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价值及其应用
首先,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职业兴趣测试和评估可以帮助职业者认清自己的职业取向和爱好,从而获得最适合个人的职业情境,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个人的职业兴趣取向影响他对职业的满意度。当个人的职业兴趣类型与职业相匹配时,职业者的潜在能力将得到充分发挥,工作绩效将得到极大提高。借助于职业兴趣测试,个人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和职业选择中的主观倾向,从而在众多的职业机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职业选择中的盲目行为。对于即将步入社会,从事职业活动的大学生来说,仍然缺乏职业经验,对未来职业没有系统的把握和了解。因此,通过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可以测试大学生的职业取向和职业兴趣,帮助他们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可以指导他们进行职业模拟和选择,督促他们调整职业取向,使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
其次,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理论基础。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过程与职业爱好和职业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为自己做出准确的职业定位,将自我认识与职业选择结合起来,是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本质上,准确定位自己,就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性格进行全面的了解,认清自己的职业适应性,达到主客观相统一。因此,在学生工作中,要明确学生的职业定位,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职业取向。职业方向是由专业人员的专业和兴趣决定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并不能完全按照专业来选择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调整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性,纠正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三,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为职业者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1)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先认识自己。大学生要认识自己,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资源,以及对成功的期望和向往,采用各种测试工具和手段进行心理测量,客观全面地测量和评价自己的能力倾向、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工作经历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展示自己的实践经验、兴趣爱好、社会工作水平和能力,展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大学生职业兴趣的测试可以以霍兰德的职业生涯偏好量表和自我导向搜索量表为测量工具,采取各种科学手段对职业者的各种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进行评估和测量,结合职业特点分析个人特征,帮助职业者进行职业选择和调整。
(2)了解社会上各种职业的行业性质和工作环境,即明确哪些行业紧缺,每个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什么职业发展前景好,在个人心目中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
(3)寻求职业与个人的理想契合点,以满足并努力实现“人岗匹配”的职业原则。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在自我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人与工作的匹配,即个人人格类型与职业选择一致或相似的工作环境。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一个职业者选择从事的理想行业,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性格类型,符合霍兰德理论中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如果不能重合,他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类型,在相邻的两个顶点中选择一个。在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专业与职业、专业与职业等的匹配。一个好的职业定位是建立在一个人最优秀的天赋、最大的兴趣和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基础上的。
(4)职业的矫正和调整。其实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应该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在这个试错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天赋、需求和能力,逐渐形成相对清晰的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相关的社会关系,并创造和构成这一切。一个通过传统和教育接受了这些感受和看法的个体,会认为这些感受和看法才是他行为的真正动机和出发点。"这里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指意识形态. "不同形式的占有”包括私有制和公有制。在私有制和公有制不同的社会生存条件下,不同的“由情感、幻想、思维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代表着所有的社会意识,既包括错误意识,也包括正确意识。因此,这里的意识形态具有中立性。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路易·波拿巴的第十八个雾月》中的概念上层建筑概念,概念上层建筑的概念最经典的表述是在1859《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马克思说:“人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有一种确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与其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结构,即有一个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在其上,有一定形式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相反,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与它们一直运动于其中的现有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术语)发生冲突。于是这些生产关系就从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这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所有庞大的上层建筑都或快或慢地发生了变化。“在这里,马克思以高度抽象的方式,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解释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革,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了经典的阐述,也论述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内确认其意义。前言把社会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其中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包括由政治和法律组成的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以及上层建筑作为理念的意识形态,即社会意识。这样,社会就被理解为由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三个基础领域中,经济处于决定性地位,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上层建筑作为以经济为基础的概念和以社会存在为基础的社会意识,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都是极其广泛的,包括一切正确的、错误的、积极的、消极的社会观念、思想和理论,即一切社会意识。”如果意识形态包括所有的社会意识,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意识形态的内容只是虚假的意识,它的对象只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它的功能只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从逻辑上讲,意识形态作为整个社会意识,可以包括所有社会阶层的观点、思想或理论体系,其内容可以是假的或真的,其功能可以是保守的或进步的。一般来说,“意识形态”这个词并不意味着什么特殊性质。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中性意识形态概念’”。除了消极的、中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头脑中是否存在积极的意识形态概念?我们认为,纯粹肯定意识形态的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是不存在的。如果有意识形态肯定的概念,那也是中立中的肯定,即意识形态中立的概念包含了积极的一面。然而,无论意识形态的意义是多么异质,无论它是消极的还是中性的,它们的理论或实践利益是一致的,都是为产生它们的阶级服务的。随着个体对自身认识的加深,专业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种主导性的职业取向。当职业者不得不做出一个决定时,他永远不会放弃的职业中具有核心价值的事物或价值观,就会形成职业者的“职业锚”。职业者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锚”,会逐渐修正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而寻求个人职业兴趣与职业环境的最佳结合,实现职业目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