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感
大三学生如何做好数感的培养?1 1,结合具体的现实素材,感知100以内的数字。
学生丰富的活动安排在教材中,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理念。在课本的主题图中,学生用100的数字统计不同的物体。学生在生活中选择不同的对象进行数数练习。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数面前的东西的个数,展示数的过程,让学生感受10有多少,20有多少,100比10和20多。在学生对10、20、100这三个数的感知基础上,老师随机拿一些东西让学生猜。会是什么呢?顿时,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猜测的结果。这时候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数数,验证结果。本课这个环节的安排脱离书本,通过生动的例子,对对数的个数有了一定的了解。新课标在“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教材编写上花了很大的篇幅,很多插图都渗透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思想。教材中的插图给了我很多启发。通过这些实践性、多层次的操作和交流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2.比较对数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教版初一数学第二册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1通过具体感受比较数字,培养数字感。教材通过例8“两只鸡”的情境,鼓励学生比较28和26的大小。老师可以根据主题图写有趣的故事。骄傲的小黄鸡和小红鸡谁的蛋多?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交流。通过观察对比,同学们发现28比26多。老师摆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问学生们:你们怎么知道的?同学们此时已经迫不及待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说:小红鸡缺两只,小黄鸡缺四只!有人说:小红鸡有五排蛋,每排五个,第六排三个,而小黄鸡第六排只有1个蛋,所以小红鸡肯定很多。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形观察可以看出28大于26。这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没有主题图的情况下对比28和26的尺寸。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根据“数字的顺序和组成”来比较数字的大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对对数的大小有所认识。
2.2通过充满生活情境的“快乐鱼”主题图,通过对数量关系的描述,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数感。教材用生活实例介绍,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教科书的主题图中出现了两个孩子欣赏美丽金鱼引起的数学问题。主题图里有三个鱼缸,鱼缸里有三种金鱼。有的密密麻麻,鱼好像要窒息了;其他的都是自在游来游去的鱼。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哪种鱼多哪种鱼少。而且很容易比较谁鱼多谁鱼少。老师通过和学生比较鱼的数量,推导出数字,从而描述两个数字的大小,在描述事物数量的过程中感知数字。本课在设计练习时,通过两个小女孩的对话来介绍。芳芳:我妈30岁。平:我妈妈比你妈妈大!同时有28、32、38个答案,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2.3通过猜谜游戏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课本活动中,安排了一个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愿意参与的活动。几个孩子在一堆。猜猜有多少颗小星星。在“猜数”的活动中,我还准备了一把星星,让学生在课前估计有多少颗。同学们很感兴趣,纷纷举起小手,说了一大堆数字。我只是挥挥手表示我错了,还说可以帮孩子猜。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很快就猜出了有多少颗星星!然后,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玩,写数字,让别人猜,给对方适当的暗示。这种游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到数字与数字大小的关系。
2.4综合操作和感性特征。课本上有上百张图。通过要求学生补充和观察,引导学生感知数字的特征。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完成百位数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分别找出一个3位数和3位数的数字,同时观察百位数字中上下左右位数的关系。同时还有十字等多种形式,暗示里面只有一个数字,让学生写其他数字。
3数学学习的点点滴滴都能培养学生的数感。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学习的新理念,运算方法的选择与学生的数感密切相关。比如在“十减九”的教学中,我利用情境推导出公式12-9后,并不急于教学生如何算出这个公式的数,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得出这个公式的结果。有的同学用小棍摆,有的同学在柜台上移动小珠子,有的同学试着按照之前学过的垂直规律计算。虽然学生的动手和执笔操作不一定很规范,但他们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能更深刻地理解进位加法的算法意义,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
4 .在数字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在运算中,学生对运算方法的判断和对运算结果的估计与学生的数感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习中,学生可以体验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的过程,可以用有理数的近似范围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会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学习运算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计算。以往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对学生算术技能的训练,简单重复无意义的题目。学生不仅觉得枯燥,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计算,为什么要用固定的方法计算,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回答,一个公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结果。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引导学生探索数字和实际问题中蕴含的关系和规律,掌握一些工具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数字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将数感的建立和初步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初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第一,通过学习标准来提高他们的自觉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数感”,实现了从过去忽视数感培养到重视数感培养的飞跃。我们可以在学习内容的描述中找到数感的具体描述,并进一步总结出数感的主要表现形式。比如:理解数字的含义,用各种方式表达数字;把握特定情境中数字的相对大小,用数字表达和交流信息;选择合适的算法,估计解决问题的运算结果,等等。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有研究者就数感的内容对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发现在新课改背景下,90%以上的教师知道数感的核心概念,但他们说不清数感的内涵,更说不清数感的成分。更重要的是,虽然80%以上的教师认为数感对促进小学生数学发展非常重要,但他们并不太了解培养数感的途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理性解读课程标准,及时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感培养的误区,纠正忽视学生个人经验、重结论轻过程等现象,不断提高培养数感的自觉性。
二,结合创设情境,调动积极性
生活是创新的源泉。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比如在讲授减法的性质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小刚拿着100元,想给他的两个好朋友买一份礼物。小刚看中了四样东西:书包16元,铅笔盒14元,足球44元,球拍36元。学生猜小刚会买哪两件礼物?如果还有钱,还剩多少?如何以列的形式计算?列出的公式有什么特点?这就再现了平时学生购物买单的场景,让学生既明白了道理,又明白了规律。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因素,让学生从生活化的情境中体验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意识和积极性。
第三,结合数学活动,激发探究。
实践表明,学生最容易接受和理解自己得出的结论。在数学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做数学,有利于真正理解和感知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数感,进一步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讲授理解米和厘米时,可以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以下操作活动:首先用手测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手臂画出1米的长度,用食指的宽度画出1厘米的长度。使用这些体重秤时,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二是发动学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为1 m,1 cm。第三,我们走一走。让学生自然地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数一数要走多少步,明确教室的实际长度。再比如,在讲授克和公斤的含量时,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称一袋盐、一块肥皂和一筐苹果。第二,称一下。让学生用手称,用眼睛感受1公斤苹果的重量。第三是数数,让学生数数,L斤苹果有几个?让学生在活动中“触摸”数学,从而在头脑中正确树立l克、1公斤、l米、1厘米等计量概念。然后,利用这些直接的经验来衡量生活中相关物品的重量或长度,有效避免一张床长2厘米,一头牛重200克的错误。事实上,游戏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学习形式。例如,在猜谜游戏中,你可以猜一台冰箱的价格。在这样的猜谜游戏中,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比较数字,也可以感受到用“区间集”逐渐逼近的数学思想,非常有利于培养数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