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红岩舞台剧剧本~ ~ ~
作者作品研究
关键词经典文本/历时传播/文本变迁/红岩/传播规律
编辑王卓。
一个普通文本形成经典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它传播的过程。传播学(尤其是实证学派)往往注重把对象放在“* * *”空间里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模式对于历时特征不明显的短期传播学研究对象非常有效,但对于历时特征明显的长期传播学研究对象,如经典文本,可能就不太适用了。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研究模式,关注其传播过程的变化,发现其传播规律。我们姑且称这种历时性研究模式为“历时性传播研究模式”。
1.案例研究:红岩的传播分析。
(一)文字的起源和变迁
解放初期,《红岩》的作者们参加了重庆青年团组织的宣传工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死于集中营的烈士英雄事迹教育青年。1957年,他们应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部的邀请,将他们在全国各地巡回报道的内容整理成10000多字的革命回忆录,发表在《红旗飘飘》上。中国青年出版社2月出版了补充更新小册子,1959。从1958开始,作者开始在此基础上构思小说,直到1961结束,红岩的书名才最终定为付梓。
《红岩》出来的时候,洛阳纸贵。第一次印的文字很快就卖完了,1962再版,还是卖完了。《红岩》第二版出版于1963。据统计,该书到2000年已印刷59次,总发行量超过10万册。200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策划了“百年百部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出版了《红岩》第三版。2004年,该机构将其作为“班杜和中国文学图书馆”推出,并同时发行了两张光盘。除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三版《红岩》之外,还有其他近20种小说形式的“红岩”文本。
在1960年代的特殊文化语境下,小说《红岩》可谓家喻户晓,世界各地的文艺团体纷纷改编演出其主题。话剧、评书、相声、大鼓、川剧、越剧、豫剧等等无处不在,盛况空前。其中,1962年8月,青岛话剧团率先将《红岩》改编成多次上演的大型革命历史舞台剧,仍取名《红岩》。1963,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将其表演拍摄成漫画出版。此后,红岩的改编作品层出不穷,仅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改编剧本就有近百种。
文革期间,红岩及其改编的文学作品遭到批判。文革后,随着小说《红岩》在1977的重新出版,歌剧《江姐》的重新上演,“红岩”文化再度崛起。然而,红岩文本在六六十年代的传播,主要出现在60年代,是一种重复的文本传播。2000年前后,随着《红岩魂形象报告》的隆重推出,“红岩”文本的改编与传播不断创新,并具有向视觉方向发展的特点。
(2)传播分析
1.传播主体和内容的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红岩”文本的传播系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播主体和内容来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一、“强烈的思想倾向”阶段(1960s)。众所周知,1960年代的中国,阶级斗争是纲,阶级斗争意识被强化到了极致。在这种政治土壤中诞生并衍生出来的红岩,没有《雷雨》、《林家铺》等非革命经典文本的刻意追求,却有着先天的“红色情结”。
二、“市民社会的市民利益”阶段(从“文革”结束到1990年代末)。“红岩”文本在这一阶段有了新的传播特征。由于时代思潮的巨变,社会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文艺的传教功能逐渐退化,审美功能凸显。虽然此时“红岩”文本的基本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更加注重其审美功能,其革命性退居次要地位。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此时“红岩”文本的传播动力来自民间或葛兰西所谓的“市民社会”,而不是像1960年代那样的“政治社会”。
三、“大众文化商业化”阶段(2000年至今)。200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红岩”文本的传播越来越商业化——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改编的热潮中,“红岩”题材有三次竞标。当然,这些投标单位并不像1960年代的“红岩”传播者那样一心一意宣传革命志愿者的英雄事迹,而是更关心自己的投入能否带来更多的收益。2004年,“红岩”主题被开发成电子游戏“小萝卜头的故事”,将“红岩”的传播推上了赤裸裸的商业运作轨道。
