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向日葵行动?
项目成立后,2009年,“向日葵行动”开展了以“节能减排,让我们携手同行”为主题的活动,主要是通过组织大学生环保协会志愿者和沼气生态家园项目村村民儿童,推动城乡资源整合,促进更多社区和家庭实施节能减排。
2009年3月初,协会与大学环境协会在Xi安联合成立了大学科技社区,并举办“节能减排的公民社会责任——向日葵行动我参与”活动。向社区居民介绍向日葵沼气生态家园项目,发动居民关注参与,从自己家做起,实施节能减排。
2009年3月12日,地球之友组织中小学、环保组织、非政府组织等500余人前往周至县林场,用卖废品所得捐款购买树苗种树。
“汶川地震”造成陕西省凤翔县田庄镇新屋村部分房屋受损,该村小学的教室和村委会也严重受损。2009年,“向日葵行动”走进新屋村,资助该村建设沼气生态家园示范户100户,发展无公害苹果产业,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减少灾害损失。
2009年4月22日——地球日,香港地球之友组织大学生环保组织志愿者前往蓝田县张村小学,通过展板、海报、环保游戏等形式介绍沼气建设前后的家庭变化,进一步增强家长和孩子的环保责任感,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努力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5月1 ~ 3日,在“向日葵行动”项目的支持下,Xi安工程大学绿方舟环保协会成功参加了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陕西省大学生社团成果展,展出了近60件环保作品。全省50多所高校参加了本次展览。展览主要展示大学生在环保理念上的创新和成果,其中环保作品是本次展览的亮点。
2009年7月至8月,香港地球之友利用暑假组织一批陕北大学生生态家园,到延安沼气生态家园项目村参观,倾听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声音,了解生态能源开发前后家庭生活和价值观的变化,收集典型家庭的资料,编写了《来自黄土高坡的故事》。
附录A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简介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处于低潮,民间环保力量大多由一个或几个精英推动的志愿者组成。但当时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刚刚起步,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一切都要摸索,导致他们在机构管理和项目实施方面经验不足。最初的民间环保组织力量薄弱,但他们的崛起仍然对中国民众绿色意识的觉醒和日后民间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起到了奠基作用。
65438年至0993年,自然之友的几个发起人在北京西郊的玲珑公园举行了“环境问题”的玲珑公园会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发的民间环境研讨会。1994 3月31日,“自然之友”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在民政部注册的民间环保组织的诞生。
1996暑期,由唐希阳、沈晓辉带领的首届大学生绿色营赴云南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政府,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最后通过各种努力,拯救了200只滇金丝猴。所以“绿营”从1996开始延续,每年都会组织志愿者到选定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近年来,从“绿营”中走出了一批年轻人,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在环保领域担任着重要的工作,致力于中国的环境事业。“绿营”因此在中国被称为“西点军校绿色人才”。此外,唐希阳和他的妻子马霞(MarciaB?Marks)联合出版的《全球绿色行走》(Global Green Walk),在中国卷起绿色浪潮,成为激发人们绿色觉醒、催化人们环保行动的精神力量。这本书是中国环保阅读的开山之作,为无数在物欲中挣扎的灵魂注入了理想、追求和激情!同时也是中国民间环保史上的一大亮点。
1996年5月,在自然之友创始人梁从杰的帮助下,杨欣组织专家和记者前往长江源头进行生态调查。通过考察,他在国内首次报道了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为全国第一个民间生态环境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区奠基。1997年,杨欣为了筹集建站资金,将《长江之魂》一书进行了义卖。最后,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索娜姆大捷自然保护区于9月1997建成。可可西里索娜姆达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民间长江源头保护运动的真正开始。此后,杨欣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动了可可西里乃至整个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进程,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从1999到2001,自然之友、绿色河流、地球之友、绿色家园志愿者、绿色北京等众多民间环保组织和媒体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拯救藏羚羊”的热潮,大批志愿者前往可可西里参与“拯救藏羚羊”行动。“拯救藏羚羊”行动将在未来中国民间力量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网民的力量迅速壮大。环保组织开始通过虚拟社区和留言板发起活动。与此同时,各种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此时,民间环保组织也进入了“恢复”阶段,各个组织在功能上逐渐专业化,内部目标也逐渐清晰。他们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关注不同的环境领域。并对他们关心的地区进行具体的保护工作。比如“自然之友”的环境教育;“绿营”年度实地考察;“北京地球村”绿色社区建设;“绿色家园”的河流保护;“绿眼睛”的野生动物保护;“绿色河流”的长江源头保护;“绿色汉江”、“绿色江城”、“永嘉环保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江并流”的牧区保护与社区发展:“瀚海沙”的荒漠化治理与环境整治:荒漠化防治和“阿拉善种子”当地社区发展等。他们都在通过专业和持续的投入来实现环保目标。
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进入了成熟期,各个组织从最初的独立行动进入了相互合作的时代。比如2003年的“保卫怒江”和2005年的“26度空调”,让很多民间环保组织联合起来行动起来,实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民间环保组织的活动从早期的环境宣传和保护特定物种,逐渐发展到组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为国家环境保护建言献策,开展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随着民间环保组织的不断发展,其面临的困难和尴尬也随之而来。首先,资金短缺是最大的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税收制度,民间环保组织在中国筹集资金非常困难。这些组织最常见的资金来源是会费,其次是组织成员和企业、政府和主管单位的捐赠。很多组织一直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学生环保社团更是难以获得资金。
其次是注册的问题。一些非政府组织是正式的,已经注册或具有其法律地位,而另一些非政府组织则没有任何行政权力。一些环保组织不得不在工商部门注册为企业。因为是企业,这些机构经常会遇到当地工商局人员来收税的情况。这样的现状让很多机构哭笑不得。
覆盖面小是第三个问题。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和东部沿海地区;其次是湖北、云南等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他地区的环保NGO相对较少。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兴起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民间环保组织仍将在中国环保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将成为推动中国环保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