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连一连”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使用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专注于教案?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连一连》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连一连”教案1的活动内容;

恋恋恋

活动目标:

1,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理解,理解5以内数字的实际意义,掌握1-5的数和数序。

2.练习数物体,根据例子画圆,根据数字画物体。

活动准备:

数字卡,记忆棒。

活动流程:

开始部分:

先放一首安静的歌,让孩子安静地坐着。

二、检查童书摆放,备课。

基础部分:

首先,复习。

复习计数从1到5,从5倒计数到1。同时,老师展示数字卡。

1,孩子一起算。

2.请计算个别儿童。

二、观察桃图(老师展示教具)

1,老师问:“盘子里是什么?有多少盘子?每个盘子里有多少?要求孩子独立数数。

2.让孩子们读水果盘下面的一排数字:

每个数字代表哪个盘子里有多少个桃子。找出并为它们画一条连接线。

3.带孩子往前走,重新排列盘子的位置,对应下面一排数字。

(1)幼儿讨论:这五个桃子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2)均匀性:1,2,3,4,5;1、2、3、4、5。

3.数数:画尽可能多的圆圈。

1,老师演示一张图:展示两个铅笔盒(让孩子准确说出量词),同时粘贴两张圆盘。

2、让孩子依次说出剩余图片的数量:

四个钢笔筒,五支铅笔和三把剪刀。

3.让孩子独立为物体画相应的圆。

结尾部分:

首先,老师总结。

第二,老师检查孩子的作业。

黑板设计:

数一数,连排。

后记:这个班的孩子能很好的连接,画,圈。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中,老师总是提醒孩子们保持书写整洁。

幼儿园大班数学“连一连”教案2的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的孩子好奇心活泼,示范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这节课是专门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设计的。让孩子自己动手,边玩边学,掌握“配对”这个游戏。

活动目标

1,初步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通过自己动手去理解日常生活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4.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要准备的活动

简单拼图,可移动卡片,废笔(分开)

活动过程

一、对话导入:

让孩子们拼写它。

二、感知部分和整体:

1,引导孩子自己完成拼图。

2.让孩子去交流,去战斗。

3.完成活动卡。

第三,巩固和扩展:

1,请小朋友玩配对游戏。

2.说说人生的整体和部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目标“连一连”教案三

1.了解各种食物的来源。

2.知道各种谷物。

要准备的活动

1.大米,面条,馒头,豆腐,玉米棒子,谷穗,小米,大豆,麦穗,小麦的图片。

2.豆浆机,前一天泡的黄豆。

3.儿童书籍。

活动过程

1.了解粮食和谷物。

老师:孩子们,谁能告诉我们这些是什么?

展示大米,面条,馒头,豆腐,玉米芯,谷穗,小米,大豆,麦穗,小麦的图片。

孩子回答,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老师将黄豆和适量的水放入豆浆机中,给孩子演示制作豆浆的过程,并要求孩子趁热品尝。

2.食物的来源。

老师:谁知道米饭、面条、窝头和豆腐都是从哪里来的?

请大家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思考和谈谈。

老师:这些食物是由玉米、小米、大豆和小麦制成的。你能猜出哪种食物来自哪种谷物吗?

引导孩子打开儿童读物。

老师给指导,纠正,解释:大米-小米,面条-小麦,玉米-玉米,豆腐-大豆。

老师:孩子们,想想你们平时还吃什么食物。他们从哪里来的?

让孩子回家收集信息,带回去和同龄人分享。

“连一连”教案四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式,萌发探索的兴趣。

2.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整地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回形针、牙签、绳子、珠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胶棒、塑料玩具、水果(金桔)、蔬菜(西红柿)等。

2.表示各种连接方式的单词卡。

活动流程:

1.游戏:找朋友

老师: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当你听到音乐的时候,马上找到你的朋友,用各种方式联系他们,以示你们是好朋友。

2孩子听音乐,玩游戏。当音乐停止时,孩子们的动作也立即停止。

3引导孩子谈论好朋友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手牵手,背对背,头对头,屁股对屁股,等等。)

尝试联系

老师:我带了很多朋友。都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你认识他们吗?他们叫什么名字?

老师:他们也想找好朋友。你能帮助他们联系吗?

(3)幼儿尝试用各种方式连接给定的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交流和分享

老师:你选了哪两样东西?你是怎么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比如我用牙签串金桔;我把这些文件像书一样钉在一起。)

(2)展示表示各种连接方式的单词卡,如“钉子……”等,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连接方式。

有创意

让孩子再去探索,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连接器成为一个有用的东西。

(2)老师观察引导,给孩子一些提示和帮助。

5.表达鼓励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比如“我把绳子和雪花连成了项链……‘我把牙签和西红柿串成了一串糖葫芦’‘我把夹子夹在一起变成了东方明珠”等等。

活动结束

鼓励孩子继续探索生活中的联系现象。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目标“连一连”教案五:

1.通过操作,了解到对象可以通过连接改变自己的特性和用途。

2.大胆探索,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联系”现象,分享成功的喜悦。

3.交流探索成果,萌化孩子对科学的热爱。

活动准备:绳子、夹子、回形针、纸带、双面胶、胶水、PV管、3通、玩具、电珠发光实验色链、ppt。

活动流程:

一、对话引出话题

老师:在“开火车”这个游戏中,火车是怎么变得很长的?(很多孩子都有联系)

总结: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连成一列很长的火车。

第二,运营探索

(一)探索无辅助连接

1.给我看绳子、夹子和回形针,让孩子们把它们连接起来。

2.你是怎么把它们联系起来的?

