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小李子莱昂纳多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是不是不公平?

小李子“雷奥纳多?迪普里奥终于结束了和他的奔跑,赢回了小金人“最佳男主角”,福克斯获得了2016奥斯卡“最佳影片”。

作为美国影视界的第一个重要奖项——第二个是电视艾美奖,第三个是不久前结束的金球奖。自1928成立以来,奥斯卡不仅反映了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也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

直到2013年2月20日正式更名,奥斯卡金像奖才被称为“奥斯卡金像奖”。虽然在2013之后被普遍称为“奥斯卡”,虽然一直标榜“公平与宽容”,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奥斯卡奖的本质一直是一个“圈子奖”。1927年,“好莱坞之王”米高梅的总经理路易·迈耶(Louis Mayer)试图聚集好莱坞最顶尖的制片人来推动电影的发展,创办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虽然最终因为各种现实原因计划流产,但最终还是决定通过发奖的方式来奖励在电影方面做出成绩的人。这也造成了奥斯卡成为基于好莱坞电影美学的“圈层奖”。

而一个“圈子”必须有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

先说奥斯卡投票系统背后的门道。

从1929开始,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经历了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首先由学院下属部门提名(采用记名投票方式)。提名的电影将在学院总部依次放映,然后由学院全体成员进行第二轮投票(无记名投票)。最后,这部电影将由投票的数量来决定。投票结束后,普华永道(PWC)将统计票数。警卫日夜守护,直到颁奖的那一天。整个过程看似民主公正,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硝烟早在投票开始前就点燃了。

评选奥斯卡主席评审团成员的主要条件是其在本行业的贡献和声誉,以及至少两位现任成员的推荐。除了专业评委,主席团下属的分会评委会还包括一个庞大的志愿者团队,每个分会有五六千名志愿者。其实这才是奥斯卡影响力的真正来源。因为在美国有专门的“旅行谈资”,客户会聘请专业的游说公司和公关公司,游说评委为他们的电影投票。接到制作公司的委托后,游说公司会先对影片进行分析,确定哪些评委肯定会喜欢,哪些肯定不喜欢,所以不需要游说;有哪些中间派是可以通过游说争取的。之后,游说公司会单独为被游说的法官播放这部电影,在播放过程中解释这部电影有多好,游说公司会收取每部陪看2000美元的费用。所以事实上,游说公司公开合法地与法官交朋友。根据美国旅行声明,一次不能游说超过两个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是由6000个单项奖的评委投票产生的。所以整个游说过程是相当费时、费力、费钱的。

不仅要花这么一笔游说费用,而且为了进入奥斯卡,还要在杂志和媒体上刊登广告和影评,所以宣传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这样一笔资金用于奖项的运作,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奖的概率确实会增加。然而,作为“奥斯卡奖”,奥斯卡是由成千上万的资深从业者评选出的美国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烂片想用钱砸,赢回小金人,只是痴心妄想。毕竟奥斯卡权威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取决于其对规则的严格执行和对电影艺术的尊重;另一方面,完全沾了政治的光。1920s期间,第四届学院奖,副院长也亲自出席了会议。虽然这一举措可能不会得到学院的赞赏,但对壮大声势,树立学院的威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这种游说制度在所选影片质量相近的情况下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真正口碑好、竞争最佳影片的影片意义不大。

说完奥斯卡投票制度背后的一波三折,再来说说电影本身的评选标准。

好莱坞——美国右翼文化的大本营。美国右派在文化上有明确的理念——相信上帝,相信传统,珍惜家庭和爱情。

你看,泰坦尼克号先救妇孺的故事,被包装成美国伦理,在不同的电影里(比如《独立日2》)反复上演。

尤其是在特殊的年代,奥斯卡的右倾尤其明显。二战期间,第15届奥斯卡(1942)给适时的作品《米尼弗夫人》颁发了6个奖项,但在70年代,随着越南战争的开启,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与日俱增,第51届奥斯卡(1978)给反越战题材电影颁发了5个奖项。

因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往往符合美国的普世文化和右翼文化——相信上帝,相信传统,珍惜亲情和爱情,“最佳外语片”相对左倾。比如瑞典电影《穿越黑暗玻璃》获得第34届“最佳外语片”。

所以奥斯卡评选在文化上倾向于左右平衡。

在艺术方面,奥斯卡倾向于商业和创新的妥协。高曾在一个节目中说:“美国整个电影产业分为以奥斯卡为主力和圣丹斯电影节等大量低成本电影,以保证各个层面都会有新人到来。但是,也有大片是在严格的制度下产生的,以保证和促进市场。同时也有圣丹斯在发现新人和独立电影方面的天赋,所以才获得了这个整个工业体系的奥斯卡。如果你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批评奥斯卡有多商业化,因为还有其他奖项。”

因为奥斯卡的知名度,业内人士关注它是因为奖项能带来巨大的声誉和利益;演员关注是因为每次颁奖后行业内的资源倾斜;观众关注是因为喜欢电影,或者是想看到自己喜欢的演员得到学术认可。那么作为观众,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关注和评论奥斯卡呢?我们之所以对奖项满意或不满意,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电影审美。或许没有盲目的追求,没有按部就班的算计,按照自己的电影审美去挑选和推荐多元化的影片,把奥斯卡当成一个盛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