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剪纸教学活动发展的实践研究

单位全称:北京市通州区大房居幼儿园

姓名:李雪莲。

儿童剪纸教学活动发展的实践研究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品位。剪纸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剪纸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也是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绝佳方式。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好玩好动,剪纸活动很符合。剪纸作为一门艺术,入门容易,没有年龄限制,孩子很容易从中获得成功感,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利用剪纸活动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研究其在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陶冶作用,促进历史文化探索、传承和接受美的探索,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活动,孩子们可以逐渐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激发他们主动动手和动脑思考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因此,幼儿剪纸教学系列非常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剪纸;方法;兴趣;坐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美好的种子。儿童在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儿童对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儿童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和创造美。

剪纸艺术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目前最早的带花剪纸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的高昌。在外国历史上,剪纸早已被许多艺术家所重视和应用。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经常创作剪纸来介绍他的童话故事和表达他的感受。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创作了许多剪纸来装饰房间和高楼。

所谓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也是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其载体可以是纸、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当然纸是最好的。在中国传统手工艺艺术形式中,中国民间传统剪纸具有传承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流传于全国各地,深受大众喜爱。从古至今,人们的感情和美好都可以通过它来表达。民间传统剪纸艺术是作为一种弘扬文化的载体而存在的,它表现了人们的审美爱好,在中国民族艺术中具有特色,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多数孩子对剪纸艺术并不熟悉。他们只是觉得剪纸作品外观很美,有欣赏价值,但自己做不出来。剪纸活动不仅可以锻炼手部小肌肉群的力量和灵活性,还可以帮助孩子磨练耐心,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孩子认识和理解剪纸艺术,增强孩子观察生活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迫切需要加强幼儿园传统剪纸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

一、环境陶冶和激发孩子对剪纸的兴趣。

因为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孩子们很少接触。为了让孩子感受和理解剪纸作品的美,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丰富的艺术环境,比如模仿民间的过年习俗,在教室的玻璃上粘贴剪纸作品,巧妙改变方形窗花的呈现方式,在教室里开设剪纸小屋,设计制作一些自制的镂空屏风,在课堂上悬挂带有花球的剪纸作品供孩子欣赏,进一步让孩子感知剪纸艺术之美,后期引导孩子欣赏一些具有突出地域特色的著名剪纸作品。

二、探索技巧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快乐。

通过有趣的剪纸游戏,孩子们对剪纸还只是初步的尝试,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操作,所以前期的欣赏和自由剪只是对剪纸的初步体验。尝试学习一些基本的剪纸技巧,让孩子在手、眼、纸、剪刀的配合下,慢慢体验艺术美的产生,这也遵循了美术教学的可行性原则,从基本技法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剪纸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直线、折线、曲线、螺旋线等。在教学方法上,我很赞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特有的观察事物的方式来表达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老师或老师提供的其他材料来发现事物。布鲁纳强也说过,发现是教育孩子的主要手段。”

鉴于这种观点,在幼儿接触剪纸的早期活动中,尤其是线条的练习中,提供了各种有趣的操作素材、幼儿场景的活动情节、小主题活动、亲子游戏等,帮助幼儿理解这些“语言”。在游戏的牵引下,孩子们可以熟练地用剪刀将线条填充到剪纸图案中,孩子们在打开作品的瞬间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剪纸作品,在探索、实践和体验中获得快乐。

第三,教学形式多样,促进儿童主动学习

剪纸对孩子们来说是一项既困难又无聊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易到难设计活动,有目的、有步骤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孩子逐步提高剪纸技艺和审美能力。比如放线性剪刀时,老师给孩子准备的操作材料应该由易到难,长度:短-长;密度:稀密和折线剪刀也要注意折线的长度。一剪可以适度,也可以放入长短不一的折线,增加难度。

兴趣也是孩子学习进步的重要动力,对教学缺乏兴趣说明教学效率低或失败。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好动、好奇、求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些特点,尽量满足他们这方面的要求,让他们在一种满意的、成功的体验中,自觉自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样教育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所以教学之初一定要重视兴趣,不能把兴趣当成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一)情境导入,带动幼儿参与活动。

创设情境是调动孩子参与任何活动的法宝,就像《线剪子》活动中创设“小虎队刷牙”的情境活动一样。活动前可以用白沫做一个嘴巴很大,表情很痛苦的小老虎来帮助小朋友,小朋友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讨论结束后,老师可以直接呈直线展示一把小牙刷,小朋友剪完牙刷就可以拿着小牙刷认真刷牙了。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还可以在该区域摆放一只由塑料米醋瓶和白豆制成的大鲨鱼,吸引孩子们为大鲨鱼剪牙、刷牙。

总之,要把乐趣作为“引孩子进门”的重要法宝,这是教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前提。有了好玩的活动,孩子的注意力和意识也会相应加强。同时,当孩子上了有趣的课,老师自然成为他们心目中最值得尊敬的老师和亲密的朋友,老师的威信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孩子就会从“要我学”的被动局面,变成“我要学”的主动局面。

