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收官,郭麒麟火上热搜:“星二代”人设,终于崩塌了
近日,电视剧《赘婿》大火,男主角宁毅的扮演者郭麒麟继再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作为郭德纲的儿子,“星二代”郭麒麟从小便顶上了“德云社少班主”的头衔。
但是郭麒麟并不像某些二代一样,张扬跋扈;相反,他很有观众缘,圈里圈外都获得了很好的评价。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真的很努力,够谦卑,够通透,够善良。
而除了这些,郭麒麟还有一点非常令人称道,那就是他的 独立 。
当德云社中很多相声演员因为憨胖可爱的形象,收获大批粉丝的喜爱时,郭麒麟成功减肥,成为一股“清流”;
当大家都以为郭麒麟会按部就班说相声,顺理成章接任德云社时,他却步入了演艺圈,凭借《庆余年》、《赘婿》两部作品证明自己的演技与实力;
郭麒麟的很多选择都出人意料,但是他的选择有他的道理。一个只有25岁的年轻人,不依靠父亲的名声,勇于“独闯江湖”,这是非常难得的。
而这一点,也与郭德纲的放权教育有很大关系。
虽然郭德纲给儿子树立了很多规矩,但是规矩之下,郭麒麟有很大的自主权,他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思考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和成长路线。
当下,很多家庭会给予孩子充分的宠爱和呵护,尽自己所能帮孩子扫平前方的障碍,替孩子规划成长路线。
这样做,孩子的成长自然是一帆风顺,但是我们也要思考一点,如果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了,他自己做什么呢?
爸妈能照拂孩子一时,能照拂孩子一世吗?
未来的路,终究需要孩子独立面对。如果到时候孩子没有养成独立的人格,缺乏主见,他该如何自处呢?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每一位爸爸妈妈都需攻克的难题。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如何引导孩子独立。
壹
尊重孩子平等交流,杜绝“我都是为你好”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今天必须穿这件衣服,不然一定会感冒”、“你多吃点牛肉,长身体”等打着“我都是为你好”旗号的话,父母会替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决定。
但在热播剧《锦心似玉》中,却上演了一段如何与孩子平等交流的剧情。
剧中,罗十一娘(女主)照顾病中的谆哥(男主的儿子),当谆哥在祖母的房间看见糖糕时,非常眼馋,想吃,但十一娘没有允许。
祖母溺爱谆哥,要什么给什么,还斥责十一娘为什么苛待谆哥;这时十一娘却对太夫人说,让谆哥自己决定。
于是,她蹲下来对谆哥说:
你现在病中,肠胃羸弱,吃了糖糕会消化不良,引起腹痛,如果吃了糖糕一会儿难受,你要忍着;或许你可以选择不吃糖糕,跟我一起出去玩。
只有几岁的谆哥,却是个聪明孩子,他歪着头想了想,回答道:“那我不吃糖糕了,母亲你带我出去玩吧!”
在这个情节中,十一娘教育孩子时,并没有替孩子做决定,说“不让你吃是为你好”,而是选择平等地和孩子沟通,预设结果,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如果孩子从小被父母尊重并且平等对待,那么孩子就会逐渐萌发自我意识,郑重思考“自己可以做决定”这件事。
当然,孩子年纪尚幼,有时候可能会做出极端或不好的选择,爸爸妈妈们也要格外注重培养孩子的是非观,积极引导。
贰
增加名著阅读,培养正确的是非观
最近几年,很多关于教养孩子的荒唐事被曝出,网络上也流行着一句话——“干什么都要经过考试,但为人父母却不用。”
这句话正是说明,很多人即使成为了伦理上的父母,但难免存在个别父母性格、能力、品行缺失的问题。而且,在一个家庭内,父母的想法总会受到不同地域、知识结构和个人偏见的影响,不能保证拥有完全正确的是非观,而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是很有必要的。
弗兰西斯·培根的《论读书》中有言: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让孩子增加名著的阅读,有助于孩子构建庞大的知识体系,拥有非凡的智慧。
许知远回答道:
“建议年轻人多读伟大的作品。因为如果你十八、九岁,二十岁的时候不去读《红与黑》《往事与随想》等重要的书的话,心灵的激情会消退,以后很难再进入;
在最少年、最好奇的时光去看这些书,可以不明白,可以不懂,可以似是而非,但只要接触到伟大的文明和思想,有那么一星半点,它都会滋养你的一生。”
可见,读书在增加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激荡孩子心灵和滋养孩子灵魂等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且,多读书可以让孩子看到家庭以外的思想和见地,观念和想法不会偏于一隅。
当父母让孩子通过读书来认识世界,孩子才能拥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和见识,支撑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独立的见解得到现实正确的验证,孩子则更加独立,更有信心自己做决定。
同时,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也是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一环。
叁
以问答问,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自古至今的很多名人,如爱因斯坦、霍金、马斯克等等,他们从幼年时期就有相当强烈的好奇心,当孩子一连串地问为什么时,正是他们开始独立思考的标志。
这个时候,父母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应该 以问答问。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铜牌奖及亚太数学奥林匹克银牌奖获得者林英豪,从小便是个“问题多多”的小朋友。
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林英豪经常问父母很多问题,但林先生夫妇则非常聪明,面对提问不断的儿子,他们选择用引导性的问题启发孩子思考。
比如当林英豪问:“虽然明天我们要去上课,但为什么要六点起床呢?太困了。”
林先生则问道:“明天几点上课?去上课的教室车程是多久?”
林英豪回答说:“8点上课,车程是1小时。”
林先生又问道:“你吃早饭要多久?出门是否一定能打到车呢?路上会不会堵车呢?是否还有其他不可控的问题呢?”
林英豪回答说:“那我6:30起床,用10分钟洗漱,10分钟整理好物品,6:50出门打车,早餐请爸妈帮我安排在路上吃可以吗?”
林先生回答说:“好,留有时间余地,还多睡了一会,这次爸爸听你的。”
很多时候,他们会精心设计生活日常,通过巧妙的安排,引发孩子的疑问,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正是这种教育方式,让林英豪养成了常常主动质疑、提问,然后思考、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成就了他在破解数学难题时的 探索 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Professor点评:
“
人格独立的孩子,遇到事情能够冷静处理,不会唯唯诺诺,畏首畏尾。
父母只有在孩子小时候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让孩子在正确是非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不断独立思考,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成就更优秀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