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注意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教表乘法的复习时,复习课容量大,学生兴趣不高,尤其是填公式表,找规律,让学生感到枯燥。这时,教师要考虑如何设置情境,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吸引力,从而寓教于乐,使学生从被动的“填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鉴于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雪山天堂的特定主题情境,画面开始出现一扇紧闭的门,然后画外音介绍:“这是一座雪山,这里有各种奇景和奇观。能进来的小伙伴一定是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的勇敢战士。现在,请记住密语:想要探索秘密世界的孩子们,请在门上填写密语,并找出答案。所谓门上的密语就是乘法口诀表,秘密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乘法口诀的内涵。通过选取学生喜爱的“雪”这一季节性的生命资源,通过游戏唤起学生的竞争心态,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乘法的复习中,为学生营造童趣盎然的课堂氛围。为了进入“雪山天堂”,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填公式、找规律,使得课堂以小高潮开始,学生学习产品的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因此,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要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找到主动学习的魅力,从工作和收获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实现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注重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一个老师占用的时间越多,留给学生自己动手和思考的时间就越少。因此,教师平日单纯传授知识的时间不应超过课堂上的70%,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刀刃上,即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探索新的思路,并勤于与人讨论和分享,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对课堂教学进行宏观设计。选择操作性题目,让学生多做作业,勤动脑,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新课标下数学教材的重点,所以很多内容都是为了方便学生动手操作而设计的。比如,在讲授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理解时,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测量、折叠、切割等方式,对各种图形有直观的印象,然后分组交谈、讨论,深入挖掘图形的* * *性和个性特征,从而达到生动学习和运用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往往具有随意性或不规则性,所以学生做完操作后,要利用多媒体课演示标准化的操作过程,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低年级教“十位数加法”时,老师可以借鉴珠算,设计两种球。大球代表十位数,小球代表单位位数,让大家通过游戏学习十位数的加减。如11+1,是一个大球和一个小球,加上一个小球,同学们数一数,很明显答案是12。13+5也可以这样教。当数字为11+12时,结果会出现两个大球和三个小球,直观地让学生画出23种情况。让学生直观、简洁、醒目地学习枯燥的内容,一定会事半功倍。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借鉴大球小球的形象法,引导学生归纳逻辑,做到由线到线的思考。”同学们,11+1对于大球来说是一样的,小球的数目是变化的。同理,我们可以加什么数?112是大球加大球,小球加小球。那么22+25也可以这样用吗?通过这些深思熟虑的指导方法,学生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养成分享、讨论、升华的思维方式,在集体中凝聚自己的想法,达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效果。下面是一个利用小组合作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教学片段。学生1:(公式)57+29老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公式的特点。学生2:这个公式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学生3: 57接近60,29接近30。老师:学生们观察非常仔细。你能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计算这个数字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群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接近10分钟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摸索出了10多种两位数的口算器:哇!有这么多想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全班同学的智慧吧?观察这些算法,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交流你的发现,并注意他人的意见。谁能告诉我们你们小组的发展情况?14:我们发现57+30=87,871=86和60+29=89,893=86都把一个加数看成一个整数,减去多余的数。60+30 = 90,9031 = 86就是把两个加数都当作整数十,然后把多出来的减去。老师:你的发现真令人惊讶。生15:我们发现50+20=70,7+9=16,70+16=86 60+30=90,9031=86都把加数看成整数十位,第一位加得少,加得多。生16:我们还发现57+20=77,77+9=86和50+29=79,79+7=86也把一个加数看成整数十,然后把加得少的加起来。生17:我觉得做口算就是把加数当成整数十,然后减去加的,加上没加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习方法。当然,在这之前,老师要做很多工作,首先要合理分组,明确合作的目标,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锻炼学生相互讨论和取长补短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而获得一个平等发言和发表意见的活跃课堂。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培养出个性清新、独立思考、勇于做事的成熟个体,而不是被动听话的量产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等个体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些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教育开始。作为小学教育的实践者,我们需要怀着一颗坚定而执着的心,摸着石头过河,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永不止步,努力实现“寓教于民,授人以渔”的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才能在后期的长期学习中脱颖而出,成为梁启超先生“幼智即国智,幼富即国富,幼强即国强,幼独立即民族独立,幼自由即民族自由,幼进步即民族进步,幼优于欧,幼优于地,国优于地”中的优于地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