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1设计意图:
游戏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快乐活动,也是儿童成长、发展和学习的一种有价值的活动。但传统游戏有很多弊端:1,游戏类型或活动单调,且大多以塑料游戏为主。2、统一安排,硬性规定活动内容形式即玩什么。怎么玩不是孩子自己决定的,是老师统一安排的。引导也更加程式化,尤其是游戏条件和环境的营造不利。
区域活动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游戏模式,游戏改为人工营造自然场景,孩子可以自己选择游戏。同时,游戏成为孩子学习和探索的主题,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充分自主锻炼。教师通过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来制定计划,创造适宜的游戏条件,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影响儿童的行为,从而激发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探索,从而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小班的孩子刚从家里进幼儿园,可以在活动区设置玩偶之家和亲亲宝宝(一些孩子从家里带进幼儿园的自己喜欢的玩具),可以让孩子感到亲切和适应,从而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积木都是大材料做的,还有很多类似的材料(书等。),所以不容易竞争。根据这一系列特点,本课设置了5-6个区域,有些区域功能相同,但比较分散,便于引导。
区域名称
区域目标
材料制备
指导要点
(重点和难点)
工作范围
在使用图钉、撕纸、粘贴的活动中,在摆弄揉皱的纸张、树叶、图画等物品和材料的过程中,促进和发展小肌肉的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感受运动技能。
皱纹纸,图钉,各种颜色的瓶子,还有各种模具,(根据图纸模型在皱纹纸上粘贴和图钉),粘贴
帮助孩子知道用图钉塑造什么图形,了解图形的特点,然后用材料来塑造。
粘贴时注意卫生。使用图钉时要注意安全。
语言区
1,丰富多彩的画面,活跃有趣的情节,让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喜欢阅读。
2、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页一页,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颜六色的地毯,一张小桌子(不同于教室里的小靠垫和小桌子),一个充分展示书封面的书架。保持图书馆区域的安静和大气。
1,指导孩子如何取放书籍。
2.如何一页一页的翻?
3.在图书馆区域保持安静。
施工区
1,在搬运、取放、堆叠、平衡积木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在不时堆砌积木、不时围合的过程中,获得了理解空间的关键经验。
1,木质积木,各种易拉罐,纸箱等替代积木。
2.动物模型等。
1.当孩子进入积木区,不知道要搭建什么的时候,可以用动物模型来触发搭建内容。
2.老师应该理解孩子。孩子再怎么堆,也没有对错。教师在使用材料时要放开自己的视角。
艺术区
通过尝试展平、搓长、重组,进行平面或立体的造型和变化,沉醉于对材料的探索,体验创作的乐趣。
1,彩泥,垫。
2、一些塑料水果,供孩子参考。
3.辅助模型、刀具等。
在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工具材料,可以充分利用材料来帮助自己成型。
谜题地带
通过给小动物喂食不同图案的饼干,可以了解事物的特点,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进而逐步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分类,形成概念。
1,不同形状的饼干。
2.不同的小动物和不同形状的盘子。
1,区分不同形状。
2、不同形状之间的关系,然后学会分类。
娃娃家
拓展游戏内容,丰富主题情节,激发孩子的好心情,训练孩子的运动技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和协调合作能力。
洋娃娃、家具、电话、厨房用具。
1,逐渐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
2.学会为自己模仿成年人。
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2一、区域活动内容:
班级区活动名称:生活区、艺术区、教育区、阅读区。
公共区域活动名称:娃娃屋、施工区、小餐厅、小医院、发廊、小超市。
二、区域活动的背景:
小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是根据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同伴交往较少、语言交流能力差、普通话和自制力差、动手能力弱、思维受限等年龄特点,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兼顾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本次区域活动的主题是“能干的小手”,我们计划在每个班级开设四个区域――生活区、艺术设计区、教育区和阅读区。
三。区域活动的目标:
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2.引导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独立扮演不同角色,自由发挥;愿意与他人交往,学会帮助、合作和分享。
3.鼓励孩子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游戏中的乐趣。
4.活动结束,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将资料放回原处,整理场地。
四、区域活动及材料准备:
班级区:阅读区、艺术区、益智区、生活区。
(1)阅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材料:各种儿童读物,各种果蔬卡片,大白兔、小红帽等系列故事书等。
指导重点: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拿书方法,一页一页地翻,告诉孩子读书时不要大声说话,这样会影响其他孩子的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艺术设计领域
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2.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会自由涂鸦粘贴。
3.试着用小手大胆地撕纸和纸团。
4.学习用橡皮泥滚圆的技巧。
5.做完手工后知道把东西整理好。
材料:橡皮泥、旧报纸、印泥(指画)、涂鸦KT板、发型设计。
指导要点:指导孩子如何圆橡皮泥;如何把纸撕成细条?
(3)智力领域
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分辨常见颜色。(红、黄、绿等。)
2.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练习排序,学习简单排序。
材料交付:不同颜色的毛根,简单的图案,玩具配对,穿线珠(不同颜色和形状),毛毛虫排序(每节课不同图案)。
引导要点:引导孩子玩穿珠游戏,随意穿成项链、手链,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4)生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会扣扣子、拉拉链。
2.学会穿没穿的裤子,学会正确的叠法。
3.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材料:纽扣拉链(每班5套)、内衣若干套、发剪根、果剪。
指导重点:指导孩子正确叠衣服,学会扣扣子和拉链。
类别特征区域:
小(1)类:手工制作(DIY手工)
第二类:阅读区(绘本)
第三类:表演区
小学(4)班:艺术
公共区域:娃娃屋、施工区、小餐厅、小医院、发廊、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对各种区域活动的兴趣。
2.增加孩子之间的交流,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3.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4.引导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自主自由发挥;愿意与他人交往,学会帮助、合作和分享。
材料交付:
1.玩偶屋:各种给玩偶穿衣的毛绒玩具、餐具、衣服、桌子、电话。
2.建筑面积:薯片桶、奶粉桶等辅料及现有积木。
3.小餐馆:各种食物,餐具,自制食品等。
4.小医院:各种药箱、小药箱、听诊器、行军床、桌子等。
5.美发室:洗发水,洗发水,夹子,卷发棒,剃须刀,吹风机,围裙,剪刀,发型书。
6.小超市:货架,柜台,购物篮,袋子,一些水果玩具,日用品,价签,电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