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取物”教案
“以数取物”教案活动目标1
1。相等的物体可以在5以内按指定的数量取出。
2。儿童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和比较相同数量的物体。
3。能初步与同行协商,共享资料。
要准备的活动
1。把活动室布置成超市。
2。微笑信封1-5和1-5实体卡一套。
3。这个孩子有一个小篮子,里面有一些卡片。
活动过程
首先,根据想法卡购物
1。孩子们每人提着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一些卡片。
老师:“小朋友,现在老师会带你去超市购物吗?”你想去吗?
每个人可以买三种礼物,每种礼物多少?
看看你篮子里创意卡的数量,买几张。
2。孩子们去超市购物。
根据点卡取出同等数量的物体。
3。老师:请看信封上的微笑娃娃。然后为它找个卡友。
只有信封上有娃娃脸那么多的卡片才能放进信封。"
让一个孩子示范操作,根据信封上娃娃脸的数量放上小卡片。
二、儿童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通过目测观察和比较等量的物体。
三。活动评估
1。请告诉孩子们他们操作的信封上有几个微笑娃娃,自己找一些卡片。
每张卡片上有多少个物体?
2。老师和学生* * *带着买的东西和笑脸信封去大娃娃家。
“以数取物”教案2活动目标:
1,相等的物体可以在5以内按指定的数取出。
2.儿童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和比较相同数量的物体。
3.能够初步与同行谈判并分享材料。
活动准备:
1.把活动室布置成超市。笑脸信封1-5和1-5实体卡一套。
2、孩子有一个小篮子,里面有一张小卡片。
3、根据笑脸信封数量,实物卡。
活动流程:
第一,活动导入。
1,每个孩子背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一张卡片。
老师:“小朋友,我们一会儿要去参观大哥哥大姐姐的娃娃屋,我们先去超市。”
你想在城里买些礼物吗?每个人可以买三种礼物,每种礼物多少?看看你的篮子
想买多少卡就买多少卡。"
2.孩子们去超市购物。根据点卡取出同等数量的物体。
3.老师:“我的兄弟姐妹打电话来,让你带一张小卡片到他们微笑的信封里。我们
我们先来看看信封上的笑脸娃娃。然后为它找个卡友。只是信封上有张娃娃脸
信封里只能放同样数量的卡片。"
让一个孩子示范操作,根据信封上娃娃脸的数量放上小卡片。
二、儿童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通过目测观察和比较等量的物体。
第三,活动评价。
1,请小朋友说出他们操作的信封上有几个微笑娃娃,自己找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有多少个物体?
2.师生* * *拿着购买的物品和笑脸信封去大娃娃家。
“以数取物”教案3的设计背景
小班上学期,孩子往往对认识数字比较敏感,但对计算点数比较敏感,尤其是拿东西。没有办法实现对象和数的对应。根据这种情况,设计了这一课。
活动目标
1,能识别1-5的数,并计数正确。
2.能够大胆的拿东西,自己改正错误。
3.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
关键点:正确计数。
难点:自我修正。
要准备的活动
1-5数字卡一套,1-5实体卡一套,实体玩具若干。
活动流程:
1,老师带领孩子们复习1-5的数字。
操作:每人一套数字卡。请找出老师叫出的数字卡。重复几次,四五次。看谁能举得快。
2、老师带领孩子复习1-5分,卡。
操作:每人一套数字实体卡。请将数字对应的实物放在数字卡下面。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孩子清点物品纠正错误,要求他们自己清点纠正。
3、游戏:
让孩子们听老师展示的数字后面的开始音。在教室里找到相应数量的实物玩具。不限样品数量,只限数量。清点完毕,请回到座位上,和旁边的孩子核对一下。重复几次。
活动结束:
回顾数字手指游戏:作为秋千的小猴子。
活动扩展:
在户外活动中,让孩子跟着老师玩摇骰子跳台阶的游戏,让其他不竞争的孩子和老师一起数数。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了解到孩子的数学很弱。为了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增加更多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也能得到乐趣,互相学习。真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
“以数取物”教案4活动目标:
1,10以内的物品可以从很多同类物品中拿出来。
2、根据物品的数量拿出相应的数字来表示。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体验数学的生活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孔板学习工具和教学ppt
活动的亮点和难点
1,键:能按照说明正确操作;
2.难点:可以根据物品的数量选择相应的数字来表示。
活动流程:
故事:《蚂蚁搬豆子》
1,看ppt,让孩子猜灯谜,和谁玩游戏?(孩子回答和小蚂蚁)。
2、看ppt,让孩子想象小蚂蚁排队做什么?蚂蚁去找食物,搬豆子。
3.看ppt。蚂蚁移动了多少颗豆子?(孩子回答并说出总数,用数字表示)。
(1)让幼儿将蚂蚁移动的六个豆块插入洞板的1线,并用数字标明;
(2)让幼儿用棋子将蚂蚁移动的七颗豆子插入洞板第二排,并用数字标明;
(3)请幼儿将蚂蚁移动的八颗豆子插入有图形的洞板第三排;
(4)请幼儿将蚂蚁移动的9颗豆子插入有图形的洞板第四排;
⑤让幼儿用棋子将蚂蚁移动的10豆子插入第五行的洞板,并用数字表示。
4.让孩子们把小蚂蚁搬回来的豆子存放在棋盒里。
5.让孩子看电子白板,仔细观察图片。每只蚂蚁移动了多少颗豆子?
