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林曦学会了通过绘画与自己和世界交流。
还是在琉璃厂的老街,她在老荣宝斋挂画,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那个站在凳子上,双手拿着画杆的女孩,正在男孩的画里挂着画轴,这可能是林曦的自我写照。
林曦桐子挂画
对于研究中国书画的人来说,北京琉璃厂一直是文人雅士游玩的中心。热爱书画的人聚集在这里,交流,愿意交流。林曦最近的个展地点在琉璃厂西街52号——米青馆,一家在这里屹立了近300年的老字号画店。
米青馆充满了帝王精神。它的名字灵感来源于宋末元初画家倪瓒的藏书阁。乾隆感倪瓒与米青馆旧情,以国名命名。
当时宫中所用的文房四宝,六部都是在这里炼制的。清末民国时期,张之洞、溥心畲、蔡元培、胡适、齐白石等众多文化界人士都与秘阁有过交往,鲁迅先生更是秘阁的常客。那时候,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来北京,一定会到这里来找一个满意的书房和雅致的东西。
对于林曦来说,在这里举办展览似乎非常合适。年轻的记忆,深厚的传统,和她的作品,有一种很深的相遇。
看林曦的日常生活和她的作品,总觉得过去和现在各有各的审美和时尚。无论500年前,1000年前,还是此时此刻,时空的分离并不意味着对立,但模糊的界限感可以很奇妙。
用林曦的话说,传统水墨画有点像秋天。她的画更像春天,有更多活泼的东西,比如粉色和柳绿色。
她画了花和草,一片芭蕉叶,前一天晚上的一点酒,一只歪着头看人的猫,还画了一天晴朗多云的天空,有孩子湿润的几乎透明的脸;冬春画梅花、水仙、茶花,四五月画牡丹、芍药盛开。
我画不够。
对林曦来说,绘画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心态往往会导致对事物更大的投入。
这一直是她所有的中心和内在动力。
“因为是游戏,所以我会更认真的投入。目标对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因为无聊,或者目标到达的地方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所以其实我在乎的不是结果,而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成长,有没有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有没有比昨天更进步。”
这些年来,林曦在她的笔墨游戏中酝酿出越来越多符合自己内心的作品。
林曦,我一个人。
十年来,70幅水墨作品似乎在这里拾起了林曦进步与变化的片段。
在扇子上,她画了齐白石,她最喜欢的“爷爷”之一。题目《世界上的事,你是幸福的》。她知道,这种快乐的背后,是“一天挥500刀”才能培养出来的勇气,她也以此为自己的信条。
林曦的世界上的东西都很贵,而且很享受。
林总说画画就像唱歌跳舞一样,是人的天性。就像最古老的人类一样,他们自发地在洞穴里画出了第一笔,那些自然的涂鸦,记录下了周围和内心的本能。
只是随着人的磨炼,成长,入世,渐渐的不熟悉,渐渐的隐去。就像《小王子》里飞行员小时候画的“帽子”,只有他自己知道,其实是一条蛇吞了一头大象。
这是最真实的,也是艺术中最重要的。
她说,她仍然在追求这些艺术最简单的原则来绘画,保持她最初的自然和真诚。
2010水墨画家林曦开始有了一个想法——
和更多的人一起做一些关于美好、传统和当下乐趣的事情。
她希望找到一种像呼吸一样平衡的与人交流的方式——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比如每年中秋节,大家一起吃月饼,看菊花;春节期间,我们可以一起写对联或者听昆曲。
一年后,“宣彤教室”诞生了。
长期以来,林曦已经习惯于“独善其身”。这是她对待生活和做事的态度:“管好自己的心情和生活,不要把现在作为交换未来的工具,管好自己的小花园,想都别想,好好努力,花果都会往好的方面去。”
这样不遗余力的去分享别人,会很开心。
在这个教室里,林曦专门教零基础的成年人学习书法和传统,当然也包括绘画、养生、经典诵读等更广泛的内容。
来上课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领域和专业。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医生、律师、建筑师和教师,一些人是全职妈妈和艺术家...有的甚至每周或每隔一周从外地飞来上课。
对于他们来说,宣彤课堂和林曦的存在,不仅仅意味着写作技巧的获得和提升,最珍贵的是重拾那份美好的初心,以及在传统和当下感知“美”的能力。
两年前,宣彤课堂开始通过互联网在线播放“从书法之美到生活之美”课程。以直播的形式,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书法和传统之美分享给更多的人。
林曦曾在采访中表示,其实民国时期有很多类似宣彤的组织,他们以非常个人化的方式提出了很多特别先进、扎实的学习理念,但对整个中国的艺术影响很大。
“我不想做比较,但是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个高度来看。”
自宣彤课堂成立以来,林曦已经积累了近2200小时的教学经验。她说,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是自上而下指挥数字的老师。她更像一个导游,收入分成,带着同学一起在传统文化中成长,一起玩耍。
二十七年后,林曦回到琉璃厂西街。
有一些改变,也有一些从未改变。当年那颗种在心底的小种子,发芽了,长成今天的大树。
即使她一直在做事,绘画仍然是林曦生活的核心和她身份的主题。
这一次,我带着个展来到米青馆。
林曦说:“对于一个从小就用宣纸和毛笔画画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希望自己能继承无数前辈的魅力,也能传承下去。传统的诗、画、画、表情,都能成为书桌的亲切和常态,让人发挥。这是多么幸运和珍贵啊。”
林曦·谢舒
至于“笔墨游戏”,寓意来自东坡支林里她很喜欢的一段话,我就在最后分享给大家:
“东坡支林里有一段话我很喜欢。
宇昌住在徽州嘉佑寺,走在亭子下,觉得累了,想了想,停在亭子里。王婷玉仍然在树林的尽头,这意味着如何得到它?过了很久,他突然说:‘这里有什么好休息的?’因为它像一条上钩的鱼,突然被解脱了。如果人们认识到这一点,虽然兵临城下,战鼓如雷,进则亡,退则退,不妨休息一下。
苏东坡住在徽州时,曾走过宋风亭。他走累了,到了亭子想休息一下,可是看了一眼,远远高出树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想了很久,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要去亭子里休息。他现在能在这里休息什么?
这里有什么好休息的?对生活和工作都是有益的启发。苏东坡说,人如果能明白这一点,即使面对战乱的局面,在外面嘈杂的声音中,依然可以“习以为常”。即使看似匆忙,但仍有自我主动的选择,情境由心生,随时都有机会凉爽舒适。
对我来说,笔墨也像是这个凉爽舒适的‘熟歇’之地,在这里我可以安全安心地安放自己,也有自由无私的喜悦。正如我的一个学生曾经感受到的,有了笔和墨,你终于可以像一条小鱼一样藏起来了。"
30多年来,绘画使林曦成为最舒适的居住地。所以她用一颗匠人的心去努力,通过绘画去沟通自己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