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侠,我现在已经不上学很长时间了,把小学的数学知识基本忘完了,只记得圆周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我这可有讲解哦,累死了!!!!!!!!1

小学数学知识要点

一、意义

1、意义:把搜集的材料经过整理,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

映情况,说明问题。

统计表 2、种类:⑴、单式。

⑵、复式。

1、意义:把统计资料中的数量关系用图形表达出来,使之具体,给人

印象深刻

统计图

⑴、条形统计图: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单式、复式。

2、种类: ⑵、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单式、复式。

⑶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二、数

1、小数的网络图:

纯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带小数 无限小数 纯循环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2、整数:

倍数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

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

整除 的最小公倍数。

约数 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的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

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

的最大公约数。

质数 合数 互质数

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3、 互质数:概念: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

⑴、一定互质(①、1和任何自然数;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

互质数 ③、两个不同的质数)

⑵、不一定互质(①、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②、两个不同的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叫做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叫做合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等于它最大的约数。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b≠0)整除,或b(b≠0)能整除a。这是整除部分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

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情况,分为奇数、偶数。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为0、1、质数、合数。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0有无限个约数,除以所有自然数(0除外)。

改写

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小数 分数

用分母去除分子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写成分数形式并约分

去掉%,小数点 先写成小数

向左移动两位。 再写成百分数

百分数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

4、比较

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把分数通分后再比较。

数的比较 整数:先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就大;个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的就大;个位上的数也相同,百位上的数大的就大……

小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就小;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5、数位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数位 …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

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于

位 个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

计数单位 … … 千

亿 百

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千万 万 千 百 十 一(个) .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

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数位:写数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各个计算单位排列在一定的位置上,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位数:一个整数含有数位的数目叫做位数。(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

6、 意义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两个整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a/b(b≠0)

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如:0.1等都是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就叫做有限小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补充(1)四则运算: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如果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注意:计算时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灵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三.四则运算

(1)四则运算

数的范围

运算 意义

名称 整数 小数 分数 字母表示

加法(一级运算)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a+b=c

减法(一级运算) 己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c-b=a

乘法(二级运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与小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a×b=c

除法(二级运算) 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c÷b=a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同数相减的简便运算。

分成四种:①、同级 ②、两级 ③、带括号 ④、简便计算

(2)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加减法的速算法:a-b=a-c-d 、 a+b=a+c+d

减法的性质: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 ×c=a×c+b×c

积不变的性质:ab=(a×c)×( 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商不变的性质:a÷b=(a÷c) ÷(b÷c)、 a÷b=(a×c) ÷(b×c)

四、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代数: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数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如1a=a×1)

3、字母与字母相乘,可省略乘号,也可以写成乘号的简写法(如a×b=ab=a.b)

4、数与数不能省略乘号。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求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只是一个数。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只是一个过程。

当n表示任何一个自然数时,2n表示偶数,因为能被2整除。2n+1表示奇数。

方程不是比例,比例是方程。

五、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基本的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各种应用题是在简单应用题基础上合成的。

2、复合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解题各种步骤(如下)

(1)审题,理解题意(基础) (2)分析数量关系(关键) (3)列式计算(重点)

(4)验算(正确的保证) (5)写答句(完整的必须)

简单应用题四大类:1、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2、大数、小数与相差数的关系。3、一倍数、几倍数和倍数的关系。4、总数、份数与每份数的关系。11种:⑴求总数。⑵求剩余。⑶求相同的数的和。⑷平均除。⑸包含除。⑹两数的相差数。⑺大数比小数多多少。⑻小数比大数少多少。⑼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⑾己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六、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

前项——分子——被除数 比号——分数线——除号

后项——分母——除数 比值——分数值——商

比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分数是一个数。 除法是一种运算。

七、比、比例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不同:求比值是一个商;化简比是一个比,前项、后项都是整数。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Y/x=k(一定)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x×y=k(一定)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都有三种量,其中两种是相关联的量,另一种是一定的量。一种量的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八、方程解与算术解的不同

方程解是顺向思维,把求知量当成己知量。算术解是逆向思维。

1、 分数应用题

比较量÷标准量=? /?或?%(求百分率)

“1”的量×所求量的对应分率=所求量

方程解:己知量÷对应分率=“1”的量

九、几何图形

1、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表

名称 面积字母计算公式 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 S长=a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 S正=a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 S三角=ah÷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 S平行=bh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梯形 S梯=(a+b)×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 S圆=πr2 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

扇形(半圆) S圆=πr2×n/360 扇形的面积=半径2×圆周率×n/360

2、 图形周长计算公式表

名称 周长字母计算公式 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 C长=(a+b)×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 C正=4a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C平行=(a+b)×2 平行四边形周长=(斜边+底边)×2

梯形

圆 C圆=2πr 圆周长=直径×圆周率

扇形(半圆) C扇=dπ×n/360+2r 扇形周长=直径×圆周率×n/360+半径×2

3、 进率

①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千米=10000分米 1千米=100000厘米 1千米=1000000毫米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②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00000000平方分米=1000000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00平方分米=1000000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③ 体积(容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升=1000000立方厘米=1000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1000立方厘米=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④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1千克=1000克

⑤ 时间单位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52个星期=365或366天 一年=四个季 1季=3个月

1个月=3旬(上旬 下旬 下旬)1星期=7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2个月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少月。 大月是1、3、5、7、8、10、12月;小月是4、6、9、11月;少月是2月。 闰年2月有29天,平年2月有28天。

4、 名数

名数:计量的结果,要用数来表示,并且还要带上单位名称,通常把它们合起来叫做名数。例如:

5米 单名数 复名数 3米3分

单位名称

名数的改写:在实际中,同一种量却不同单位的名数,常常需要进行互相改写。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乘,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除。在名数的改写中,为了简便,可以应用移动小数点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进行改写。

5、 角

直线;直线是无限的。

线段: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下图:

顶点

比较角的大小: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两个角相等。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度量: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1°,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该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角的分类: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为一个360°的角叫做周角。

垂线:两条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如下图1),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下图2)。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 平行

6、长方形、正方形

长方形与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长方形相对两条边长度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它们都有四个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7、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8、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四个角都不是直角。

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8、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9、圆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产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与直径。所有的直径和半径都有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直径的1/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π=3.141592653……

≈3.14

10、扇形、半圆

圆周长中任意两点的距离叫做“弧”。

一条弧和经过这两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两条半径之间的角,顶点在圆心。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在同一个圆里,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有关。

1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2、长方体、正方体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正方体也有8个顶点。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13、圆柱

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无数条高。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也叫长、宽、深。剪开垂线侧面,会使它变成长方形,也可能得到正方形。

14、圆锥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h。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圆锥有一个顶点一条高。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个扇形。

体积计算公式

名称 体积字母公式 体积公式

长方体 V长方体=a×b×h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 V长方体=a3 正方体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圆柱 V圆柱=πr2×h 圆柱体积=圆周率×半径2×高

圆锥 V圆锥=1/3πr2×h 圆锥体积=圆周率×半径2×高×1/3

表面积计算公式

名称 表面积字母公式 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 S长方体=(a×b+a×h+b×h)×2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 S正方体=a×a×6 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圆柱 S圆柱=πr2×2+πd×h 圆柱表面积=圆周率×半径2×2+直径×π×高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小学奥数公式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的公式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的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的公式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的公式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