请把它和相应的数字连接起来。
(1)请个别儿童上台操作;
让孩子们打开书,翻到与上面相同的图片。
活动扩展:
1,活动区可以提供练习卡给孩子练习,巩固概念;
2.上学期完成童书,卷1,页10。
活动反映:
在这门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更感兴趣,我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头脑风暴等多种手段,最终设计了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逛商店”活动。活动期间,我在班上安排了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物品。一个学生扮演购物者,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要求正确的付款和找零。活动中,同学们对店里的商品感兴趣,不断交易,从买方到卖方的角色转换,使他们在制作和评价的过程中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
一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有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未来的课堂上,我一定会抓住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创造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让课堂更有魅力!
「以数取物」教案5趣味礼品店(以数取物、点数取物)
活动目标:
认知:7以内的物体数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感知。
技巧:学会在7以内(重点是5、6、7)按照指定的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情绪:愉快地参与运营活动。
性格:会安静的听同龄人说话。
修炼: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篮子、玩具等。
活动过程
首先,练习和计算。
1,老师:“欢迎来到趣味礼品店。我是经理。今天,我邀请孩子们来制作它。”
各种有趣的礼物。请告诉我今天有多少男孩和女孩来上课。“(请依次用手和嘴数一些孩子,然后说出总数。)
第二,如果玩的是“趣味礼品店”,练习按号拿东西。
1,带领幼儿观察并介绍各组的操作材料。
老师:“这个组负责扎花。开始打印前,请把卡片看清楚。”这个组
负责装载小玩具;请把礼品袋上的号码牌看清楚,然后把同样数量的小玩具放进礼品袋;这个组负责穿珠子。请读出彩绳上的数字牌,穿上珠子。"
2.讲解规则,分组操作孩子。
老师:“做礼物的时候请尽量在每组都玩得开心。准备好的礼物放在前面的展示台上。”
第三,礼物的分类。
展示三个分别标有数字5、6和7的篮子。老师:“我有三个标有数字5、6和7的篮子。我想让孩子们帮我把展示台上的礼物放在篮子里。”请想一想:什么样的礼物可以放在标有数字5的篮子里?什么样的礼物可以放在标有数字6的篮子里?什么样的礼物可以放在标有数字7的篮子里?”(礼物上的卡片应该和篮子里的数字一样多。)
孩子们把礼物放在篮子里。挂电话后,请三个小朋友做小经理,检查礼物摆放是否正确。
④讨论:为什么有些礼物不放在展台的篮子里?礼物上的卡片没有篮子里的数字多。
活动反映:
只有一两个孩子还是不能按照7以内指定的数量拿出相同数量的物体。其他孩子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以数取物”教案6的设计意图
3岁半到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掌握数数活动,学会根据数数活动的要素进行数数,形成了最初的数的概念。我们班的孩子现在是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已经能够按顺序口算,用手和嘴数出4以内的物体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依次口算→实物计数→说出总数→以数取物,本次数学教育活动特别设计。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运营活动,能按要求完成运营活动。
2.你可以数出3以内的物体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会按数取物,在3以内按指定的数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4.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带圆点的蘑菇状屋顶用1-3的圆点卡片表示;有小动物的房间是五种不同的动物;两个大儿子。
学习工具:孩子要有一个会操作的学习工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点
唱“开车歌”,参观小动物之家。小动物的房间依次出现:“看我们先去谁家?”(猪)“家里有几头猪?”(3)显示它们的顺序。让孩子们数数,说出总数。
总结:大家数一数,就知道每个房间里住了多少只小动物。
(B)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字配对。
“小动物的房子建好了,却忘了挂门牌。让我们帮他们挂上电话!“请用数字卡标明门牌号。并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的?"
