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一《我的家乡有一条河》

一个

人,总有一些奇怪的地方,有时候这个奇怪的人连自己在哪里都找不到。我所有的人生经历,路边的无名小草,科巴纳瓦的无名岩石和建筑,都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虽然我的年龄越来越大,但这段记忆却变得更加清晰。

除了妈妈的笑脸,最难忘的是门前的那条河。这条小河在遥远的秦岭从北向南蜿蜒穿过前门。

春天,水清澈透明。小伙伴渴了,一只手就喝够了水。夏天是我们玩水上游戏或裸泳的地方。

河里有鱼和螃蟹。捉鱼捉蟹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也是我们做的最多的事,不需要父母安排。抓到鱼和螃蟹,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家庭场景好一点的孩子会把鱼和蟹带回家,让妈妈和菜一起炒。家里没油的孩子会把鱼螃蟹开膛破肚,撒上盐,从河边的桐树上摘下桐叶,裹在火堂的热灰里,烧了给兄弟姐妹们分享。

涨水时,河面上漂浮着树枝,黄河挟带着沙石,海浪拍打着两岸的河床,发出令人恐惧的轰鸣声。去河边看水看牛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也是妈妈最担心的事。每当河水上涨的时候,很多住在河边的母亲都会拿着一根又长又细的竹竿来到河边,大声呵斥,像赶鸭子一样把所有的孩子赶回家,防止孩子掉进河里被水冲走。

我这一代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虽然国家已经解放了,但是旧社会离开贫穷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有大的改变。

我的童年,确切的说是生活在一江两岸的几代人的童年,就是春天看花,夏天听浪,秋天赏明月,在这种近似原始的环境中慢慢长大,慢慢老去。

这条河见证了老一辈人的辛酸,带走了他们的童年,带走了他们的头发,却没有带走他们一生的贫穷、无助和饥饿,没有带走他们走出大山,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文化的人的梦想。

虽然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但旧社会的物理治理、落后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注定了这一代人的悲惨。

他们没什么文化,梦想就是做个枕头,在日落日出的循环中破土而出。

虽然旧社会无家可归者的生活环境已经改变,他们不再害怕被别人抢劫,但他们仍然在到处透风的茅屋里日复一日地过着艰难的生活。他们春秋时期唯一的大梦想,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将来能够识字,走出大山,到山的另一边去看看,找到另一种不同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建国初期,为了让更多的人告别文盲,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开办夜校,教农民识字。工作了一整天的山民不顾疲劳,积极参加夜校。读书识字是他们一生的梦想。

他们想通过夜校学习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看看自己的名字是什么样子,这是这一代人最大的愿望。

为了让适龄儿童上学,政府利用寺庙和闲置的茅屋在一个村子里办了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书桌,就搭一个土制的桌子。如果有学生家,他一定要带个板子到学校来,摆好桌子,让学生在肚子上写字。

正是在这所学校,我学会了写人,手,脚,嘴,耳朵和眼睛。记忆:生命的开始本来就是好的...以及新三字经之一:新中国,好孩子,爱学习爱劳动,从小向工农学习,长大从军,保卫祖国,服务人民。

没有书包,妈妈从旧衣服上剪下一块布,对折,用针线缝好。

一个班十几个人。一年级坐第一排,二年级坐第二排,年级越高最后一排。

一个老师考三个成绩,老师是他,校长是他,家长是他。

学生越来越多,单纯的校舍已经不能适应。大队号召全村捐款捐物建一所新学校。

筹钱建学校,是家长最积极的事,也是学生最开心的事。每个家庭都把最好的木材送到学校,用于他们自己的房屋维修。为了让学生住上砖房,特意从外地请来了瓦工烧砖。

深山里的孩子学习难度比城里的孩子大很多倍。

早上早起,走几里路翻山越岭。放学后,我已经饿了。我看着小路回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家。路上不能停,争取天黑前到家,还要尽快帮爸妈做家务。

虽然条件艰苦,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学习的热情。我们都知道,我们是家里的长子或长女,弟弟妹妹们长大到了学龄都要上学。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可能会失去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因为父母已经做出了承诺。他们学习不好就回家放牛,谁学习好就继续上学。

兄弟姐妹们在黑暗中努力学习,做家务。为了多读书,除了学习,我挤出更多的时间提前完成父母安排的农活,腾出更多的时间上学。

家长要求不高,除了一个孩子学习特别好,其余都要争取读完小学。小学文化是他们眼中最有文化的人。

我们的一些同学非常聪明。春天,他们星期天去山里采药材,割野韭菜,摘竹笋到市场上卖。还有一个同学学做木匠,不学习或者下雨天做一些小农具去市场上卖,不用父母的钱买学习用品,添置新衣服鞋袜。

