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团委的职能是什么?也就是他们负责什么?

中青发[2005]4号

* *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

关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

(12,2004年17,中国* * *共青团。

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

在共青团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我们认真分析了共青团工作和建设面临的形势,讨论了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精神,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定》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承担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它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新和发展,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拓展和深化。《决定》对于确保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共青团组织必须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广大团员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共青团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共青团一切工作和建设的基础。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团组织能否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关系到团的任务能否落到实处。* * *为了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使命,共青团必须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共青团基层工作。

* * *共青团一直高度重视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基层组织数量、团员总数和团员比例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青年群体的发展变化;一些基层组织缺乏内在活力,有的甚至瘫痪;有的团员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的团干部与青年接触不够,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团的领导机关对基层工作不够重视,指导不力。对此,全团一定要高度重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懈努力。

二。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不断扩大团的基层组织有效覆盖面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力、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这是切实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保证。进一步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巩固、内部充满活力的坚强集体。

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格局;坚持以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促主动;坚持与时俱进,以创新精神和发展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贯穿制度建设始终。

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努力使学校、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共青团组织中“五有”(有一支好的队伍,特别是好的领导者,有一支能发挥模范作用的团员队伍,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适合团员特点的活动,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有保证工作正常开展所必需的经费和岗位)的比例达到90%。在此基础上,打造一大批“五四红旗团委”的“四好”(队伍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阵地建设好)。通过努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层组织体系,构建自我运行能力更强、团员参与程度更深、社会化程度更高、效率更高的组织运行机制,把基层团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巩固和完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扩大团组织的有效覆盖面。

合理调整基层团组织设置,努力构建以团组织为核心、城乡青年中心和各类青年组织为延伸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扩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是* * *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重要保障。

巩固农村、国企、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的基层组织。在农村,要坚持“以村强乡”的方针,重点加强乡镇团委和小城镇团委建设,依托行业、专业协会和科技示范区建立团组织。切实抓好松散瘫痪团支部的整顿,特别是针对部分村团支部存在的“空壳”现象,大力推行“校村共建”、“企村共建”、“城乡结对”的做法,下大力气选派团支部书记,积极推荐他们加入村两委班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团员数量较多的行政村,可以建立基层团委。在国有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和重建企业集团组织,配备干部。不能随意撤销或并入其他职能部门。不断创新发展大中型学校集团组织。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巩固班级团组织,结合实际在社团和学生公寓建立团组织。充分配备和加强中学团委书记,充分发挥中学团委在基层团建中的基础作用。适应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变化,适时调整建设团的基层组织。

大力发展社区基层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这是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增长点。适应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努力形成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辖区相关单位参与的开放、协作、充满活力的街道社区组织网络。要努力配齐街道专职干部。条件暂时不具备的,先配备兼职干部,逐步过渡到专职。要努力在居委会建立团支部(总支部),在居民区、工业区、商业街、集贸市场等功能社区大力建立团组织。要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力度,进一步完善联合团建、依托团建、社区团建等多种团建方式。有条件建立团的,要建立团的组织。如果已经建立了团组织,就要努力找到它与企业发展、年轻人需求的结合点,使团组织不仅能够建立起来,而且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尚未建立团组织的,这些企业的青年成员应通过派出指导员和联络员、建立青年协会、共同开展活动等方式,参加团组织的工作和活动,为团组织创造条件。要依托商会、行业协会、专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切实做好新型社会组织的团建工作。要高度重视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团建工作,根据各自特点建立健全团建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团建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一般由街道、乡镇团组织负责,较大的可由地(市)、县(市)团委负责。

努力在基层组织和年轻人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大力推进青年中心建设,是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共青团工作发展、实现青年工作社会化的战略举措。青年中心是共青团领导下的城乡社区青年组织,是基层组织联系、服务、团结青年的新纽带。基层团委是青年中心的领导者、创始人和主任,要在青年中心的建立、运行和管理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核心作用。青少年中心的法定代表人和主席应由乡镇或街道组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要充分发挥青年中心整合资源、汇聚人才、直接联系青年的优势,以项目运作的方式,构建“基层团委+青年中心”的新型基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网络。有必要在青年中心的小组成员中建立一个青年团组织。按照“注重培育和发展,注重监督和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各类青年协会和青年中介组织的建设,延伸共青团的工作臂。加强对网上虚拟青年社团的跟踪研究和正确引导。

四、加强对团员的教育和管理,建设一支能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团员队伍。

建设一大批能够发挥模范作用的团员青年,是保持团的生机和活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任务。

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增强团员意识的教育活动。要加强对党员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坚定党员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进一步提高政治觉悟。加强团员的组织生活观念和组织纪律教育,进一步增强团员的组织意识。深入开展“佩戴团徽、唱团歌、举团旗”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团员模范带头意识。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发挥新闻舆论阵地、青少年活动阵地、网络阵地在团员意识教育中的作用,多渠道教育团员。尊重团员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丰富团员意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把团员意识教育融入团员发展、团员评价、组织生活等工作中,实现团员意识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

创新团员管理模式。根据青年流动性日益增强的趋势,按照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动态管理的原则,重点解决流动团员管理问题。对于外出团员较多的地区,外出团组织要积极探索管理外出团员联系的方式,进城团组织要通过建立社区联络站、实行团员向社区报告制度等方式,积极与本地区流动团员建立联系,实现流动团员的社区化管理。创新群成员管理,成员的组织关系和参加群的活动可以适当分离,成员可以同时编入多个基层组织。社区组织要及时转移下岗(失业)职工,密切破产企业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和待安置退伍军人的组织关系,纳入相应的分支机构。进一步提高团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积极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联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行电子会员卡,拓展功能,使会员卡成为集团体成员身份确认、流向跟踪、生活服务于一体的会员管理基本手段。

