,以取代村田步枪等早期型号而研发成功的。1897年(明治30年)该枪正式定型,1905年正式生产。同时为该枪设计了相配套的30年式刺刀用于白刃战,也称为友坂刺刀。该刺刀全长525mm,刀体长 400mm,质量0.69kg,取代了村田步枪配备的双刃刺刀。后来,在1939年(日本皇纪2599年)又衍生出99式7.7mm岩下步枪,并配有99式刺刀。

作为二战期间单兵主要武器之一,从1897年定型到1945年日本投降近50年的时间里,30刺刀得到了广泛使用。其总体结构主要由刀体、刀鞘两大部分组成。刺刀刀身截面形状呈尖锐的倒三角形;刀身两侧铣有血槽,作用是刺入人体后使血液迅速沿槽流出,方便拔刀,同时减轻刀体质量和加强刀身刚度。

刀身右侧靠护手处打有生产厂标记;护手为整体件,上端有枪口套环,下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早期型生产的钩型,俗称护手钩;另一种是护手下端为直形,多为后期生产型;刀柄末端为鸟头形(birdhead)金属件,称为刀把头,是刺刀的闭锁机构,在末端平面上往往打有号码等标记,其上部为一T形长槽,用以和枪管下方的刺刀座相连接,刀把头右侧是有弹簧控制的活动卡笋,上刺刀时卡笋卡在刺刀座上,起到固定刺刀作用,卸刺刀时,要压下刀把头左侧的圆形按钮,使卡笋缩回,将刺刀向前推出;刀柄中段形状分两种:初期型呈弧形,方便用手握持,两侧护木用铆钉或螺钉固定。到目前的研究发现,30年式刺刀从外形上来区分至少有18个不同的品种,但是,总的来说,最常见的有下图3种款式,分别是初期型(护手有弯钩)、中期—末期(护手有弯钩,长方形刀把头)初期—中期(剑身烤蓝,护手无弯钩):

刺刀上通常标有序列号,但与步枪上的序列号互不相关。刺刀上的标记还有代表着其产地的兵工厂符号,从这些符号可以追溯出这把刺刀产于何处,是由哪家公司或兵工厂制造的。

30刺刀的细节变化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年代不同和时局发展的影响所造成的,前面说过其外形变化有18种之多,下面以刀鞘为例,看看各个时期有神马不同变化。刀鞘的上端口部称为“吞口”或 “鲤口”,口部下面的环用来将其系于身上,用螺钉固定于刀鞘上,鞘尾端设计成突起的球鼻状“水滴”。各时期生产的刀鞘有所不同:

当然,明治之后,日本陆军的刺刀并不仅仅只有30年式一种,还有村田13年式和22年式刺刀(分别于1880-1897年,1889年装备)、44式骑兵步枪刺刀(1911年-1930年装备)、配套百式短机枪和99式伞兵卡宾枪的2式刺刀(1942-1954年装备,是30刺刀的直护手缩短型)等型号。有兴趣的可到网上查找资料。

呵呵 再补充一些东西吧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国内古玩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假冒30年式刺刀,其主要特征为:刀身刀鞘多有经专门作伪而产生的锈蚀,但多为浮锈,色泽红褐,且较为疏松、抚之沾手,没有老包浆(“包浆”俗称“传世古”,指金属表面由于氧化、锈蚀及汗液作用,随时间推移自然形成的一层化合物,有黑、古铜等多种色泽,使器物有一种自然的陈旧感。——编者注)的质感;刀身多数为手工加工,有的刀尖形状过于尖锐,血槽两头处形状不规则,槽内不平整、有凹凸感,刀身普遍薄于正常厚度;枪口套环形状不规整,或有明显变形,护手钩形状怪异;手柄护木木质疏松,多用普通木工螺丝钉固定,垫片形状不规则,有的甚至是四方形,两个螺钉或铆钉的连线多不与刀背平行;T形槽与刀身、套环不在同一轴线上,卡笋简陋粗糙,形状亦与正品不同,柄尾与刀体连接处铜焊痕迹明显;刀鞘焊缝粗糙或有漏焊点,“水滴”不圆滑、多留有锉痕等等。有的假刺刀也打有标记,但多数深浅不一,或者较为模糊,且图案多为臆造,有的是三个相互分离的小圆,有的是五角星内有三横,有的甚至将标记打到刀身左侧。但其中有些假冒刺刀仿真度较高,有些则与当时国内特别是抗日根据地兵工厂手工仿制的30年式刺刀较为相似,识别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种特征,并特别加以注意。

30年式刺刀的生产厂家及标记

30年式刺刀的生产从189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45年,前后近半个世纪,并且是由分布在日本、朝鲜和中国的不同兵工厂生产的。起初,日军使用的包括30 年式刺刀在内的各种自产兵器都是由国营各大兵工厂生产的,但随着对外扩张规模不断加大,民间企业也逐步加入到军需品生产行列。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受日本政府战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大部分工业企业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向了军需生产。从1937年10月起,日本连续实行了两次“中国事变”军需动员计划。1938年4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国民总动员法》,称:“今逢战争时期,为达国防之目的,冀发挥国家全体之力,拟对人力、物力资源等,加以统制运用……” 此后,政府根据需要不断安排民间企业转向军工生产,绝大多数日本企业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绑到了战争的车轮上。像30年式刺刀这样的冷兵器,也同样被安排到了许多不同的民间企业进行生产。为了相互区分,刀身上多打有相应的厂徽或其他标记,这些标记是鉴别30年式刺刀出处或品评其价值的最直接的依据。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这些民间企业往往都归属数个国营大兵工厂领导和监管,大兵工厂在民间企业内设有监督班,负责监管军需品的生产,其产品上除带有本企业的标记外,在经监督班验收合格后,再打上对应的大兵工厂的厂徽,所以这一时期的许多30年式刺刀上都打有对应制造厂和监制厂的两个标记。

除此之外,现存实物中还有大量的无标记30年式刺刀,其中一些加工精细,另一些则较为粗糙。这里面多数是国内各兵工厂所仿制的刺刀,可能也有一些是日本原产的。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期间各抗日根据地兵工厂制造了大量刺刀,仅1942年晋察冀军区就生产了4.7万余把,原材料多是钢轨及炮弹弹体,但其中仿30年式刺刀并不多,除极少数是为仿造的部分日式6.5mm步枪配套制造外,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弥补战斗中的损耗。抗战结束后至1950年前后各解放区仍在仿制30年式刺刀,不过数量依然不多。总的说来,国内仿制的30年式刺刀大多较为粗糙:一是刀身钢材中杂质多、易锈蚀,有的还有“夹灰”现象;二是钢火差,易弯折、易断裂;三是刀身较薄较窄,护手、卡笋部分单薄;四是血槽部分多数为手工制造,有的系用钢棒在烧红的刀坯上砸成,有的是用錾子在刀身上直接凿出,边缘较不规整,槽内也不平滑。

总体来说日本原产的30刺刀,大多钢质非常好,一般都不会锈蚀的太严重。国产或者仿制的就次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