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板二线新势力破圈的危险与机遇
步调一致?二线新生力量抢滩科技创新板
很多二线新生力量在抢占科技创新板上不甘落后。
早在2065438+2009年6月,科技创新板开板后,蔚来、小鹏、理想等十几家造车新势力跃跃欲试。然而,时过境迁。蔚来、小鹏、理想等一线公司已经在美国IPO,而林赛、未来等一线公司基本退出竞争。尽快登陆科技创新板,成为二线新势力打破圈子的不二选择。
“当魏来到敲响纳斯达克的钟声”
10 6月14日,上海证监局确认威马已于9月30日接受上市辅导,预计登陆科技创新板时间为2021。5天后,深圳证监局确认恒大已于9月22日在科创板备案辅导,但预计登陆时间未定。
除了魏玛和恒大的官方确认,地平线、爱知、何忠(哪吒)、零跑等一批新势力对科创板有“团结意识”。比如爱知主要标的是科技创新板,登陆时间未定;何忠宣布2021登陆科技创新板;零跑内部人士表示,已有攻击科创板的计划,具体程序尚未确定。
“一票、二线新势力,包括天空,都盯上科创板了。”
话有长有短,但各家的时间和节奏基本一致。除了恒大预测不佳,其2021随各家登陆科技创新板成为大概率事件。
科技创新板的“香”在哪里?
科技创新板有什么优势,能让很多新生力量趋之若鹜?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没那么复杂。首先,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条件相对宽松。
1.发行后股本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
2.公开发行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比例超过65,438+00%。
1.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2.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比例超过10%;
3.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1.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2.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6,543.8+0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最近三年累计R&D投资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54.38+05%;
3.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6,543.8+0亿元;
4.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
5.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较大,并已初见成效。
注:只有五项符合其中一项。
1.发行人是依法设立并连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2.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3.无形资产比例(扣除土地使用权、养殖权、采矿权等。)在最近一期期末净资产中不得超过20%;
4.发行前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5.最近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注:5项均符合要求。
从上表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出,相比主板市场,科创板实行注册制,上市审核的权力由证监会下放到交易所,大大降低了审批门槛,发行上市更具可预见性;在申请门槛和硬性业绩/财务指标上,科创板的要求也低于主板市场。比如市值较高的企业可以不计盈亏,也就是说即使亏损的企业仍然可以在科创板上市,对二线新生力量非常友好。
科创板是很多二线新生力量打破圈子的最佳跳板。
其次,科技创新板的市盈率远高于主板市场,因此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公司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和融资规模。
以SMIC为例,其在港股市场的估值在800亿元左右,但在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暴涨240%,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元。然而,SMIC获得了566倍的超额认购,募集资金规模超过450亿元。可以说,SMIC的例子给了很多想登录科技创新板的新生力量一个很大的推动。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资金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SMIC科创板的成功给了二线新生力量一个锻炼。”
“这两点是很多造车新势力选择科技创新板作为上市平台的原因。”一位零售内部人士告诉汽车之家,“此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好处,比如上市后五个交易日内没有涨跌幅限制,严格的退市机制,允许有特殊治理结构的企业上市等。对造车的新生力量也很友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科技创新板是所有二线新生力量的唯一选择。SkySky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虽然科创板有很多好处,但是h股(港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SkySky还在讨论最终在哪里上市。
IPO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无论是科创板还是h股,尽快IPO已经成为二线新生力量的必须。如果再错过科技创新板的“先发优势”,二线新势力将继续分化,一些“内线”不佳的新势力重蹈前程和博县的覆辙也不是没有可能。
“新车其实是一个融资游戏,科技创新板是一个优质的融资平台。”全联汽车经销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这样总结新势力“觊觎”科技创新板。曹鹤认为,在融资遇冷的环境下,“缺钱”将成为未来二线新势力发展的常态,成功登陆科创板可以暂时缓解二线新势力的资金需求。
“融资只是二线新势力冲击科创板的一个因素。”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创新局他想上就能上。即使他能成功登陆科创板,科创板自身强大的退出机制也会对这些新生力量提出更高的挑战。”据曹鹤介绍,科创板的退市规则分为很多强制退市规则,如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交易性强制退市、财务性强制退市、规范性强制退市等。一旦新势力上市后无法实现稳定发展,被强制退市后无法重新申请上市,这样的风险可能是很多造车新势力无法承受的。
1.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实现的股票累计成交量低于200万股;
2.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
3.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市值低于3亿元人民币;
4.连续20个交易日股东人数少于400人;
1.大部分主营业务停滞或规模极低;
2.经营性资产锐减,无法维持日常经营;
3.营业收入或利润主要来自无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
4.营业收入或利润主要来自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交易业务;
1.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的。此后,公司在股票停牌后2个月内未进行更正;?
2.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且公司在股票停牌后2个月内未披露的;?
3.因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被交易所责令改正但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且股票停牌后2个月内仍未改正的;
4.因公司总股本或股权分布发生变化,连续20个交易日不再具备上市条件,且公司股票停牌65,438+0个月仍未解决;
5.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6.公司可以依法强制解散;
7.法院依法受理公司的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申请;
“的确,科技创新板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需要考虑的地方很多,也很细致,所以一些新生力量对登陆科技创新板也很谨慎。”一位造车新势力的中层向车主之家坦言,“率先登陆科技创新板,对造车新势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舆论红利,但最终需要看到的是持续运营的能力,研发、设计、制造、渠道。每个节点都是机遇,每个节点也都是危机。”
编者按:
登陆科技创新板,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几个造车新势力的回复和一些专家的评论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板更像是二线新势力成就一个圈子的跳板。成功登录只是“起飞”的敲门砖。能不能跳起来就看你的实力了。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威马与恒大谁将获得“首家登陆科技创新板的造车新势力”的称号,还需要一段时间。(文/汽车之家?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