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大道无形而我有格调,雪球语录整理~经典收藏,值得看100次。
“大道无形,我有格调”
这是段永平在雪球里的网名。大多数人对他的认知一般停留在:
BBK、OPPO、vivo的“幕后老板”,中国第一个拍摄巴菲特午餐的企业家,拼多多创始人黄征的“导师”。
但他辉煌的投资记录却很少被提及。20年前,40岁的段永平从后台退休,以照顾孩子和打高尔夫球为主业,以玩投资为副业。
于是,这个“外星企业家”常常“玩出”超过100倍的投资回报,包括重磅苹果、茅台、腾讯、网易、拼多多等等。
成功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十次,可能都有运气的成分,但持续成功、把失败控制住的段永平,一定是在“大道”的层面上看到了对的东西,做对了事情。
翻阅段永平近20年来在雪球、网易博客等平台的分享,包含了他对企业、管理、投资、认知的长期多维度思考。其中65,438+000是编译和编写的。不难发现,段永平的思想都是直白的道理,却蕴含着投资哲学。希望段永平的《大道》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关于企业
001.做潜水员之类的企业,动作越少越好。
002.一个创业者要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能给你带来80%的收益。
当我是CEO的时候,我没有一个时间表,但是我通常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总之,不要让重要的事情变得紧急。
003.有时候别人问我对一个项目有没有兴趣,我没问就说没兴趣。
我知道我和我的企业只有一点能力和规模,不可能分散资源。我根本不追求天上掉下来的东西。
004.松下幸之助说,企业不盈利是恶,但企业的目的不是盈利。
005.一个不赚钱的生意,无论营业额多少,都是没用的。
就像不赚钱的净资产有时候是个累赘,比如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建一个酒店花了1亿,每年亏损500万,重置成本还是1亿。现在5000万想卖了。谁想要?
于是我编造了一个术语“有效净资产”。换句话说,不能产生现金流的净资产实际上是没有价值的(有时甚至是负的)。
006.好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利润和净现金流一直是杠杆,竞争对手甚至很长时间都很难抢过来。能不能想想谁的生意难抢?然后想想为什么?
007.需要很多人(相对于营业额和利润)是一个不好的模式的特点。
008.低价是最简单的方式,也是最难的方式。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使用价格武器永远是错误的。很少有人明白低价不会扩大市场份额,而是被迫降价,才有机会保住市场份额。
009.大部分追求“性价比”的公司都在为自己的低价找借口。长寿公司大概并不强调“性价比”这个概念。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好货不便宜。
010.如果你能做好一件事,为什么要做很多你做不好的事?
就像如何改变茅台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推更多便宜的非53度酒,包括茅台啤酒和红酒,甚至茅台黄酒,还有茅台矿泉水、茅台酒店、茅台手机、茅台空调,加快投放,忘掉五年厂规和假酒...10年后,茅台的地位应该完全不一样了。
011.“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
你可能认为这个原则是平淡无奇的,但我通过深刻的教训学到了它。——引用:巴菲特
012.企业文化是指追求“高于利润”。“利润之上”和“利润之外”似乎有点区别,可以理解为追求利润的不同,“利润之上”的目的似乎也不一样。
013.很难判断一个企业文化好不好,但是看到不好的企业文化就容易多了。
014.当我在美国时,我去机场接一位来自BBK的同事。估计要在机场等1个小时,所以在停车场投入了1个小时。结果同事提前半小时来了。
有一个问题。如果投入超过半小时,应该继续在车上等半小时还是浪费多出来的半小时?结论不言而喻,现实生活中,你肯定是开走了。
但是,在实际决策中,很多人会犯等待的愚蠢错误:我在这件事上投入了几千万,怎么才能阻止?为了省下这些沉没成本,再投入几千万,明知事情不对还坚持做下去,结果自然会更糟。
在原则问题上,我们不能脱离事物的本质。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错不应该让位于利益。
015.我经常从拟人的角度去思考一个公司:我不想打交道的人,我也不想投资他们的公司。
016.我不会去碰任何一个说要让自己市值多少的公司。
017.从外面请顾问来对你的公司做战略评估一定很有意思。很难理解,当你不知道用什么策略的时候,别人可以帮忙,不管是谁。
当旁观者清的时候,也许他能指出错误,但很可能无法教会自己该怎么做。更何况,让问题自己找问题很可能找不到。
018.如果我认为一个公司不诚实,我就不会去碰它。大概有两个禁区:糟糕的商业模式和糟糕的企业文化。
