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重庆市第七中学校校长邓宏
专访重庆市第七中学校校长邓宏
原标题(关注人的发展 以“适合教育”培育“未来有用之人”--《校长思想说》专访重庆市第七中学校校长邓宏)
关键词:育人为本
校长观点: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从重分数到重素养,把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聚焦到学生身上,这是重大进步,也是教育人所期盼的。我们要注重素养的内涵,聚焦于人自身发展和社会所需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上。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在你看来,“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贵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邓宏:核心素养从国家战略层面,引导我们调整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利好消息。对学校教育而言,核心素养的提出,倒逼我们要有新的思考:学校的理念、办学目标以及匹配的课程,还有具体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行为,是否与核心素养相互对应、协调和促进?某种程度上讲,核心素养就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系统构建的原点,成了系统梳理和完善学校课程(广义)的“标的”或参照,这种意义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
关键词:尊重个体
校长观点: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在个人成长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间找到契合点,给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学校教育的要义所在。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一直以来,学校在“未来教育”的办学理念下,努力实施以自主德育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您认为这与核心素养有哪些内在的联系?
邓宏: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概念,指向的是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是未来的人,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学校“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的办学理念,具体到“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的育人目标,再到自主德育、创新实践等,这是对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和校本化行动。所以,“未来教育”与核心素养,两者在指向和内涵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种契合,也是一种***同价值取向。
关键词:多元课程
校长观点:核心素养落地,要聚焦学校课程。就目前而言,学校课程是其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孵化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彰显什么样的学校特色。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核心素养落地,您认为最需要关注哪几个方面?
邓宏:核心素养的落地,课程建设、教师培训、管理评价等环节缺一不可。就目前而言,学校课程是其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孵化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彰显什么样的学校特色。
学校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把学校的传统文化、特色、优势植入到课程中去。为此,我们确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与系统构建”的理念,依托市区两级课程创新基地,打造幸福德育、校园足球、地理基地、科技创新四张名片,着力于分层课程、选项课程、选修课程、生涯课程和统整课程等五种类型的建设。
关键词:“适合教育”
校长观点:学科分层走班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现有的学习基础上,找到最适合程度的学科课程,进而找到学习的自信和快乐,这就是我们倡导的“适合教育”。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在课改层面,学校又有哪些考量和举措?
邓宏:课改是一个渐进过程。早在2011年,我们就尝试在高中实行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也是我们倡导的“适合教育”。其次,在体育、艺术或其它学科方面上,我们采用了选项走班或选修走班,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目前来看,这个选择方向是对的,孩子们动起来了,兴趣提起来了,能力也长起来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被倒逼起来了。
关键词:开放办学
校长观点: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或社区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结合。学校办学理应是开放的,社会参与是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离开了社会参与,责任与担当品质、人际与沟通能力等培育,可能将大打折扣。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请从核心素养与学生成长方面,谈谈贵校在学生多元成长上的思考?
邓宏:学校办学理应是开放的,社会参与是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离开了社会参与,责任与担当品质、人际与沟通能力等培育,可能将大打折扣。
2017年,学校两位足球特长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考入清华的刘恒洋,一个是考入北大的韩雨成。他们在学校读书时很普通,甚至都算不上优秀,但在高校不到一年,回过头来谈高中经历时,对学校管理、指导训练、校内外活动的参与与体验都非常感恩与留恋。
2015年,学校成为重庆市第一批高中地理课程创新基地。创办2年多来,基地给师生***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在陈道华等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开始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进社会,到万盛黑山谷、磁器口古镇等进行实地考察、研学体验,活动还吸引了来自南开、育才等志趣相投的师生参与。
现在,国家对高中提出了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必修,这个导向应该说也非常有利于促进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关注人的发展
校长观点:学校的办学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想行稳致远、要想长盛不衰,作为管理者、参与者的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一种清醒和冷静,不能够浮躁、功利和短视。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2018年,是重庆七中建校260周年。从书院到立校,重庆七中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校长,能否从学校的历史传承、办学愿景等方面谈一谈?
邓宏:时光飞逝,我在七中已经工作超过10年。作为校长,对这所学校有很多期盼。学校正处于创名校发展战略的第五个五年规划,我们的主题是:优质多元,转型发展。
优质,是一所百年老校和示范学校最基本的品质,也是满足老百姓对教育资源渴盼的重要因素。考进名牌院校、高考分数高固然重要,但优质绝不只一个维度。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大批优秀学生。所以,我们倡导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的育人模式,努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的未来有用之人。
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学校尤其是百年老校,必须与时俱进。无论是管理者、校长还是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转变我们的学生。就像核心素养提到的,不能只关注分数,更要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培养是教育的第一要务。
学校的办学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想行稳致远、要想长盛不衰,作为管理者、参与者的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一种清醒和冷静,不能够浮躁、功利和短视。“未来教育”的办学理念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校长小档案:
邓宏,现任重庆市第七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重庆市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1988 年,21 岁的他登上讲台,开始了自己难忘的教师生涯。从普通中学语文教师到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重庆七中校长,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步一步走进学生们心里,以自己的行动阐释着“教书育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