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侧重于思维,而思维是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所必需的,但对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而发散思维恰恰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如“尽快联想,尽可能多的假设,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一,在诱导学生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赞科夫曾经说过,“任何没有真正好奇心和兴趣的东西,都很容易从记忆中蒸发”。赞科夫的这句话说明,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把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重要的内在驱动力。教师适当选择具体事例,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学生思维过程中不时出现的因素要给予肯定和热情赞扬,让学生在求异中真正体验到自身成果的价值。当学生想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不能时,教师要精心引导,集中精力诱导成功,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发展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当面对具体问题时,他们会主动做出“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试一试,换个角度分析!”想着求异。事实证明,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的驱动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解题经验才能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有可能以各种形式重组题中的数,逐渐形成发散思维能力。第二,在诱导灵活性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灵活性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对问题的灵活,只有在摆脱了习惯性思维模式的束缚和固定模式的制约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的思维轨道,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进行灵活的思考。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联系旧知识和解题经验,进行转化、假设、转换、倒置等变化,产生多种解题思路。比如下面这道应用题:王师傅做了一批零件,8天做了这批零件的2/5,那么剩下的工作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一般来说,学生可以根据题意做出(1-2/5)÷(2/5÷8)的习惯答案。此时,可以这样诱导老师:老师让学生问异性。①完成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8÷2/5-8或8 ÷ 2/5 × (1-2/5)。②制造的零件数量是剩余零件的零头。③剩余部分是(1-2/5)÷2/5的多少倍?(4)能否从题中的量找出等式的解(略)关系?⑤能否从题中的几个量判断比例解(略)的比例关系?通过这些诱导,学生可以有意识地从一种思维过程切换到另一种思维过程,逐渐形成自由调节题量的灵活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极为有利。第三,在鼓励原创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不同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这是独创性思维的表现。虽然小学生的原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其中蕴含着未来伟大的发明创造。教师要热情地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思考,大胆地提出不同的意见和问题,用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前进。比如某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原计划一天生产60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每天实际生产的玩具比原计划多多少?“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按照常规的解决方案,先搞清楚总任务里有多少件,每天实际生产了多少件,然后再搞清楚每天实际生产了多少件,比原计划多了多少件。公式为60X7÷6-60=10(个)。但有一个学生说“只要60÷6就够了”。他的理由是:“这一天的任务要在六天内完成,所以要多做10件。“从他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维是跳跃性的,省略了很多分析步骤。他是这样想的:七天任务六天完成,提前1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60件)也必须在六天内完成,所以也是60÷6=10,也就是说每天实际完成的件数比计划的多。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应该得到鼓励。求异求异中往往蕴含着独创性,学生的思维发散往往被诱发,因此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性;相反,原创丰富了发散思维,使思维不断横向和纵向发散。第四,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1.一问多变。将题中的条件、问题、情节以叙事的形式展开、收缩、反转、对比或变化,使学生在各种变化的情境中,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量关系。比如一批零件,甲方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方单独做需要10小时,丙方单独做需要15小时。如果三个人一起干,几个小时能完成?回答完后,让学生再问几个问题,然后回答。他们可能会问以下问题:A每小时完成多少个零件?B呢?C呢?甲乙双方可以一起做多少小时?B和C呢?a一个人做了3个小时,B和C做了剩下的。完成它需要多少小时?甲乙双方一起工作2小时,然后丙方单独工作8小时。能不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