《红岩》文本三个阶段的传播特征,与阿尔特舒尔在《权力的传播》(1984)一书中的论述不谋而合。在这本书里,altschul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所有的传播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它们总是被某种力量所束缚和制约,从而成为这种力量的“吹鼓手”。这些控制传播的媒介可能是宗教、政党、商业团体或由职业、阶级/阶层等引起的利益集团。Altschul进一步分析了操纵传播的四种形式:官方形式、商业形式、利益形式和非正式形式。①在“红岩”文本传播的第一阶段(1960年代),传播者有意识地将思想性融入文本,并放在首位;第二阶段(1980 ~ 1990)传播具有明显的兴趣形式特征,传播者适应时代需要,满足大众对文学审美的需求;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具有明显的商业形态特征。“鸿雁”的母体资源不断被发掘和修改,成为各类影视机构、剧团、商业团体、导演、艺人的“摇钱树”。
2.效果模式的变化
红岩的文字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从1961到200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只有三版,再版59次,总发行量超过654.38+00万册,在所有经典文本乃至所有出版物中首屈一指。几十年来,各种文学形式为《红岩》的改编产生了300多个衍生文本,其中不少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如青岛话剧团1962的话剧《红岩》,空军政治文工团1964的歌剧《江姐》,2000年的《红岩魂形象报告》。无论从广度、深度、有效性等方面来看,《红岩》文本的传播都是一流的。然而,从历时的角度来看,“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显著的差异。与三个历史阶段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的变化相对应,“红岩”文本大致经历了三种传播效果模式:
一、强力效果模式(1960s)。1960年代的受众在集体主义、* * *产品主义教育、阶级斗争教育的影响下,对经典文本《红岩》的传播完全没有抵触,甚至主动接受。显然,包括《红岩》文本在内的所有红色经典作品,都因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正确运用了恰当的传播技巧而产生了相当理想的传播效果,其传教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可以说这是一个“强力-效应模型”的模型。
二是有限效应模式(从文革结束到1990年代末)。自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在全国展开以来,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社会思潮变化频繁,为重新审视和评价经典文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红岩》文本的部分受众先分头行动,重新审视和思考《红岩》文本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如:是否有江姐革命不能承受的个人因素?当年发表“奇思妙想”的这部分人,也是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他们起初将时代思潮中关于人性解放、思想自由的信息融入到对红岩文本的解读中,然后将这些信息向四周传播,从而影响到他们所能影响的群体。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当文本到达受众时,其传教功能减弱,审美功能加强。由于“意见领袖”的作用,文本的传播效果远低于前一阶段,但审美功能的有效释放和部分受众怀旧情绪的展现,并未将传播效果降至最低。因此,这一阶段的沟通符合“中等效果模式”。③
第三,有限效应模式和中等效应模式并存(2000年至今)。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为大众文化的生长和普及提供了非常开放的空间。现代思潮与后现代思潮杂糅,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斗争与融合,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此起彼伏,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此消彼长...传播理论认为,在受众和媒体之间有一种叫做“缓冲器”或“过滤器”的东西。德夫勒将这种“缓冲”概括为三个方面:个体差异、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缓冲”作用,媒体信息到达受众的力量大大降低,所以传播的效果非常有限。(4)对于这一时期的受众来说,在商品经济浪潮中建构的新价值观对红颜的母体有着强大的“缓冲”和消化作用,从而使其传播处于“有限效应模式”的状态。事实上,红岩母本的销量从199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下滑,除了被衍生文推动或偶尔被行政干预传播外,只是被少数粉丝或专业人士作为经典收藏,大部分都被束之高阁。
为了继续传播“红岩”文本,必须找到新的出路,适应大众文化的要求,融入商业因素——于是就有了各种衍生文本。从文本变化可以看出,1993之后的“鸿雁”文本几乎都是衍生文本,无论是人物、情节、主题都尽可能“当代”,有的甚至带有解构主义的特征。无论如何,各种衍生文本适应了大众文化的商业化要求,对“红岩”文本进行了有效的修改和重组,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相对于现阶段母体传播的“有限效应模式”,衍生文本拉回了更多的受众,并尽可能地向“中等效应模式”靠近。
可以看出,红岩文自产生以来,其传播效果经历了从强效果模式——中效果模式——限效果模式(母体)和中效果模式(衍生文)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社会历史的变迁所致。
3.媒体的变化
