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是什么意思

道士是道教神职人员的名称。

《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其中男性道士称为“乾道”,也称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阳、方士、黄冠、先生、希夷等,尊称为道长。女性曰“坤道”,也称女冠。

据《楼观本纪》载,道士之称起于周穆王时。周穆王好尚黄老,以杜仲为师,追抑遗迹,崇构灵坛,召集四方幽人逸士,以绍玄业,“朝野以其弘修道事,故以道士为号焉”。但是,早期道教的《太平经》并无道士之称,《老子想尔注》中有“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初期流行的道士和道人,其义同于方士。魏晋时期,道士、道人取代了方士以称呼道教徒、佛教徒。

道士类别

在道门中,对道士有各种分类。《三洞修道仪》中将道士分为洞神部道士、高玄部道士、升玄部道士等九种,将女道士分为正一盟威女官、洞神女官、高玄女官等八种,这是按道士的等级划分的。《三洞奉道科诫》分道士为六种:“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四、出家道士,五、在家道士,六、祭酒道士”,这是按修行的境界划分的。

金元以后全真道兴起,制定了出家制度,规定全真派道士不能结婚,必须出家住宫观。自此,道士又分为了出家道士和不出家道士。全真派的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且素食,住在道观里。男为乾道,女为坤道,皆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还可以吃荤,正一派弟子须经过传度,全真派弟子须接受冠巾而成为真正的道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