1.在主题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剪纸技能。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将各种图形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结合起来,让幼儿感到有趣,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果练的是线切割,可以设计成切割牙刷、梳子、门帘、面条等。孩子们被要求沿着黑线切。这种情境教学活动可以让孩子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技能。

2.在创作故事中增强孩子对剪纸的兴趣。

孩子们常常在剪完另一件作品后,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如果老师能深入挖掘,不仅能拓展孩子的活动内容,还能长期保持孩子对活动的兴趣。比如剪纸编故事活动,一开始每个孩子剪一幅作品,几个人自由组成一个小组,用剪纸作品编故事。后来,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熟悉程度来创造故事。他们通过剪、摆、看、说的方式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如《美妙的春天》、《美丽的蝴蝶王国》、《奥运福娃》、《恐龙世界》、《拇指姑娘》等。之后,他们会把自己剪的很多作品放在一起,创作一个故事,生动地告诉同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3.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孩子新的剪纸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的孩子不再跟随老师。他们喜欢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并向同龄人学习。老师应该给孩子创造独立学习和互相帮助的机会。例如,孩子们可以通过在桌子上贴一张薄膜来自学剪纸的方法。在图书馆区放许多剪纸参考书。当他们不能切的时候,可以去书上找答案。同时,还开辟了剪纸屋的角色区,会剪纸的孩子可以在这里当小老师,不会剪纸的孩子可以在这里学习。

这样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更独立、更主动地参与剪纸活动。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方法后,会在观察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剪纸作品会越来越丰富。

(二)熟悉概念,教师掌握剪纸方法。

教师在教授剪纸之前,首先要了解剪纸最基本的概念和注意事项:

(1)目测裁剪:在纸上目测裁剪出图像,不画痕迹。儿童通过目测切割出来的图像大多是线条、几何形状和一些简单的轮廓。因为没有视觉切割的限制,所以切割相对自由。所以这种剪法可以在孩子开始学用剪刀的时候使用。等孩子稍微大一点,有了一些剪纸经验后,老师可以让孩子先考虑自己要剪的形象,再剪剪刀。

(2)沿线裁剪:根据纸上画出的轮廓,裁剪出所需图形。老师可以在美术区放一些旧的绘本或者日历,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沿着轮廓练习裁剪。可以粘贴剪切的图像。

(3)折叠剪刀:指折叠纸张,剪出图案。折叠剪刀剪出来的图案有对称平衡感。折叠剪刀的第一步是把纸折叠起来。由于儿童手部肌肉发育不成熟,不宜折叠太多层纸。一般折叠2~3层为宜。如果层数太多,孩子可能就剪不过来了。

除了让孩子知道最基本的概念,还要让孩子知道一些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项。剪刀主要用于剪纸。所以老师要给孩子准备圆头、握感刚刚好的剪刀。为了方便孩子安全取放,老师可以将剪刀头有序的插在长泡沫条上,方便孩子取放操作,也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剪纸的顺序是先注重大轮廓,再注重小细节,最后逐渐修剪成型。

折叠剪刀要由内向外剪,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然后修剪。无论是视觉裁剪、轮廓裁剪还是折叠裁剪,老师都要提醒孩子,裁剪时左手要配合右手翻纸(就是翻纸而不是裁剪),防止裁剪时图像不均匀。对于剪纸套路的养成,要注意剪纸,把剪下的纸屑放在指定的容器里,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洁,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四,亲子参与,让家庭互动促进孩子成长

通过各种丰富的剪纸活动,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亲子参与可以有效的拉近家庭沟通的桥梁,同时也可以转化亲子关系,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家长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到活动本身的教育价值。

比如在“新春元宵”主题活动中,从最初的启动仪式到家长参与剪纸灯笼的创作以及后期元宵灯会场景的布置、分工、布置,整个活动家长都积极参与,他们积极配合,帮助孩子收集素材。在制作过程中,家长积极与孩子沟通,遵从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将平时积累的一些审美经验和能力运用到剪纸中。制作自己独特的剪纸灯笼,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拓展孩子的生活学习空间,实现家庭互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快乐成长。

每个孩子都会幻想得到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每个老师都希望有一个好的教育良方。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各类艺术教学活动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实践证明,剪纸是一种具有自由意志的自由表达,符合幼儿年幼时的心理特点和幼儿用手用脑的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它保护和传承了中国的传统艺术。让我们更加关注儿童剪纸活动。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改进和完善园本剪纸课程的研究,充分挖掘剪纸教学资源,不断探索剪纸教学的新途径,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让这一古老的艺术之花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资料: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写的《北京实施

2.《提高我国幼儿教师素质,让孩子成为主动学习者》课题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韩平华主编,《儿童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4.王、、吴红华主编,《艺术教育促进儿童快乐发展的实践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