不良企业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他经常说谎。你只需要看看他之前说过多少次谎。
019.这里有个小秘密:什么都是实价,最好不要砍价。砍价对于卖家来说,其实是一种非常短视且代价高昂的行为。
成本高意味着无法授权,容易造成管理漏洞。短视是指如果你能讲价,你就是在鼓励回头客讲价。对于顾客来说,任何讨价还价都会让他们觉得“可能吃亏”,因为顾客觉得价格不够。
所以20多年前我们就不再讨价还价了。不讨价还价的好处太多了。大家慢慢想吧。
020.从长远来看,消费者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群体。所谓的营销,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只是一个环节,相当于木桶中的木板。
任何人认为公司好是因为营销好,其实和认为一个能装水的木桶是因为一块叫做“营销”的板子一样可笑。
021.如果国际化就是学习世界上好的东西,那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意味着拼命在其他国家做生意,对国内大部分公司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
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更快的发展。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得更久。另外,一般来说,银行只有在确定你不需要的情况下才会借钱给你。
023.扩张时要小心。我称之为“足够的最小开发速度”,意思是兼顾充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人扩张的时候都是用所谓的最大速度,最后一个不小心翻车了。
比如你开车上班,谁会说开快车会死啊,对吧?家人告诉你开慢点,注意安全。他不担心你到不了那个地方。
但是,很多媒体,普通人,甚至很多企业都有这种心态。大家都鼓励开快车,宣传开快车。开快车也无所谓,怎么能这样?
024.不了解企业的人很难理解,就像不了解这句话的人很难理解一样。
第二,关于管理
025.“文化”这个词基本上可以解释比失败还失败的“东西”。
026.我一直觉得总是强制加班的部门主管管理水平有问题,总是强制加班的公司老板管理水平也有问题。
027.狼文化终将输给人类文化。
028.培训的成本很贵,不培训的成本更贵。不知道第二点的企业走不远。
029.老巴(巴菲特)引用了彼得·林奇的一句话,说投资应该投资在一个傻子都能管理好的企业,因为迟早会有一个傻子来管理它。潜台词是指买一个商业模式很好的公司,但随后巴士强调:即使这样,他还是希望有一个好的管理层。
030.从逻辑上讲,两只火鸡在一起不会变成一只鹰。
031.人才的合适性往往比资质更重要。
032.经常有报道说有人出重金激励员工,甚至据说有人扛着钱到球场边上督战。
我不知道重赏之下是否有勇者,但是对于员工来说,在企业经营中依靠更多的钱,其实是没有激励作用的。
钱其实是一种“保健因素”,而不是“激励因素”。太多了就是没用的东西。
比如,如果员工已经很努力了,钱多了不会让他们更努力,钱少了却留不住人,这就有了显著的“破坏力”。所以,多少其实是公平的。
有些老板给员工的所谓“红包”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红包”其实是员工应得的。我真的不喜欢“礼物”的感觉。
记得早期当小霸王的时候,因为公司人还少,所以把年终奖一个个发给很多同事。有时候会有人说“谢谢老板”,我也会很认真的说,公司应该感谢大家一年的辛苦。这真的不礼貌。
033.企业家对一个企业的失败负主要责任;一个企业的成功,必须归功于每一个人。
034.我是公司里的反对派,几乎所有的事情我都会提出异议。如果大家都不怕我反对,我做什么都会更安心。我最怕的是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是”。
035.任何一个员工不敢见领导的公司,时间长了都会有问题。因为这个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会变得反应迟钝,希望把一切都交给上级决定,效率会逐渐降低。
除非这个公司的产品非常专注,大老板才能真正把大的方面都照顾到,否则迟早会出问题。我想这就是近年来日本企业在一些行业出现问题的原因。
036.当公司里的一个部门强调自己的部门最重要的时候,往往也是公司里最薄弱的部门。
037.我个人理解,没有绝对的公平——也就是大家都觉得公平的公平。
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最重要的是公平。公平不等于平等,也不是平均主义。
038.放权最重要的是容忍“把事情做对”过程中犯的错误。我个人的理解是,做同样的事情我也会犯错,为什么别人不会犯错。
有些企业,老板因为自己的原因亏损,他会觉得很正常;但如果是下属造成的损失,他往往会心疼。
我是一个可以把别人损失的钱等同于自己损失的人。这种宽容对于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非常重要。
