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熟读的《春秋》是怎么一部书?

《三国演义》里讲述刘备手下五虎将之首的关羽爱读《春秋》,民间传说中把关云长塑造成“忠孝节义”的千古武圣人,衬托这一点的标准形象就是: 关羽一手拂拭美髯,一手捧读《春秋》,左边关平捧印,右边周仓扛大刀,所谓关云长挑灯清夜读《春秋》。 无独有偶,也是该书中写曹魏名将李典也喜读《春秋》 ,“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 。

其实历史典籍里记述的喜欢读《春秋》的忠臣武将大有其人,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喜欢读《春秋》的这些人修为、眼界、胸襟高人一等。 文人读《春秋》,长了正气;武将读《春秋》,少了“黥布、彭越之徒”之类的匪气, 脱离了鹰爪飞扬的纯粹勇斗武将方阵,大多修成了所谓“儒将”。

那么它是一部怎样的书呢?有这么大的魅力和“魔力”吗?《春秋》是一部编年体的鲁国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大约240年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大量当时鲁国和其他诸侯国发生的大事。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也就是他认为《春秋》是孔子(仲尼)写的。该书的作者是孔子还是众多鲁国史官,这个还存在争议;但是孔子晚年对《春秋》进行了“创造性”的系统修订则是不争的事实。

孔子曾经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评价他自己的话叫“ 述而不作 ”,意 思是他对儒家经典只是阐述(即向人们介绍古代的知识)而不创作。 他为什么这么说呢?除了表明他自谦、不居功自傲以外,其实他更重要的是要向世人表明:这些儒家经典可不是我发明的,是自古以来的圣君和先贤们践行的,以此来抬高这种理论的权威性,劝导人们遵照实行。

其实孔子在“述”、修订、勘误取舍的过程就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又述又作”,而依据实际结果来看,“作”或者说“创造”的成分不小。《春秋》中用词遣句 “字字针砭”、“微言大意” 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被历代文史学家奉为圭臬。

正因为如此,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作为正宗模范史学著作的《春秋》后来进入了儒家思想核心载体的《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这五经 (原来还有《乐经》,合称“六经”,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也就是先把它当“史”,后来判断其为“经”,至少是“且史且经”。

近代学者胡适就认为《春秋》是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不是一部模范的史书。因为历史的要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而《春秋》固然也记史实,但孔子个人心中对实事的评判占了很大比重,也就是说其中掺杂了许多渗透孔子“仁义礼智信”思想的个人主观判断。

客观地说,《春秋》作为儒家学说以史明义的经典著作,它不仅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记述,还对事件及人物进行了品评!它与《论语》构成了集儒家思想精华大成的一部著作,旨在明辨是非,邪恶,善美,纲常,伦理,《春秋》以晓义为主,忠孝仁义、纲常尊卑是其要旨。

中国的学问中,大致以“经”与“史”两类最为重要。史书是用来记事的,而经书则旨在说明道理,规范人的行为。但是史书记事的目的也是为了说明道理,说到底中国传统思想学问是难以“经”、“史”彻底分开的。如果说“良史”、“实录”代表了史学的基本原则,《春秋》的“微言大义”则是代表了古代史学的最高境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把它当做“史”并无不当。

《春秋》的史料价值很高,记载的内容基本可信的,但是过于简略,有些地方也不太完备。特别是经过孔子修订后,几乎每件事都带有他自己的强烈但是很隐晦的褒贬之意,即所谓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人很难读懂,于是陆续出现了对《春秋》详细解释、说明和补充的著作,称之为“传”。

迄今为止,发现为《春秋》作的“传”***有5种,分别以其作者姓氏命名为《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其中后两种已经散失湮灭;前三种合称“春秋三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的《公羊传》与《谷梁传》侧重于阐述“微言大义”,即试图挖掘孔子写书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

《左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 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所以又有《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春秋左氏》等叫法。它以补充史实、订正疏漏为主。如果说《春秋》是教材的话,“春秋三传”就是三本教辅,其中尤以《左传》的史学、文学价值、影响力最高,通俗易懂,生动传神。

由于《春秋》和《左传》是主书和注释的关系,在总体思想上是一脉相承、互为补充的。如果说文臣尊崇《春秋》的话,武将限于自身文化水平大都只能读读《左传》了。武夫子关云长夜读《春秋》实际上读的应该是教材辅导书《春秋左氏传》,李典也不例外。

在《三国志·关羽传》中有描述: “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在《吕蒙传》中也有类似记述。后人作了一副对联咏叹其事: 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 还有一句歇后语:关羽看《春秋》——— 一目了然!可见关羽确实熟读《春秋》

《春秋》及其“三传"最主要特征就是尊崇正统。孔子在书中严守君臣大义,让一些想篡权的野心家感到很害怕,所谓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导致“礼崩乐坏”。? 邦有道则礼乐征伐(都是当时所谓“军国大事”)自天子出,邦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后来甚至“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社会出现从周天子失权到诸候失权再到卿大夫失权的贵族政治溃败过程。

孔子向来注重礼仪,肯定不希望这种局面出现。于是作春秋,严厉斥责诸侯的无视礼法行径。甚至不止于诸侯,司马迁评价《春秋》"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意思是孔子批评帝王,指斥诸侯,诛讨大夫,目的在于达成王道!

孔子也自我评价道: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意思是后人对他的毁誉、褒贬都是因为他写的这本书。

让人可笑的是,正因为《春秋》及其附属“三传”贯穿、渗透了“大一统”、“一王大法”之类的思想,秦始皇统一天下焚书坑儒,烧了许多儒家经典,坑杀了很多儒生,但是这本书却安然无恙,就是吻合了大秦帝国一统天下的理念和社会实践。

关羽通过熟读《春秋》,他从这本书里悟到了“忠义”二字,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桃园三结义、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失荆州后“宁死不屈、以身许国”等等一系列传奇经历,才会被后世视为忠义的化身、“武圣人”,一个忠勇、讲义气、忠贞不二地匡扶汉室的千古武夫子。甚至后来顺治帝入关,加封关羽为 “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各朝皇帝都因关羽为忠义的化身,“ 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荣宠至极。

李典通过读《春秋》也造就了他谦雅睿智的儒将修养和宽宏的胸襟气度。 当年李典和张辽搭班子在逍遥津驻守时,当孙权大兵压境后,和张辽一向关系不好的他,放弃前嫌,同舟***济,说出那句流传千古的话 :“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 ”这或许也是与李典熟读《春秋》而明“大义”有关。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山色归读” 之孔子国学系列:

1、 孔子所言:“未知生,焉知死”如何理解?

2、 孔子当权后为什么迅速杀掉少正卯?

3、 孔子"弃政从学"的决定性推手——“隳三都”

4、 “鸟兽不可与同群”—孔老师这不是粗口

5、 关云长熟读的《春秋》是怎么一部书?

6、 扒一扒孔圣人头上的那些"帽冠"

7、 孔子家族祖孙“四代出妻”,他却说“女子难养”?

8、 延续了上千年的曲解骗局——“女子无才便是德”

9、 “孔二代”——孔鲤其人其事

10、 “妄议”或许掉脑袋——从孔子诛杀少正卯说起

11、 从“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到佛系生活

12、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究竟啥意思?

13、 从“孔子拜阳货”说开去

14、 圣人遇美女——见“是非人”,生“是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