加强团员发展和“创先争优”工作。贯彻“积极地、有系统地发展团员,把团的大门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团员发展力度,重点发展中学团员。要坚持标准,严格按程序办事,把好入口关,注重培训教育,抓好队伍凝聚力和任务前教育。在团员发展过程中,可以引入民主选拔、入团宣传、入团预备期教育等方式,保证新发展团员的质量。落实28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要从团员中发展和发展党员。在党委组织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强“培养优秀学生”和“提拔优秀学生”的衔接,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将“提拔优秀学生”工作纳入青年党员发展规划,使之成为发展青年党员的主渠道和青年党员发展的主要源泉。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基层干部。

基层团干部直接面对团员青年,是团的一切工作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关键是要按照“党放心、青年满意”的要求,建设一支忠诚于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全心全意为青年服务的基层团干部队伍。

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筑牢精神支柱。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论,在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上下功夫,坚持理论学习与把握青年工作规律相结合,与指导工作实践相结合,与提高工作能力相结合。既要学习原著,又要有意识地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团干部学习的检查考核,抓好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各级团校要充分发挥团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基层团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意识,把服务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手段和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要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作风,把青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要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引导青年努力学习,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为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要切实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着力帮助困难青年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切实加大训练力度。省、地(市)、县(市)各级团干部领导机关要按照分类培训的原则,抓好基层团干部的集中培训,抓好新进团干部和西部地区团干部的培训。团中央在抓好地(市)级以上地方领导干部和大型国有企业、重点高等院校团委领导人员培训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县(市、区、旗)团委书记进行轮训。鼓励和支持在职学习,为基层团干部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和机会。加强实践锻炼,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把基层干部送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和考验,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内在活力。

健全规范的制度是共青团建设的坚实保障。要在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基层团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进组织制度创新,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内在活力。

坚持和完善共青团的组织生活制度。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三会两制一课”(团支部会议、团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议、团员教育评价、年度团员登记制度、团课),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从基层团组织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团日活动制度,重温入党誓词制度,规范团的活动仪式。对团员教育的评价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民主参与意识。会员年度团籍注册可通过网上注册和异地注册两种方式灵活实施。团课要针对团员思想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力求简单,循序渐进,重点突出。

完善基层团组织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研究体系,基层组织每年要确定一批社会关注、青年关注的研究课题,借助青年科研机构和社会研究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建立共青团内部的信息交流体系,以中国共青团网站为主体,搭建统一的网上信息平台,在共青团范围内形成便捷畅通的信息交流和工作沟通渠道。建立群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布重点工作、活动、团费收取和使用情况。完善岗位评价体系,建立以工作绩效为重点、以组织建设为重要内容、以团员认可和满意度为基本尺度的岗位评价体系。积极争取将团的考核纳入党组织考核体系,年度考核结果要报送同级党委组织部。

完善团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团干部选拔配备制度。配合党委组织部,通过大力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探索试行基层团干部任职资格制度等方式,选调更多优秀青年充实基层团干部队伍。积极做好团干部协管工作,特别是要加大团干部推荐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基层团干部转岗问题。推动落实党章中关于“县及县以下各级团委书记、企业事业单位团委书记中的党员可以列席同级党委和常委会会议”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团干部交流制度,努力促进团领导机关与基层组织的交流、东西部地区团干部的双向互动。地(市)级以上团的领导机关要定期选派工作骨干到基层组织挂职锻炼,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团委议事规则,保持班子协调高效运转,充分发挥整体合力。

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基层组织直接选举的指导,进一步规范直接选举的规则和程序。在采取不指定候选人、公开竞争的方式民主选举团支部书记的同时,积极稳妥开展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直接选举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大力推进县级以下团组织按期集中换届,基层团组织换届时间要尽量与党组织换届时间相衔接。

七、构建整体推进机制,促进基层团组织充分活跃。

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党政力量,整合社会力量,集中全团力量,上下齐心,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整体活跃起来。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层组织要把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战斗堡垒。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把加强团的建设和团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团的建设和团的活动真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广泛吸纳和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基层团组织之间的横向联系,推动其跨行业、跨单位联合设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 * *资源、协同运转、优势互补的工作网络。

大力推进县(市)团委、基层团委、团支部“三级联创”。“三级共创”是在继续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争创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部)和团建先进县(市)活动的同时,县(市)团委、基层团委、团支部三级团组织联合考核、联合创优、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创建活动动态管理机制,形成三级团组织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层层创建、整体提升的工作格局。要实行创建单位滚动发展,逐步扩大创建单位在基层团组织中的覆盖面。各级团组织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创建规划,完善推进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检查督导,确保“三级联创”取得实效,以创建促团建,不断提高基层团建整体水平。

全团注重团的建设,注重基层建设。全团各条线、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基层第一”的理念,明确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工作职责,层层建立基层团组织建设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形成全团* * *并重的工作局面。共青团各级领导机关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研究解决基层建设中的普遍性问题,总结推广新经验,分类指导基层建设,结合基层实际,提出建设方案和措施。团的各级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能部门的职责,主动作为,带头抓大局。其他部门要从各自职责出发,通过前方工作推进本领域团的建设,形成基层组织建设的合力。团中央各部门和省级团委、地(市)级团委要直接抓5个以上基层组织,县(市)级团委要直接抓2个以上基层组织,并为其提供具体指导和帮助。

各级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本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基层团组织建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制定。

全会号召,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