广义的媒体既指传播手段,也指传播方式。红岩文本的媒介变迁经历了革命回忆录、小说、历史舞台剧、漫画、电影、戏曲、革命现代京剧、二人转、传奇故事、人物传记、电视剧、影像报告演出、现代舞剧、各种地方戏(如川剧、越剧)、评书、电影戏曲片、报刊连载与评论、电视专题片等等。这在经典文本的传播中并不多见。现在,文本已经建立了多媒体互补、立体传播的格局,各种媒体的互动使其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根据媒体的自然属性,上述媒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纸质媒体(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等。)、身体媒体(包括各种形式的现场表演)、视听媒体(包括电影电视、广播、VCD、DVD、录像带等。)和综合媒体(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在《鸿雁》文本的传播中,这四种媒体依次出现,媒体形式的每一次更新和重叠,都意味着传播速度和效率的不断提升。我们发现,越往后,图像在传播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传播的可视化程度就越高。这也是10年来所有经典文本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多媒体立体交叉传播的好处是可以大大提高受众,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完全传播——我称之为“缺码传播”如果媒体对一个事件的编码是全面完整的,我们在解码时就有可能理解和知道事件的所有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全码传播”;另一方面,如果媒体编码不完整、缺失,我们只能理解和识别事件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失码传播”。我们假设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小说《红岩》是一种“全码传播”,那么基于它的各种衍生文本必然是“缺码传播”——有些信息在改编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丢失,有些衍生文本甚至丢失了母体的精华信息。因此,仅仅依靠某种媒介形式来理解、接受和理解一个经典文本,很可能会受到“缺码传播”的限制,对完整文本一知半解。比如,如果你只看歌剧《江姐》或者芭蕾舞剧《红梅赞》或者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你很可能不知道、华、刘国志等其他烈士的英雄事迹。我觉得把红岩发展成电子游戏《小萝卜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经典的游戏化问题,更重要的是可能会让不知道红岩全部文本的青少年误以为游戏就是红岩的全部,从而误导和歪曲经典。《红岩之魂》形象报道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红岩》文本多年来“缺乏代码传播”的局限,因此受到宣传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广大受众的欢迎。如何发挥某种媒介在“缺码传播”中的优势和潜力,努力构建一个多媒体立体传播网络,以整合多方信息,尽可能追求“全码传播”的效果,应该是经典文本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二、历时传播:经典文本的传播规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经典是不幸的,忘记和抛弃自己的经典更是不幸的。或许正因为如此,经典才不断被感动和消费,成为哺育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食粮。但经典在传播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变异。我们能做的就是如何尽可能地保留经典的精髓(从2004年开始,有关部门就要求把认真对待红色经典的改编作为捍卫经典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探讨经典文本的传播规律才显得迫切而重要。通过以上案例研究,笔者认为经典文本的传播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一)传播动机:文本本身的魅力和传播力。
历史长河中的一切文本,都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浪淘沙的筛选,只有能够存活下来并有效传播的,才称得上经典。古典经典文本,现代经典文本,红色经典文本,新经典文本都一样。那么,这些经典文本传播的动力从何而来?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字本身的魅力,一个是社会的需求。前者是文本传播系统中相对稳定的动态因素,是由文本的内在属性决定的;后者是文本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遇到各种变化的条件后衍生出来的动态因素。如《阿q正传》就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辟的人物刻画、巧妙的意境而得到了有效的传播。但仅此还不够。作为传播内容的文本与作为传播受众的读者之间也必须存在一种默契关系(广义)。自“五四”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中国贫穷、弱小、落后的思想根源,《阿q正传》对导致愚昧、弱小、落后的民族劣根性的深刻反省、理解和揭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自我导向的思想批判模式。换句话说,来自社会的需求使得其传播动机在各个时期总是活跃的,红岩也是如此。