039.只有去过可靠的地方,你才能知道什么是不可靠的,反之亦然。
040.如果一个组织里有大家都不执行的规则,从长远来看,就是鼓励大家不执行大家制定的规则。未来,每个人都会有大麻烦——比如常见的没有交警和红绿灯的十字路口。
面对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执行你的规则,或者废除不能执行的规则。最好不要有中间地带,否则大家都会很忙。
041.即使是最好的司机也很难开一辆烂车。
第三,关于投资
042.其实价值投资是投资的必经之路,没有什么捷径和窍门。
如果你想走容易的路,我保证,它比艰难的路更长更痛苦。
很多人不管熊市还是牛市都能让自己难受。
043.投资的信仰是指相信股票市场从长期来看是一个称重机,而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股票市场永远是一个股票装置。
044.“最糟糕的投资方式”就是大谈价值投资,却做一些投机的事情。
045.投机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就像偶尔去赌场一样,如果你做好了输钱的准备。
046.经常看到别人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外跑来跑去做事,回过头来安慰自己“扩大能力圈”就是交学费。长期在股市赔钱的,大多属于不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所以我们需要信仰。我对信仰的理解是“做对的事,做对的事”,或者明知是“不对的事”也不做。
有知道错了还会再做的人吗?看看你身边有多少人抽烟你就明白了。人们爱做“错误的事情”,因为这种事情往往有短期的诱惑。
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什么都不做”。
048.我问巴菲特,他在投资中不能做什么?他告诉我:不要做空,不要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投资的基本原则就是不知道怎么投资!
049.我发现“做错事”的人和公司,往往在足够幸运之后,还会继续“做错事”,就像骗子在被抓到之后,往往会认为骗术不够好,总结如何提高骗术。
050.正确的做法是,发现不对劲就尽快改,不管花多少钱,都是最小成本。
051.应该严格区分做对的事情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和做错的事情所带来的结果。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就看看那些一直很聪明却总是不开心的人这些年都在做什么吧。
052.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合适的业务、合适的人员、合适的价格(合适的商业模式、合适的企业文化、合理的价格)。这是老公交说的。价格没那么重要,生意和人最重要。
053.我对投资的理解可以总结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句号!
贴现未来现金流不是一个计算公式,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芒格说他从没见过巴菲特算过,实际上我也没认真算过。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就像当年姚明站在那里,大家都能看出来他比我重。为什么他一定要用秤才能知道?
054.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与上市与否无关。只要你把这家公司当成非上市公司,你就明白了,股价没有变化。
但是,大多数人大概做不到这一点。客观来说,如果没有办法把一个公司当做非上市公司来投资,最后大部分都会亏损。
当我买股票时,我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的钱,我会买下整个公司。
055.有句话叫“你不打算拿10年的股票,为什么要拿10天的?”这句话并不是说你买的股票一定要拿10年,而是说如果你觉得10年后你认为的公司肯定不好,那你现在就不应该买。
056.所谓的安全边际,应该是指你对公司的了解,而不是价格。
股票是每个买家“定价”的,你觉得便宜了才可以买。其实跟市场或者其他都没有关系。当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你的股票生涯基本上就有了持续赚钱的好机会。
057.买一只股票和它以前花了多少钱没有关系,就像卖一只股票和买入成本没有关系一样。
058.了解一家公司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你不想问别人“我了解这家公司吗?”。
真正的投资人绝对是“自大”的,心思都定在这个企业上。他不看身边有没有人买,最好希望别人不买。
059.关注业务而不是股票价格。
060.记得之前有记者问我,为什么我有勇气收购网易?我用10元说了一句话,有人哭着喊着要1元卖给你。做什么需要勇气?