(二)探索辅助连接的使用

1.咦,灯怎么亮了?这些是什么?老师演示了电珠发光的实验。

2.总结:电线将电珠与电池连接后,电珠亮起。原来,电池和电珠用导线连接后,电珠亮了。

3.儿童操作探究

4.请孩子们谈论探索的结果。

5.寻找生活中物体之间的联系

(3)探索物体之间无形的联系。

1.理解无形的联系

问题:我的手机怎么会接到朋友的电话?

拓展经验

第三,结束活动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通过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联系发挥不同的作用,所以年轻的时候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可以发明更多的东西。

幼儿园“连一连”教案6;

1.了解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式,萌发探索的兴趣。

2.能够大胆地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发现的联系在一起的现象。

活动准备:

回形针,夹子,西红柿,竹签,白纸,绳子,双面胶,积木。

活动流程:

1.游戏:找朋友

(1)听到音乐,去找朋友。当音乐停止时,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和你的朋友联系。

(2)引导孩子谈论你和你的好朋友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3)老师总结。

2.一家接一家

(1)老师展示操作资料,小朋友点名。

(2)找两个相同的东西,用你喜欢的方式连接起来。孩子尝试操作。

(3)分享与交流:你选择了哪两件事?你是怎么把它们连在一起的?

(4)老师总结。

3.与他人联系

(1)有些东西是成双成对牢牢相连的,有些东西是成双成对就散架了。能不能把一触即发又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变得更牢固?

(2)孩子尝试操作,老师巡回指导,给予一定帮助。

(3)分享与交流:你选择了哪两件事?它们是以什么方式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

(4)老师总结。

4.生活中的莲莲

(1)请小朋友告诉我们,他们还一起看过哪些东西。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或便利?

(2)延伸。除了我们刚刚发现的这些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我们回家去找他们,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告诉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连一连”教案7的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的孩子好奇心活泼,示范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这节课是专门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设计的。让孩子自己动手,边玩边学,掌握“配对”这个游戏。

活动目标

1,初步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初步了解对象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在运营和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关系。

4.愿意参加团体游戏活动。

5.通过自己动手去理解日常生活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自己动手去理解日常生活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要准备的活动

1.教具准备:《小熊一家》《大象扛木头》《方形建筑》。

2.学习工具的准备:“大象运木头”;《方塔》。

3.操作手册,第1卷,第10页。

活动过程

1,显示“小熊一家”导入。

今天,小熊一家又要来我们二班了。让我们看一看。(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熊妹妹,熊宝宝)

2.集体活动。

(1)演示教具“大象扛木头”

今天熊家要盖房子了,但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木材。(木头随机排列在黑板上。)他们请来最厉害的大象家族帮忙。(展示大象,并按降序排列)

老师扮演最大的大象。爸爸:有这么多木头。我应该携带哪个包裹?

孩子:像父亲一样,要扛最大的木头。老师把最大的木头放在大象爸爸的下面。

老师:大象宝宝应该背哪捆木头?

幼儿:大象宝宝应该拿最小的木头。老师把最小的一块木头放在大象宝宝下面。老师给其他大象找相应的木头,然后把木头一个个放在大象下面。

(2)利用学习工具“方塔”进行大象与塔的一一对应。小熊的房子建好了,小熊一家要住进新房子了!(老师展示方塔),这些房子大小一样吗?请你帮他们找一个适合他们的房子好吗?熊爸爸应该住在哪个房子里?(最大的)

依次给熊家找对应的房子。老师总结:大小不一的小熊住在合适的房子里。

3、儿童操作。

大象为他们建了一座新房子。熊们非常高兴,他们决定回去后为自己建一座新房子。请你帮忙用大象建一座漂亮的房子好吗?

4.交流总结,整理学校工具。

教师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感受物体的对应关系,收起学习工具。我们帮助大象建了一座新房子。大象非常高兴,他说他想感谢我们的孩子。

5.活动扩展。

几只小动物找不到新家了。请过来看看他们的家在哪里。用一支笔把小动物和它们的家联系起来。

教学反思

在本活动中:

优点:孩子掌握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

缺点:结对游戏没有很好的发展,教学时间的分配还有欠缺。在下节课的巩固练习中,让孩子玩一会儿游戏,多说一些关于生活整体和部分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