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我们往往要写出一份优秀的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应该怎么写教案?以下是边肖搜集的幼儿园中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工作,愿意参与家务。
3.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
4.了解节日的由来,知道节日的日期和习俗,愿意参加节日活动。
5.通过讨论,我激发了节日的情绪,知道我们应该快乐合理地庆祝节日。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子叶,细线,准备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三、活动过程
1,进口零件
老师:孩子们,你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会有客人。对于老师的热情好客,孩子们应该怎么说?
孩子:粽子。
老师:孩子们太聪明了,他们为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但老师还有一个大问题。孩子们愿意帮助老师吗?
孩子:是的。
老师:来老师家的客人很多,但总是一个人在包粽子,忙不过来。孩子们能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孩子:是的。
老师:小朋友真好。但是你知道你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吗?(有些孩子回答是,有些回答不是..孩子们知道与否并不重要。和老师一起看个动画片大家就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以及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
老师:看完动画片,孩子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吃粽子了吗?孩子回家后可以告诉父母。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怎么包粽子。之后,孩子们应该帮助老师。老师:孩子们,看看你们面前的材料。现在我们要用这些材料做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你示范一下。
提醒孩子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和老师的示范,一些孩子可以自己摸索出一个大致的包。对于不会或不会开始的,利用同伴帮助和老师指导,保证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老师:哇,xx包的饺子真好看。让我们学学他,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包的又好又快。
3,部分老师总结的结尾:哇,小朋友真能干,饺子让老师流口水了。现在老师不用担心不能招呼客人了。谢谢你们,孩子们。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5月5日,是端阳。门口都是香。吃粽子撒糖。龙舟快乐启航。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清香扑鼻。桃枝插在栅里,出门就能看到麦子黄了。这里阳光明媚,那里阳光明媚。
活动扩展
告诉孩子回家和父母一起吃粽子,告诉父母端午节的由来,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想到了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由于我从来没有自己包过粽子,所以我不知道包粽子是容易还是困难。
幼儿园二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知道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起源。
2.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初步的兴趣,对屈原有崇敬之心。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告诉孩子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系长命缕等。,并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
2、一串粽子,若干香囊,若干长生丝。
3.“童书”是一人一本。
4.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准备关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视频。
活动流程:
1,交流经验。
问题:端午节是什么时候?这一天你想吃什么?穿什么?开展了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轻松的氛围中,老师和孩子们交流自己对端午节习俗的体会,老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正午的节日会有这些习俗吗?
如果孩子知道,让孩子讲出来。
3.讲讲屈原的故事。
老师们借助童书,给孩子们讲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以此唤起孩子们对屈原的崇敬。
4.说出其他习俗的由来。
5.观看关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视频,了解端午节的民间庆祝活动。
6.尝尝粽子。
孩子们一边品尝粽子,一边观察粽子的形状、材料和包裹方法。
幼儿园初三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独特的传统民族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赛龙舟吃粽子等一些常见习俗。
2.可以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过端午节。
3,培养孩子对祖国明天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准备:
饺子叶、废纸球、画笔、画纸、切香包纸、艾叶、儿童资料、课件。
活动对象:
幼儿园中产阶级
活动流程:
一、引出话题,激发孩子的兴趣。
1,老师展示粽子,引出话题。
2.老师,引出下一个环节。
二、通过观看、观看课件、交流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让孩子重点了解粽子和端午节。
(1)了解粽子的不同形状
(2)了解宗业
(3)了解粽子的不同口味。
2.了解吃粽子的习俗。
3.了解其他纪念方式。
4.端午节习俗。(看课件)
第三,孩子操作,准备端午节。
1,老师问:如果让你过端午节,你打算怎么过?
2.知道今年端午节。老师:今年的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3.老师介绍备考资料。
重点:香包和饺子。
4、儿童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5.教师。
幼儿园中班4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和节日期间人们的习俗。
2.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3.做粽子的材料和方法。孩子们试着包粽子。
4.通过参与端午环境的营造,感受参与端午庆典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和节日期间人们的习俗。
要准备的活动
1.制作粽子和香包所需的材料。
2.请孩子们在活动前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信息。
3.请邀请一些爷爷奶奶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不必详细记录师生的所有对话和活动,但要清晰地再现活动的主要环节,即开始环节、基础环节、结束环节和延伸环节。注:重点放在基础环节)
去我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和爷爷奶奶交流端午节的事情。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开展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洒黄酒和挂香囊。
3.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端午节活动。
(1),我学着给奶奶包饺子。
请奶奶给孩子介绍做粽子的材料和方法,孩子试着做粽子。
(2)做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竿做一只龙舟来参加龙舟比赛。请四人或五人一组登上龙舟,进行龙舟比赛。第一组获胜的是红绫队。请一些孩子摇旗呐喊。
(3)做香包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包的做法,把破布缝进书包里,放上香料和一点艾草,合上袋子,小朋友就学会做香包了。
(4)吃粽子,感受节日气氛。
(5)告别爷爷奶奶。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端午节的传说和相关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兴趣浓厚,热情高涨。
2.通过这个班级的三个小活动,拉近了孩子和爷爷奶奶的心理距离,孩子也亲身参与到了活动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3.从这个活动的整个发展来看,我觉得孩子们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也得到了爷爷奶奶的密切配合。但是我觉得爷爷奶奶和孩子知道的东西还是很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
4.在这次活动中,我感觉自己的参与度不够,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我还需要做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对孩子的服务质量。
5.从这一课,我也有一些思考。如果允许我开展同样的活动,我会采取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积极参与其中,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幼儿园中班5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等。
2.在老师的帮助下,试着包饺子,了解饺子的各种味道。
活动准备:
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
2.活动开始前,请家长向孩子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如何包饺子。
3、儿童书籍
活动流程:
首先,老师展示童书上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老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里的人在做什么吗?什么节日?
人们会举行龙舟比赛吗?(引导孩子知道是端午节。)
第二,引导孩子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老师: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老师让孩子们谈论这件事。
3.老师讲屈原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
4.老师: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划龙舟?老师讲述赛龙舟的由来。
5.老师:你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和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风格和习惯吗?老师展示艾草的图片,让小朋友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孩子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日,端午节到了。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真是热闹。)
第三,让孩子完整地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谁?
2.他为什么要跳河自杀?
3.为什么人们要包饺子,吃包子,划龙舟?
老师总结: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诗人。他全心全意关心国家大事。眼看国家即将面临灭顶之灾,他也救不了,于是整日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跳河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正是临近五月初五。人们把五月的第五天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会举行赛龙舟和吃粽子。赛龙舟就是把河里的鱼虾赶走,怕它们吃屈原的尸体,还往河里扔馒头和粽子喂鱼虾,怕他吃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是多么受人尊敬和爱戴。
4.让孩子们谈论他们过端午节的经历。
老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要开始包粽子了。包粽子需要什么工具?
1.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做哪些准备?
老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包粽子和包子。粽子要用粽子叶和糯米包裹。根据个人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中加入猪肉制作咸粽子。还可以在糯米里加入红枣做成甜甜的粽子!
幼儿园中班6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
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独特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包,系长命缕。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的独特魅力,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同时,端午节有一个著名的由来,可以启发孩子理解“屈原”的故事。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能主动与同行交流分享,获得更多的端午节经验。
3.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气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活动难度:
能主动与同行交流分享,收获更多端午节经验。
活动准备:
1,龙舟赛的图和鼓。
2.大粽子。
3、端午PPT。
活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