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1,吃粽子
粽子,又叫“教书匠”、“宗板”、“粽子”。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粽子了。当时人们用茭白叶(茭白叶)将小米包裹成角状,称为“角小米”。用竹筒包装的大米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在晋代,粽子被正式指定为端午节的食品。
2.划龙舟
龙舟比赛历史悠久,流传了两千多年。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水上运动娱乐项目。“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穆传》卷五:“乘鸟舟,龙船浮于沼中。
3.系五色丝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行的五种颜色“蓝、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节,孩子们要在手腕和脚踝上系上五颜六色的丝线来辟邪。绑线时,禁止小孩说话。五色线不能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
4.喝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端午节,人们在墙角、门窗、床下等处蘸取菖蒲和艾草。,然后用酒涂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脐上,驱赶毒虫,求孩子平安。此外,有些地区还用雄黄酒粉在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让孩子身上带有老虎辟邪的印记。
5.中午喝水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五月”(正午)是阳性的。古人认为这一天中午阳光最充足,端午节中午最适合驱邪。所以有“午水”用于煮饭、烧水、煲汤的说法,有驱邪、净化身体、排除障碍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