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拿下威尼斯金狮奖,走出”舒适区”的DC开启漫改电影新篇章?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公布获奖名单,根据同名DC漫画改编、华纳兄弟出品的电影《小丑》拿下最佳影片金狮奖。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漫改/超英类目电影首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得最大奖。

目前,《小丑》已解禁了所有的媒体评分,Metacritic75分、IMDb9.6分、烂番茄86%,国内豆瓣评分也有9.3分。虽然该片媒体综合评分算不上太惊艳,但在影迷市场中已毫无意外成为了年度口碑之作以及当下最为期待的漫改电影。

一直以来,在DC宇宙里都有这样一种传言在:世界上有三种人,好人、坏人和小丑。正是这位害死超人女友、杀害戈登警长妻子、打死二代罗宾,且毫无任何超能力的肉体凡胎,成为了DC黑暗世界的王者。

在很多DC粉丝心里,小丑和蝙蝠侠就像两个相爱相杀、互相成就的角色。只可惜,蝙蝠侠早有诺兰为他打造“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以追根溯源,而小丑在大荧幕中却多是存在于其中的一个反派角色,尽管它已足够经典。

如今,这个致命又迷人的角色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华金·菲尼克斯“再造”Joker,多变小丑的“暗黑简史”

历史上关于“小丑”诞生的具体情况,至今仍是谜题。

无论是构思了小丑形象并设计出小丑纸牌的杰瑞·罗宾逊,还是借鉴1928年的电影《笑面人》完善小丑外貌的比尔·芬格和鲍勃·凯恩,都对小丑的诞生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

而“身世”成谜的小丑,版本也是多到数不清。在DC宇宙中,今天能被多数人接受并认可的版本,是1988年由阿兰·摩尔和布莱恩·伯兰德创作的经典图画小说《蝙蝠侠:致命玩笑》(Batman:The Killing Joke)。该版本出版的第二年获得了 Will Eisner 美漫产业奖,并于20 年后凭借重新上色的典藏版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被公认为 DC 漫画史上最关键的作品之一。

他的改变源于那“糟糕的一天”。故事中,小丑也曾是个普通人,甚至是个可怜人。本是一名实验室助理的他,为了自己喜欢的喜剧表演而辞掉了工作,但他的搞笑并不被人所接受喜爱。一直支持他的妻子怀孕,收入寥寥的小丑为解决一家人的开支以及改善妻子的生活,决定参与一场犯罪。但犯罪实施的那天,妻子不慎触电身亡,他还遇到了蝙蝠侠,意外掉进有毒的化学废料池。

这一天过后,就是大众早已熟悉的疯小丑的故事。该故事于2016年,被改编为同名动画电影《蝙蝠侠:致命玩笑》。

其实早在这之前的1966年,小丑就已登上荧幕,出现在电视剧《蝙蝠侠》中,由恺撒·罗摩洛扮演。同年,小丑也首次登上大银幕,出现在《蝙蝠侠大电影》中,但该片只是电视剧的浓缩版。直到1989年版的《蝙蝠侠》,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蝙蝠侠》电影,小丑也终于在大银幕上有了存在感。

在1989年版《蝙蝠侠》中,小丑这一角色由杰克·尼科尔森饰演。癫狂、荒谬的小丑形象不仅掩盖了蝙蝠侠的光彩,也刷新了杰克·尼科尔森以往在《闪灵》等影片中的表现。之后是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的希斯·莱杰版小丑,在2008年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希斯·莱杰为小丑疯狂与无所畏惧的形象注入了灵魂,他就是邪恶本身。

随着希斯·莱杰的离世,小丑这一形象再无人可颠覆,即使是在2016年电影《自杀小队》中杰瑞德·莱托版的小丑,这一最接近DC宇宙小丑的形象,也无法改写希斯·莱杰谱下的经典。

华金·菲尼克斯的出现,打破了“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的局面。

在《小丑》这样一个以人物为主要推进动力的文本中,演员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而单看小丑的扮演者华金·菲尼克斯,其实该片就已成功了一大半。

大众最早知道华金·菲尼克斯是因他身上所贴的“瑞凡·菲尼克斯弟弟”这一标签。瑞凡·菲尼克斯,好莱坞90年代最出名的电影明星,1991便夺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只可惜英年早逝。

相对于哥哥瑞凡·菲尼克斯取得的成就,华金·菲尼克斯丝毫不落下风。其曾凭借电影《角斗士》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凭借《与歌同行》和《大师》又先后两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并分别拿下金球奖和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凭借《你从未在此》拿下戛纳影帝。其他诸如《性本恶》、《她》等影片同样令其在各电影节和世界电影舞台大放异彩。

熟悉华金·菲尼克斯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位极爱惜自己羽毛的演员,他所出演的影片和所扮演的角色,要么克制内敛,要么不疯魔不成活。在他身上,内在的煎熬克制性与外在的强烈摧毁欲达到了美妙的平衡,小丑正是这样一个角色。

从当前国内外各媒体以及观众的评价来看,尽管《小丑》电影口碑不一,但华金·菲尼克斯版的小丑却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誉。

“没有杰昆就没有这部影片,他是我认识的最凶猛、最聪明、最豁达的狮子。感谢你把自己伟大的才华托付给我。”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在上台领奖时,不仅称赞了华金·菲尼克斯,也对华纳兄弟和DC给予感谢,“感谢他们肯为我和这部电影做出很大的冒险。”

终于,DC走出了舒适区。

《小丑》拿下威尼斯,DC走出舒适区

就像《蝙蝠侠:致命玩笑》一般,《小丑》对“小丑为何会从一个普通人变得疯狂”这一问题也进行了追溯与呈现。但一改以往超级英雄电影的套路,有意去漫画化的《小丑》加入了更多生活现实质感。

影片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70年代,动荡的哥谭市、崩溃的经济体系下,华金·菲尼克斯所饰演的Auther一事无成。一心想做喜剧演员的他因生理疾病只能在一个喜剧俱乐部里做变装小丑的工作。而时常在公***场所做出不受自我控制的大笑,又让Auther与整个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并被周围人所不解与嫌弃。在自尊与心灵被一次次践踏之后,他内心的“小丑”破土而出。

2017年9月29号,美国《VULTURE》杂志报道了有关DC电影相关管理人员的采访内容,确认其会开启DC电影的另一个品牌系列,该系列完全区隔目前现有的DC电影宇宙,演员、剧情毫无关联且大部分可能都是个体电影,不会去打造系列电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的《小丑》成为新品牌的首部电影。虽然到目前为止,华纳官方并没有官宣会不会有“DC Black”,但DC因《小丑》而迈出的一步是显而易见的。

“超英诞生”的故事殊途同归,而《小丑》却仅此一份,他的成长、遭遇、转变无疑有着独特的社会现实价值。更重要的是,《小丑》的成功不仅为DC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漫改电影市场也将因其中低成本,同时带有实验性、艺术价值和成人尺度的突破,而发生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