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得认识到自己不能拯救世界,认知篇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爸送我去学校。
分别时我突然想问问老爷子,有没有什么至理名言送给我,要我记得的。
我老爹想了想,说了一句: “管好自己的事,有余力了要去帮助别人。”
后来的人生中琢磨这句话,越琢磨越对。
通过“成长”和“助人”两个维度,能把人分成好几种。
只成长不助人的人,是个精明人。
先成长后助人的人,是个善人。
不成长也不助人的人,是废人。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
偏偏有一类人,成长没有做好,却在助人方面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于在有些方面,他们在助人方面显得特别急切,以至于别人都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别有用心。
这就是因为他们搞错了“管好自己”和“帮助别人”之间的顺序,他们希望先拯救全世界。
对于人类的助人行为, 社会 心理学家已经研究得非常透彻了,大多数人都赞同这样一点, 给予能够提高人的幸福感。
1.助人行为,尤其是拯救行为能够提高自己的 社会 地位
我小的时候跟我爸去参加一个饭局,遇见一个列车长叔叔,一桌人有处长、有教授、有政委,大家对他都非常尊敬和客气,因为他是个新闻当事人,他的列车在去西北的路上被沙尘袭击过,他带着列车员和乘客们用上了一切的被褥毯子去堵塞被打破的玻璃,坚持了十个小时到天气好转。
2.帮人能让人感受到自我价值
投身社区服务的年轻人不容易变坏,踢足球的十几岁青年队员如果加入一些社区计划,去帮助小学生改善自己的足球技巧,他们的犯罪率就比不加入的要低,同时日后的成就也会更高。
日常的交往当中大家也会发现,如果你能够为别人分辨饭店、医院、学校的好坏提供建议,你就能成为朋友之间有影响力的那个人。
帮人能让你感觉到被人需要和认可。
3.捐赠行为会激活幸福的那部分脑区
不知道大家看过献血的广告没有,过去的献血的广告都会强调伤病员需要血液,但是近些年的献血都会强调说献血会让人更开心。我本人献过三次全血,确实这种感觉会上瘾。
帮助别人会取悦自己,但是我们作为受助者和旁观者都不应该强调这一点,而是应该积极给予称赞。
4.他再乐于助人你也应该称赞他
一些机构也会给一些物质上的回报,而且中国的传统认可这种回报。
子贡曾经去赎回流落在国外为奴的鲁国人,国家赞赏他的行为,奖励了他一头牛,子贡谢绝了赏赐,就有觉得“助人让我很快乐”的念头,但是孔子就会劝他,你要把牛拿回来,不然以后别人再拿牛,就会有压力,就没人做好事了。
我们提到了帮人能感受到的外部回报,另外一种回报,是内心的回报。
1.帮人能缓解内疚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情况,说错了一句话,做错了一件事,虽然不大,但是让自己特别纠结,总觉得心里会过不去。
这个时候如果遇到别人求助,哪怕只是陌生人街头问个路,就会如蒙大赦如获甘霖,赶紧把人领到对的路上,然后这个时候再回过神来,刚才的内疚感也就好了很多。
2.帮人能缓解悲伤
一些特别重度的悲伤——失去配偶或者孩子(记得我们给过大家的那个表格吗?失去配偶是最大的压力源、孩子次之、父母要更小一点)会让人沉浸在悲伤当中,陷入“过度的自我关注”,这期间的人对别人的悲伤是无法表示同情的,但是只要走出这种阶段,悲伤中的人会倾向于去帮助别人。
3.心情好的人会特别乐于助人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了一个试验,给人车的雨刷下放一张纸,让人以为是罚单,车主大吃一惊,拿起来看时发现是广告单,松了一口气。而参加测试的人员在这里请求车主填调查问卷,大多数人(62%)都会答应帮忙,如果没有这张纸片,答应的人是(31%)。
从担忧转为轻松的人,特别容易去帮助别人。
另外一个调查是,当推销者赠送了文具和小礼品给潜在客户之后,推销者打电话过去向潜在客户借零钱,这些拿了人家赠品的家伙的借钱概率飙升,但是仅仅在5分钟之内有效,因为小礼品带来的快乐就是这么久。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针对老年人卖保险、理财、保健品的推销员去见老太太的时候会提着水果出现了吧。当他们心情愉快的时候,你不说让他们买东西,而说自己的业绩不足,他们会放松警惕,帮你完成业绩。
本身生活充实快乐和富有的老人,对这种推销的抵抗能力就要强得多。你给王思聪的奶奶买个西瓜……好吧我得承认你进不了他家的大门。
人际交往当中,一个“互惠原则”是大家所公认的。
“帮过我的人,我应该帮助他们而不是伤害。”
尽管我会跟大家说,尽量调低对别人的期待,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会投资:
“我这次帮了你,你下次也要帮我。”
这种能力是人类很早的时候就发展出来的,21个月(不到两岁)的婴儿就知道优先回报给过自己玩具的人了。
我们之前提到过电影和小说《教父》,老教父就是一个善于投资的人:“这次我帮你,我不要你给我什么,我就要你的友谊,可能有的时候我需要你的帮忙呢。”而殡仪馆老板则担心他会被教父要求帮忙做些毁尸灭迹的不法勾当,所以一直不敢接受教父的恩惠。
我们知道有投资就可能有翻脸,有借贷就可能有高利贷,所以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确实可能会有人特别担忧。
比如当你推荐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音乐、一个得到的专栏的时候,你对你推荐的产品可能会特别喜欢,甚至于有一种“新皈依者的狂热”。
新皈依者狂热指的是一些人刚刚找到自己赞同的理论或者宗教,急于传播和影响他人的行为。
狂热情绪对自己迅速掌握一门技能和学问很有帮助,但是如果拿出去影响别人,就很容易和对方闹不愉快。
你看好多人拜了师父学武,一个月后就开始对别人指点起来,这就是新皈依者狂热。其实他这会儿最应该做的是自己天天练习才对。
新皈依者狂热会非常危险,比如对心理咨询的狂热,我见过有的抑郁症患者,自己刚刚好转,居然跑去给别人做心理咨询了。
帮人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你一定不要把帮助别人变成一种道德绑架。认清楚这是自己的一种责任自觉和内心需求可能会更好。这是对朋友忠诚的一部分,但对对方回报这件事不要期待太高。
更不要急着去帮助全世界,但是如果你处在新皈依者狂热的阶段。你会觉得真理在手,确实会希望拯救世界。
高速飙车的时候人的视野会变窄,只能看得见前面一个小小的扇子面。急于向世界去推销真理,你可能会意外地得罪人。
其实新皈依者的狂热情绪特别好,但应该做的不是拿出去分享,不是去助人,而是快速高效地提升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回到开头我爸爸对我说的那句话: “管好自己的事,有余力了要去帮助别人。” 这个顺序绝对不要错。
帮助行为是一种特殊的 情感 借贷。但是如果你显示了一种狂热,对方担心的是向你借了一笔 情感 高利贷。你如果相信一个专栏能够改变他的人生,那他未来的一切进步和转变都要归功于你的这次推荐,这个功劳未免太大了,被帮助的人也会心存恐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