三年级后去公社上四五年级。因为离家比较远,都要住校。学校只提供做饭用的灶具,没有专职厨师。老师的生活也是自己解决。

做饭的柴火总是家里准备的,上学的时候可以去捡生活用品。

放学后,住校的男生去河边挑水,女生淘米做饭,吃干饭或者稀饭,大家举手表决。周日到校前家里炒的菜,一个受精卵必须吃一个星期。

小学快结束的时候,很多学生辍学,大部分是女生。辍学的原因大多是家里兄弟姐妹多,已经小学毕业了。在家里,他们被认为是对大学有疑问的人。他们把上学的机会留给还没上学的兄弟姐妹,帮父母干农活。一个个靠上学走出大山的梦想,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破灭了。

小学毕业后,继续上初中和高中的同学要去区公所。

全区下辖5个公社,27个自然村,每个村有一个大队。27个村庄坐落在大山深处,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没有路,没有电,照明用煤油灯,偏远山区的村庄只有用松节油或竹竿做成的火把照明。

自然条件的艰苦,旧社会留下的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贫困,深山里的人们改变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唯一希望就是学习知识和文化。

我们上学的学校在全县排名第十二,所以被称为我们县第十二中学。它是旧社会一所旧学校的改建和扩建,供大家庭的孩子上学。上初中的同学要走几十公里,有的同学还住在离学校20多公里的地方。可想而知,学生上学要面临困难。

每次上学,我们都是结伴而行,背着一个星期用的粮食和蔬菜,穿上自己的草鞋,沿着崎岖的山涧和羊肠小道走。高年级学生自然要照顾低年级小学生。

女生体质弱,读完小学就辍学的主要原因是路途太远。

有时候偶尔会遇到一张熟悉的脸,面容清秀,头发凌乱,背上背着一个孩子。她是我们小学同学。

她含泪称她的儿子为我们的叔叔。艰苦的环境粉碎了她走出大山求知、为人妻为人母的梦想。

我们只能握着她稚嫩却布满茧子的手,陪她流下苦涩而无奈的泪水。

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有简易厨房,没有饭堂。周末,学生到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后勤老师办公室交饭,交每周三毛钱的伙食费,按报名顺序编表,不分年级。

八个人做一张桌子,饭盆上写着:1,2,3,4,.....同学们记住自己的桌号,实力强的同学会在吃饭的时候拿出一碗米饭,找个空闲的地方和全桌人分享。负责后勤的老师名叫张慧媛。虽然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我想这些学生会记得他,想念他。

做饭用的柴火,是学生们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名叫花桥湾的山上砍的。

没有电,晚上没有自习课。求知欲强的学生可以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看老师在县城旧书摊买的绘本、小说和课外读物。

任何一个同学有几本漫画书和小说,一定会受到全班同学的追捧,因为他的书里包含了一个大家都追求和向往的新鲜世界。书籍是知识的海洋,我们可以在文字和图片编织的知识海洋中,探索他们心中的许多未知。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是当时最幸运的一代。还好我出生在新社会,生活上没有剥削,政治上没有压迫,有条件读书。

虽然很简单,但是我们为父母实现了几代人都没有实现的识字梦!最不幸的是,我们在国家动乱时期读书,有一两年的时间,学生连课本都没有。

语文老师给学生一些作文题目教他们写,写得好的作文老师在课堂上点评表扬,作为范文;数学老师,在泥泞的煤油灯下,编着教案让学生学习。

最可悲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彻底打破了大学梦,大学都停止招生了。叛逆的学生张铁生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向农业学习,开门办学,成为当时的办学方针。

我们这些学生,连课本都没有,从大山深处爬山涉水进了学校,然后拿起锄头,进山经营农场、药店、工厂。

山区本身土地就少,村队哪里给学校提供好地开办农场?为了完成任务,在离学校一公里左右的地方种上了小麦。收割的时候,艾草比小麦高,学生只好在艾草里找小麦。

校办农场真的不适合山区的学校。老校长冒着被辞退的危险向上级要求变通,最后把农场改成了自建校园。全校初高中的同学去十公里外一个叫凤翔岩的地方扛木椽,女同志去更近一点的一个叫月西沟的地方学扛砖。学生们渴了,老师们也累了。

没有钱,没有交通工具,建学校用的砂石,学生用书包和肩膀扛。我们两年的高中就是这样走完了求学之路。

老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用沉重的声音和泪水向我们的毕业生告别。他知道他那七八个人的班级是最不幸的。

老校长语重心长的话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文凭不是一切,只有知识才是一切,金子总会发光。学校没教你知识。你离开学校后,去社会实践中学习。我认为你们是最理想的学生。你在逆境中起步,在逆境中毕业。相信你会在广阔的社会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所作为!最后警告你,任何时候都不要怪社会。社会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公共平台。只有学会融入社会,努力工作,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你今天生活的社会环境与你的父母和祖父母非常不同。在方圆这个几百平方公里的大山里,你们已经是最有文化的一代了。你带着父母求学的梦想从大山里走来,又带着父母求学的梦想回到大山里。你是大山的孩子。你要在漫漫人生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走出一条幸福的路,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我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谱写了无愧于青山绿水的辉煌人生...! "

最难忘的是老班主任在我们离校的前一天晚上把他喜欢的几个学生叫到他办公室的话:

“当你走出校门,并不代表你永远不会失去再次学习深造的机会。目前教育中的现象很不正常。我警告你,这一定是暂时现象。国家恢复高考只是时间问题。走上社会一定不能忘记自学。历代自学的人很多。你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遵纪守法,二是加强自学。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来我的学校,我的大门永远为我的学生敞开……”

我们带着老师的谆谆教诲,与学校和老师结缘,怀里揣着有校长签名和红章的高中毕业证,回到了各自在什么湾、什么梁、什么沟的家...