总结: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1。(以此类推)
(3)游戏“包糖果”——练习根据数字拿东西
1.老师扔一些卡片,孩子们根据卡片的数量拿出相应数量的糖纸,一边拿着一边说:一分我拿一张糖纸。(重复游戏)
2.老师抛出一个数字,孩子们根据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糖纸,一边拿一边说。
3.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包糖果”,把糖果给他们想给的小动物。
总结:几个小动物就包了几颗糖。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离不开运算。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掌握,我准备了丰富的活动素材,引导孩子在4以内使用多种感官感知,我还制作了一个孩子喜欢的“解决问题”游戏,让孩子听、说、做,吸引孩子,让他们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我努力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形成师生合作互动。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遗憾虽然设计了场景,但没有很好的贯穿整个活动,没有“拯救小猴子”的环节,让孩子们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影响了整个活动的效果。以后我会在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注意这一点,让自己的活动真正做到“情境化”,让孩子在场景中自然获取知识。
“以数取物”教案7活动目标:
1,相等的物体可以在5以内按指定的数取出。
2.儿童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和比较相同数量的物体。
3.能够初步与同行谈判并分享材料。
4.培养孩子的尝试精神,发展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把活动室布置成超市。
2.微笑信封1-5和1-5的实体卡一套。
3.孩子们有一个小篮子,里面有一张小卡片。
活动流程:
首先,根据想法卡购物
1,每个孩子背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一张卡片。
老师:“小朋友,现在老师带你去超市购物,好吗?”你想去吗?
每个人可以买三种礼物,每种礼物多少?
看看你篮子里创意卡的数量,买几张。
2.孩子们去超市购物。
根据点卡取出同等数量的物体。
3.老师:请你看看信封上的微笑娃娃好吗?然后为它找个卡友。
只有信封上有娃娃脸那么多的卡片才能放进信封。"
让一个孩子示范操作,根据信封上娃娃脸的数量放上小卡片。
二、儿童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通过目测观察和比较等量的物体。
三。活动评估
1,请小朋友说出他们操作的信封上有几个微笑娃娃,自己找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有多少个物体?
2.师生* * *拿着购买的物品和笑脸信封去大娃娃家。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针对小朋友按号取物。整个活动都有小朋友参加,基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数字,拿取物品,所以活动的目标性比较好。
“照数取物”教案8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4”这个数,以及对“4”这个数的理解。
2.学习所给6以内的数字,拿出或找出相应数字的物体,读出数字4。
活动准备:
6张红色熊猫图片,红色泡泡图片,泡泡绿图片,黄色泡泡图片,
有几张蓝色泡泡的图片。
活动的亮点(难点):
能根据对应的对象读出对应的数字并找出数字。
活动流程:
首先,按数量取动物
1.展示4只熊猫,数一数孩子。
2.一只熊猫吹了四个红色的泡泡。请拿出四个红色的泡泡,贴在小熊身上。
在猫旁边
3.一只熊猫吹了四只泡泡驴。请拿出四个泡泡绿,贴在熊猫旁边。
4.一只熊猫吹了四个黄色的泡泡。请拿出四个黄色的泡泡,贴在熊猫旁边。
5.另一只熊猫吹了四个蓝色的泡泡。请拿出四个蓝色的泡泡,贴在这只熊猫旁边。
第二,根据数字找东西,读数字4。
1,熊猫4只,红色泡泡4只,泡泡绿4只,黄色泡泡4只,蓝色泡泡4只,其个数为4,可以用数字“4”表示。“4”就像一面旗子,要求“4”发音正确。
2.这里已经有四只熊猫了,还有两只即将到来。现在有多少?(6)
3.把数字“1”、“2”、“3”、“4”贴在前面的四只熊猫上,让小朋友们读数字。
4.熊猫1吹了两个泡泡。请过来给熊猫贴两个泡泡。
同理,熊猫5号、2号、3号、4号分别在上面放5个、6个、3个泡泡,让小朋友操作。
6.我还用两只没有贴标签的熊猫吹了4和5个泡泡,请小朋友操作。
“照数取物”教案9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运算活动的快乐。
2.可以根据数字1-10取出相应数量的文章。
3.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感知生活中物体与数字的关系。
4.发展视觉感知和判断。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教具:1一个红色衣服上有8个小圆点的小猴子玩具;绿色的小猴子玩具,上面有10个圆点;20张桃花卡,青蛙头饰,一张数字7和9的卡片,每张卡片有一张白纸和一支黑色蜡笔。
2、经营材料:每组儿童一套1-10数字卡,各种颜色的塑料玩具1篮子。
活动流程:
一、游戏“猴子吃桃子”,根据点数取东西。
1.展示衣服上有8个点和10个点的小猴子玩具,引导幼儿数数这些点。
2.出示20张桃子卡片,引导幼儿根据猴子衣服上的点数来分桃子。
二、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根据数字画物体。
1,老师戴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
2.老师把数字7和9分别贴在他的衣服上,让孩子们用蜡笔在纸上画出与青蛙身上数字对应的蝌蚪。
第三,分组操作,按件数。
1.每组有彩色塑料玩具和1-10的数字卡。把数字卡的反面放在桌子上。
2.让每个孩子随意打开一张数字卡,然后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玩具。
第四,教师对幼儿操作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评价和总结。
活动扩展:
在数学区,老师们提供了各种标有数字的实物卡盒,让孩子们根据盒子上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针对小朋友按号取物。整个活动都有小朋友参加,基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数字,拿取物品,所以活动的目标性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