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适合外国孩子玩的传统游戏?

橡皮筋跳又叫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子橡皮筋跳。一种适合儿童玩的民间游戏,流行于20世纪50-80年代。

橡皮筋是由橡胶制成的弹性细绳,长约3米。橡皮筋拉直固定后,可以来回跳动。

三到五个人可以一起玩,也可以分两组比赛。跳舞和唱歌是非常有趣的。先两个人各拿一端去拉伸橡皮筋,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胜者为王。如果橡皮筋不对或者没有钩到一半,就会有另一个人跳下去。

跳跃的方法是橡皮筋的高度从脚踝开始到膝盖,从腰部到胸部到肩膀,再到耳尖,然后越来越难的“小提”和“大秤”。跳者跳舞时不允许用脚钩住橡皮筋,唱自己的歌。

空竹

空竹又叫“振”、“摇地铃”、“拉铃”。汉族民间娱乐活动。全国各地都流行,尤其是天津、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原本是庭院游戏,经过加工改良,成为传统的杂技项目。分为两轴和单轴;轴、轮、轮面为木质,轮圈为竹制。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转发声,中柱腰细,可用绳索缠绕产生旋转。演奏者每只手拿两根两尺长的小竹竿,每根竹竿顶端系一根约五尺长的棉绳,一手一手绕线轴送一两圈,不断摇动,加速旋转时会发出铃声。晃动时姿态多变,绳索翻转,表演缠绕、摆动、抛掷、过桥等动作,称为“架上鸡”、“仙人跳”、“满天飞”、“捻转”。用锅盖、酒瓶等器皿代替空竹也是有用的。

空竹,竹木制成,中空,故名。“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杂技的一个代表节目,它使用简单方便的物体来发展高超的技巧。它曾经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民间游戏。在中国北方,逢年过节,人们,尤其是小孩子,都喜欢玩空竹,而且能玩出很多花样。

空竹,俗称风葫芦,早已成为宫廷玩物。在古代,年轻女子打空竹被视为一种优雅的举动,现代年轻女子表演空竹被视为一种绝妙的技艺。空竹在杂技节目中代表了中国的国粹,在世界各地都有演出,早在86年就获得了“法兰西共和国明日杂技艺术节金奖”,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顶端

中国最早的娱乐项目——陀螺

又名首陀罗,闽南语叫甘乐,英语叫陀螺,日语叫KOMA。

儿童玩具,形状略似海螺,多为木质,下方有铁制尖端。玩的时候用绳子缠绕,用力拉,使其直立旋转。有的是铁皮做的,靠发条的弹力旋转。

传统的古代陀螺大致是木头或铁做的倒圆锥形,现代出现了各种材质和形状。

陀螺仪是青少年非常熟悉的玩具。现在,这种玩具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中国是陀螺的故乡。在中国山西省夏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个石陀螺。可见陀螺仪在中国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1700多年前的晋代,中国出现了另一种有趣的玩具——竹蜻蜓。这种玩具在18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西方人称为“中国陀螺”。可见真正的陀螺到达国外的时间比这还要早。

竹蜻蜓为什么叫“中国陀螺”?最初,“陀螺”一词是由法国物理学家波酷网在19世纪中叶正式提出的。在英语中,陀螺的意思是“旋转体”。陀螺是在地上旋转的旋转体,竹蜻蜓是在空中旋转的旋转体,所以竹蜻蜓也可以说是陀螺。

这样,任何旋转体都可以看作陀螺。像我们玩的空竹,杂技中的旋转、玩盘、抛帽,快速旋转的芭蕾,都是利用了陀螺原理。陀螺仪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随处可见。小到原子,大到地球,都是旋转的“陀螺仪”。

小萝莉跳皮筋——单根跳皮筋有挑、勾、踏、跨、荡、触、绕、拉、压、踢等10多种腿部基本动作,同时可以组合几招跳出来。

跳橡皮筋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动作。橡皮筋跳跃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因为它经济、简单、有趣,所以很容易在学生中普及。

一般跳橡皮筋的时候,把橡皮筋举到三分。

第一个高度:手臂自然下垂,提起肋骨。

第二个高度:将橡皮筋举至肩部水平。

第三个高度:抬起一只手臂上的提升筋。

踢毽子也叫“打鸡”。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是一项简单的健身活动。深受幼儿特别是女青年的喜爱。

清代踢毽子的技艺相当高,也是中国古代女性所喜爱的。清初著名诗人陈维崧曾赞美女子踢毽子,说女子踢毽子比踢足球聪明,比下棋有趣。

20世纪初,现代欧美运动传入中国后,踢毽子仍是中国年轻人喜爱的运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北、湖南、福建、山东等省市都举办过大型踢毽子比赛。1935年,踢毽子在旧中国第六届全运会上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项目。女排冠军是浙江的程,男排冠军是上海的周克洋(成绩近5000对),女排冠军是南京的戴金瑶(成绩140对)。程的总成绩是1494双踢和36次正踢。

还有围棋、跳绳、“脚斗士”(游戏至少两个人玩。左腿或右腿向前卷起,双手托住脚踝,使左/右腿不落地。双方一脚踢在一起。其中一人将另一人滚动的腿撞到地上后。即使没有把脚落下的人赢了。

),跳过格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