只要有毕业归来的学生,大队长和生产队长都很高兴。他们为我们小学的老师不用去外地而高兴,为一个生产队的记账员和会计落户而高兴。

转眼间,我们都年近七旬,教给我们知识的老师大多已经去世,但他们的品德,他们的谆谆教诲,却让我们受益终生!很多学生成了民办小学老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他们在偏远的山区挣工分,吃着自己家搬运的粮食和蔬菜,关心着那些虽然衣衫褴褛却从山里出来的聪明活泼的学生,送走一批又迎来一茬。他们已经努力工作了十多年了。

1983年,国家出台了对老区、欠发达地区、边疆和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该政策规定,要在农村招募一批品德高尚的优秀青年到党和政府的基层组织进行选拔和重点培养。性质是合同制,三年考核合格就正式录用。

在学校受到校长和老师青睐的尖子生,大多被选拔到基层组织。

有一位老私塾教师叫余,他在一座叫傅家坪的山上教书。学生上学的路很长。他主动肩负起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责任,用勤工俭学的收入制作了印有“傅家坪小学”字样的校服。学生们在学校获得免费住宿。经媒体报道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虽然这位受人尊敬的老师已经去世多年了,但我们都很怀念他。

这些大山的儿女们,从家乡的小河里走出来,用一生的拼搏和付出,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有的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有的被提拔到党政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带动一方先富起来的致富带头人。更值得骄傲的是,他们有的在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涯中成为了将军;(作家叶文的《军事家》一书中有详细介绍)这里有带领部队保卫老山前线的战争英雄。

这位英雄是大山养大的优秀孩子之一。他是原红军铁锤兵团7连的政治指导员。

部队有没有战斗力,官兵思想的高度统一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作为基层连队的首席政治官,他的责任重于泰山。确保胜利,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难度有多大?他和战友们在警卫岗位上90多天的并肩战斗,居然做到了零伤亡,这是一个奇迹。

山里有个姓尤的家庭,养了七男三女十个孩子,其中五个被送去参军。

解放后,从大山里走出去为国防贡献青春的战士有100多人,很少有人被提拔,因为他们的文化达不到提拔干部的要求,很多人都是立功受奖。

他们光荣退伍后,把军功章放在箱底,把军队给他们的荣誉藏在心里,背着手工磨出来的锃亮的锄头,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在各种发了财的行业里跑来跑去。

在村的大山深处,住着一位名叫何的老兵,他曾在原新疆军区8O26部队服役,并在部队立功受奖。退伍回老家后,他捡到1600多元现金,把几百斤粮票还给陕西铁路局铺架队老板。这笔现金在当时可以算是一笔巨款。按照当时的工资收入,是一个人5年工资的总收入。找到这笔钱是值得称赞的,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县志。

有个姓任的退伍军人,常年在外打工,用勤劳的双手养活了两个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研究生。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手上的老茧,黝黑的脸庞,都显示出他用不屈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写出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这些人都是从十二中这个不知名的学校出去的。他们一生忠于职守,没有一个人因违反党纪国法而受到惩罚。这是大山的骄傲,也是他孩子的骄傲。

人们忘不了的是这位在山区工作了近20年的老书记。他姓叶,笔名。他是省作家协会会员,市民协会副主席。来到山区工作后,他对那里的山川和生活在艰苦自然环境中的山区人民充满了感情。他用不知疲倦的双腿走遍了辖区所有的自然村,其他人都被转移了。他仍然扎根于那片贫穷但充满希望的热土。他被山民不畏艰难、积极前行的精神深深感染,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山里人的淳朴是他不想离开的原因之一。他用深情的笔,记录了山区人民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富裕的全过程。

退休后,他仍然热爱大山。在七十岁的时候,他走访了一些在他离开时仍未脱贫的农民。在老花镜下,他用数万字记录了山区几十年的艰辛发展,XX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小镇。

我准备送给他心爱的山民,鼓励他们不畏艰难,意气风发地致富。因为印刷书籍的成本太高,我付不起我的退休费。去当地政府求助,虽然受到了热情接待,但是没有下文!

今天我用一点笔墨写下这篇短文,也算是代表万山区人民对老书记、老朋友对山区人民的深情厚谊的深深感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