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的专有名词和术语解释越完整越好。

先解释一些常用名词:

鱼蛋,有些玩家喜欢称之为蛙蛋,是指太谷歌曲中出现的大量连音的称谓(有人认为3连以上算,但我个人认为7连以上算)。

这涉及到连音和韵律的概念:

连音是指紧密连续的音符,包括12、16和24,散音是指12、8、6以下等等。有人说12的双速变成6,那我们就以实战中一般适合的情况为准。

比如童话歌,wiki谱里全是连奏,但是实际演奏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同速演奏,都是双速演奏,所以里面的连奏就变得零散了,但是还是有人同速演奏,所以可能有鱼卵在里面给这些人。

还有大黄蜂的飞行宋立科,玩双速的人远比恒速的少,所以这里有鱼卵没有太多分散的声音。

具体要看大家的实战经验。

爆炒:这是一种打法,类似于硬打(硬扛),全变,半变,左红右蓝。这些都是技巧的称号,有些顾名思义,比如左红右蓝,全部易手等。,从命名方式上可以猜到,但有些像硬打、爆炒之类的手法,不能照抄。

煮是指所有鱼卵和散音都用优势手击,作为散音,以优势手击为结束,鱼卵用优势手击,以标准手换手(一左一右交替到底)。

但硬抗多指的是打鱼卵的方法,是一种非标准换手的击打方式(有的地方左手连续两次或右手连续两次)

我们来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负狗回顶的时候,有一段ooxxoooxxooxxoooxxoooxxxxxo(具体来说,差不多是这个样子),标准的换手应该是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r(L左手,R右手,为方便从右手数起,喜欢左手的请自行更换)。而有些人喜欢把它拆成OOXX | OOOXX | OOOXX | OOOXX | XXXO,然后转手就变成了RLRLRLRLRRLRLRLRLRRLRLRRLRL。右手要连续击打两次的地方有三处,叫做硬抗。

链接术语:

肌肉连续拍打:简单拍打鼓面,得到连续拍打的次数(特点:无需学习,连续拍打次数少,费力)

振动棒:敲打鼓面,然后利用棒的弹性在鼓面上振动,以获得更多的连续敲打次数。一般即使一次振动棒稳定在10左右,也能掌握振动棒技巧(特点:省力,易学,可以获得更多的连续击打次数)。

I-Beat:用棍子扫过鼓面中心线,触发鼓面左右两侧的两个传感器。棍的形状类似于一个I(更难掌握,学会后击打次数更多)。

丁字打:原理和工字打一样,只是平放一根棍子摩擦鼓面,形状和丁字差不多。

打:把棍子横放在鼓面上打鼓面,触发两个鼓面,棍子长到可以打到蓝边。

冲绳战:以I战的形式进一步发展,可以扫到蓝边(难掌握)

Softland最初意味着BPM乘法/减法或更极端的速度变化。

谱面速度的变化最早是通过BPM的变化来实现的。比如最早的爱情故事最后两大音是BPM800。

softland这个词来源于IIDX2ND的一个曲子:SOFTLANDINGONTHEBODY。

这首曲子之所以成为变速谱的始祖,是因为谱面速度变化很大而不改变曲调。

对了,太谷第一个软着陆频谱是AC5再见夏楠,最大BPM两倍速度。

现在太谷可以通过调节谱面的滚动速度来实现变速,所以滚动速度引起的极端变速也叫软着陆。例子随处可见,比如无缘无故的HS0.5那一段,赢了谱面系列最后的HS4/HS5.73,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