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狂宴口碑不佳,这部作品真的一无是处吗?

时隔四年,《冷血狂宴》终于还是来了了。

没有上影院,选择了在腾讯视频直接上线,截止至发稿前播放量已然突破9000万,成绩相当不错,弹幕里也诸多好评。

但跟播放量的好成绩相比,电影口碑并不理想。

豆瓣开分4.1,在经过3万多人的打分后又掉到3.9,被很多人直接打了1星。

两者的极度反差其实挺让人迷惑的。

《冷血狂宴》整部电影讲的就是营救过程。《爵迹1》低分的原因之一,是cg技术的不成熟。

电影阵容里几乎是内娱大半顶流明星,但在cg的加持下并没有达到正向效果,反而让演员动作、神情变得僵硬、不自然。本来以为《冷血狂宴》大概也逃不过这个弊病,但开局第一场戏就有些打脸了。

易烊千玺饰演的是新角色地源一度王爵,出场后感受就俩字:顺滑

《爵迹1》时面部动捕扫描点相机是80台、这一部增加到200台

cg技术上的提升是《冷血狂宴》最直观的进步,或者说其实是最核心的进步。作为奇幻题材的《爵迹》系列,本来要靠的就是画面取胜。

且因为技术的提升,《冷血狂宴》可以说奢侈地铺了4场打戏。人物的表情、动作属于细节,电影宏观上的静态场景要比第一部好许多。去掉了那层灰蒙蒙的滤镜,画面干净利落,光影清晰。

最出彩的还是魂冢戏;

解救吉尔伽美什的所有通道都被封锁,只有通过白银祭司设下的三道防线,才能抵达封印吉尔伽美什的地方。而这三道防线的设定都挺可怕,视觉上也把效果给做了出来。

每一道关卡都需要有人牺牲,需要付出些什么,才能达到目的。这也是《冷血狂宴》的故事核心。

王爵与使徒之间的羁绊是忠诚与信任,银尘会为了吉尔伽美什不顾生死,麒零也会为了银尘奋不顾身,角色的成长轨迹是有逻辑的,这个逻辑跟三道防线设定的初衷一致:付出与代价

这个核心不说有多新颖,但好在完整,前后足够自洽。

而看完《冷血狂宴》之后大概也明白这部电影高票房的原因。

从画面、动作等等视觉效果来说,它是好看的,尽管在cg领域还有许多不足,但前后两部作品之间,已然能看到很大的进步。

至少,这条路是需要有人去的,《爵迹》系列选择走这条路,某种意义上也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