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为什么不敢轻易斩杀敌军派来的“使者”?

古代的参战过,之所以不会轻易地杀掉对方谈判的使者,主要是两个原因。

首先,如果你是在两方战争国的弱势那一方,那么你肯定是不太敢去轻易的对对方的使者下手的,因为你要知道,你一旦下手就完全没有了谈判的资格,就是直接开战的号角。

对于弱国来说,已经准备谈判的时候,就表明你的国家现在是处于非常危难之际,如果不慎重考虑,莽撞动手的话。很容易失去谈判的机会,对方将不会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明智的国主。

都不会轻易对强国的使者动手,而大多数都会以礼相待,毕竟我们要知道求人肯定要摆出求人的态度。而且很有可能在这个谈判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是强国接待弱国使者。那么我想说,应该是这个强国根本就没有意愿想去杀你一个弱国的使者。因为在他们眼中,杀不杀都无所谓。不杀的话还可以放他回去告诉弱国,自己国家的要求,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而且在战争之际,派出使者。使者这一身份,虽然看似很和平,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职业。只身前往敌对的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给你依靠,那么,就算在那边不死,也得褪层皮。

就像中国,曾经的中国是世界弱国,在国际上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谁都能欺负。而今天的中国,挺直了脊椎站在世界面前,毫不怯懦。在国际上没有任何人敢随意欺负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