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年级科学上册“光是如何传播的”教学的思考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用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难点是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阴影的形成。

根据前面两节课,学生可以理解,影子是因为物体挡住了光源而形成的。如何让学生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并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阴影的形成,理解为什么阴影部分没有光?

首先,我让学生们猜一猜。学生们都知道光沿直线传播。我会播放被光照亮的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接下来,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测,我安排了两个实验,从简单到难,层层推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做书上介绍的实验——只穿一个小洞。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们都发现,只有对准三个小孔,光才能穿过最终的纸屏,产生一个光斑,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然后引导学生移动穿孔纸板进行观察。学生们通过实验发现,移动后,光点不可能出现在最后一张纸屏幕上,而是出现在移动的穿孔纸板上,从而验证了光只沿直线传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光的直线传播路径,我给学生演示了第二个实验:烟箱实验。将少许烟雾喷入透明的长方形盒子后,用激光笔对着盒子一照,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直线光,进一步验证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最后我拿出一根直管和一根弯管,和同学们玩了一个小游戏。六组各有一名学生上来分别用直管和弯管看教室里的白炽灯照明。最后,六个学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直管能看见光,弯管却看不见光。这证明了光从对面直线传播。通过光的这一特性,可以合理解释阴影的形成其实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整节课,其实很简单,就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加深验证,可能学生的兴趣更大,因为这节课更注重探究的过程。

在这节课上,我还总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运用实验、有效提问、引导、讨论等策略。

2.将学生带入生活场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探究;

3.同时辅以相关课件,如日食月食的形成,引导学生总结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4.给学生看课本、背基本概念的过程,给他们一些时间背基本概念和规律;讲例子太费时间了。我觉得课后思考的方式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