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的倔起:侠客文化为何会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类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尽管他们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江湖上依然有他们的传说,这就是侠客。史学家司马迁曾为他们单独立传:《史记·刺客列传》、《史记·游侠列传》。在书中,司马迁是这样评价他们的:「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正因为这些高尚的品德和独特的魅力,所以「 ”侠客”文化即武侠文化也被写进了中国历史文化。 侠客行 据史料考证,「 ”侠”源自于商周,兴起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后面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处于政治目的,不断打击迫害这一群体,最后逐渐消亡。那么,「 ”侠客文化”为何会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呢?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好剑之风兴起,崇尚武勇之风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风雨飘摇,群雄并起,各个诸侯国为了称霸,随时都会兵刃相见,那个时期,冷兵器的材枓由青铜逐渐被铁代替,出现了具有王者风范的剑,深受各阶层喜爱。剑的出现,加速尚武之风流行,推动了当时武术竞技的发展,剑是尚武精神的象征,并且那时将「 ”侠"者称之为「 ”带剑者”,因此也越来越多的带剑者加入了「 ”侠”者的行列,民间也诞生了许多有名的剑客。侠者的行为准则是匡扶正义,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深受人们尊敬。 剑客 二、士人的倔起 在西周、春秋时代,士的政治地位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经济上有「 ”食田”,文化上受过教育。至春秋中后期,士阶层解体,失去了生活保障,但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由于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各诸侯国争相「 ”尚贤”,士成了各国都迫切需要的人才,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培养了大批文化人,而且「 ”不争轻重尊卑贵贱,而争于道”的文化理念也在那时形成,此时,士人倔起。士人分文士、武士,而武士多为刺客、游侠等,他们在当时是最活跃的社会阶层,凝聚力和号召力都不容轻视的一股强大势力。 游侠 三、基层权力空虚,养士之风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日趋衰弱,官府不能有效管理,官府组织形式松散,基层权力空虚,在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的王公贵族、权臣借助民间力量,填补进来,操控着基层秩序的运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身兼庙堂和草莽的诸候公子们,如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偿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他们广交天下豪杰,礼贤下士,行侠仗义,收养门客数千人,同时为了满足大国争霸的需要,养士之风盛行。 齐国孟尝君号称有门客三千,他的门客有齐国罪犯,也有其他诸侯宾客。在某种程度上,齐国的基层势力已经由他填补。只要孟尝君把门客放出去,在齐国各地都能通行无阻,官府或者地头蛇都要给足面子,彼时的孟尝君,影响力极大,威名震耳,俨然武林掌门。 赵国的平原君虽然能力平平,但忠心报国,礼贤下士,门客也达数千。曾率门客毛遂,去楚国求救,说服楚王救赵,并在保家卫国的「 ”邯郸之围”中散尽家财,鼓励士兵坚守城池,直到援军赶到,解除危机。虽立了大功,却不向赵王请封,很有侠的风范。 最值得一提的是魏国的信陵君,四大公子之首,富有战略眼光,能力超群,品德高尚,堪称完美的人。他为了对得起国家窃符救赵,为了对得起国君客死异乡,忠肝义胆,舍身取义。正是这样一个人,才使诸侯皆不敢加兵谋魏数十余年,称的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孟尝君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战国四君子外,还有一些剌客表现不俗。专诸、聂政、豫让、荆轲等都被载入了史册。做为剌客身份的侠客,他们都表现为重情重义,忠肝义胆,士为知己者死,明知一去就是死,还毫不畏惧,舍身取义,侠字在这里就是忠义,对君主忠,对朋友义。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是那个时代侠客的行为准则,侠客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荆轲刺秦王,出征时唱的歌 金庸先生说:「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一个布衣之士,墨家的创使人一一墨子,堪称 中国游侠的鼻祖。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农民的哲学家,在战争随时暴发的乱世里,他带领着墨家弟子穿梭于各诸侯国之间,为消除战祸,使百姓免于战火做出了很大贡献。楚国攻宋,墨子派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持守城装备帮助宋国,又以机智交锋,迫使楚国退兵,保全了弱小的宋国,可以说墨子对侠的运用,大到了为国为民。据考证墨家后来分化为两支,一支注重科学理论研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墨子 悠悠岁月,虽然侠客这个群体已经消失,但是侠客精神永存。行侠仗义、舍身取义、为国为民,依然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只要心存侠义,皆可为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