(二)传播形式:文本与媒体的互动变化。
在历时性传播中,文本和媒介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般来说,历时交流越久,变化越大。而且历时性传播中的文本变化和媒介变化并不是孤立行进的,它们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显著特征。这是* * *通讯所不具备的。比如上面的红岩,如果仅从某一阶段的* * *层面传播,其文本和媒介形态几乎没有变化;如果从历时的传播层面来看整个传播过程,其文本和媒介形态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从回忆录到小说,从小说到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网络等等,“红岩”故事的文本内容和媒介形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传播过程中,文本内容的变化需要借助新的媒体形式来表达,而新的媒体形式又需要新的文本内容与之相适应,文本与媒体可以相互调节、相互协调。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文本与媒介相互调节的过程是一个以互动变化为特征的历时性传播过程。所谓对所有经典文本的“改编”,其实涵盖了文本内容和媒介形式的双重变化,即历时性传播中的互动变化。这是一个动态的、反应灵敏的和适应性强的过程。
(三)传播规模:从单一形式到媒体聚合
一般来说,大多数经典文本的传播规模都是从小到大,直到形成媒体聚合。一个文本的传播在初期往往是单一的形式,规模极小。后来涉及的人越多,环节越复杂,形式越丰富,规模就会越大。尤其是在媒介发达的时代,只有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经典文本立体传播格局,以媒介聚合的形式实现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和优化配置,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比如1996之前的红色经典歌曲,单唱、单唱、单公司运营,虽然有些曲目也有很好的传播效果,但没有形成整体影响;1996年,在众多歌手的参与、大量的歌曲、多个部门和公司的合作、商业运作模式的引入下,很快在国内开唱,甚至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早起排队买CD的壮观场面。改革开放后“红岩”的“热潮”,也是媒体聚合带来的传播效应。目前,一些经典文本,如唐诗,宋词,元曲中的经典作品,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托尔斯泰的小说,由于各种原因,有被年轻一代遗忘的危险。从长远来看,一旦这些人类发展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全社会遗忘,那将是人类社会的一大悲哀而不是一大灾难。因此,以媒介聚合的形式扩大传播规模,实现有效的历时性传播,应该是“拯救经典”的重要策略。(四)传播效应:初始文本的衰落和衍生文本的繁荣。
历时交际中文本发生变化是不争的事实,但新文本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旧文本的消亡。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特定的文本都存在着新文本与旧文本、初始文本与衍生文本* * *在特定时期传播的情况。初始文本的传播总是在慢慢衰落,而衍生文本的传播却在逐渐繁荣和强大。但是,也有一些衍生文本和初始文本* * *辉煌的情况。比如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而VCD/DVD碟片的畅销也引发了相应小说的畅销。新旧文的荣耀也可以说是一种媒体聚合效应。
此外,对于“红色经典”,还有一个特殊的趋势——从传统形式到商业形式。从1990年代末到现在,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淡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商品经济/商业经济缓慢发展壮大,媒体固有的和潜在的商业属性被激活并逐步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红色经典文本的传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时代的商业大潮。商业形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传统形式在允许的范围内失效,从而为经典文本的传播获得强大的商业推动力和更高的传播效力。另一方面,对经典文本的商业消化,使其中蕴含的某些精华变质或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经典的严肃性。因此,在商业形态的条件下,如何趋利避害,“护经典”、“救经典”成为沉重的话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注意事项:
① ③ ④转引自林兵:《传播学导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179、308-309、227-229页。
(2)[美]沃纳·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3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