这句话在这里也适用:当有人坚持要以铜价卖给你黄金的时候,你不需要勇气,你只需要确认真的是黄金就可以了。
但是,当你不清楚自己到底想买什么的时候,真的有点难。这时候你会环顾四周,看别人的反应。
所以,投机是需要勇气的,投资是不需要勇气的,也就是说,需要勇气的时候你就有危险了。
061.其实任何股票真正的买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司本身。
股市85%以上的人都会亏损的现象,谁也改变不了。如果非要我给你点建议的话,最好远离股市,至少不要亏钱。这句话可以帮助股市中85%-90%的人。
但是,我知道,这句话其实没有人会听。因为问题是没人知道那85%是谁。
063.看起来免费的东西往往最贵,看起来便宜的东西往往不便宜。购物如此,投资往往也是如此。
064.投资心态和大小应该没有关系。如果你认为你是一个小投资者,你可能永远是一个小投资者。
065.高尔夫像投资一样有很多特点。比如荡秋千的原理很简单:1。我就是学不会,也不知道;2.玩的时候总是忘记原理;很难保持平常心,坚持原则。
我希望你能明白什么时候把更多的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其实是有效提高风险的最好方法,虽然理解这个东西并不容易。
很久以前,有人告诉我,股市是赌场。我说不,但他坚持要。
我突然意识到,对于那些说股市是赌场的人来说,它就是赌场。
068.其实公交车什么都没教会我们。如果我们不懂,没人能教。
第四,关于认知
069.不耐烦是缺乏理性的表现。
070.普通人很难有平常心。平常心其实就是变态心,因为不容易拥有。
平常心就是回到原点去考虑一切。如果不在乎事物的本质,没有常态也是正常的。反之亦然。如果只关注事物的本质,平常心自然就有了。
071.很多年前,我和华谊刚刚下了一盘围棋,我觉得一颗棋子很不舒服。当我恢复游戏时,我问他为什么我感觉不对劲。
然后他告诉我,这里其实也一样,因为前面你搞错了。
072.高手和其他选手的区别在于失误率低,而不是能打出多少好球。
073.很多所谓的伟人,其实只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老老实实做自己该做的事。仅仅通过观察一切,很难看出他们在哪里是伟大的。牛逼有救了。
074.知道和相信自己的骨子里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075.知道不容易,但会更难。
076.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077.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重要得多。
078.能力圈不是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一个圈,说呆在里面不要出去,外面有妖怪。能力圈是:对自己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以这种态度,如果我能理解某件事,那就是在我的能力圈之内,否则就不是。
079.做大事的能力不是勇气。
080.很少有人愿意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人们往往认为它没有水平,就像买茅台一样。
学会简单并不简单。我对商业知之甚少,和很多人的区别在于我承认自己知之甚少,所以就变得简单了。
简单和容易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个好的高尔夫球手,一天大概会练习8-10个小时的高尔夫球,简单枯燥但一年四季绝对不轻松。
082.很多“聪明”的人把别人的成功或者自己的失败归结为运气或者“意外”,他们总是“聪明”地想办法让自己认为是真的。“《功夫熊猫》1”说“没有意外”其实还是蛮有道理的。
083.如果你整天不去想惊喜,犯错的几率会下降,但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制造惊喜。我说不奇怪,并不是说结果不奇怪,而是说我并不总是去想它。如果你一直思考本质,总有惊喜的机会。
会打高尔夫的人大概都知道,想打远点的时候是最容易出错的时候。
084.突然想到公交车上的一句话:如果你在坑里,至少不要再挖了。你看看有多少人在给自己挖坑。
085.理性面对现实的勇气有时会有回报。
086.一切都可以回想几年,往往难度会大大降低。
087.“道”真的很难教,要靠自己去体会。心里没办法的人说什么都没用。
大部分人(往往包括我自己)都不容易打开,很难接受和以前认识不一样的东西。即使对方做得很好,他们也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不向他学习。这很有趣。
我有时候觉得很奇怪,如果我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不接受新事物也能理解,因为人家已经有足够的成功经验和认识了。
现实中,我看到的恰恰相反。不开的往往是不太成功的人。比如炒股30年没赚到钱的人,我说公交,人家居然说...Blabla。
088.改变并不容易,但任何时候都可能是好时机。
089.放弃不是为了。我曾经用“借不难还,再借不难”这句话来说明我本分的意义。其中“借还”是本分,但“再借不难”其实是功利。当你不再想着“再借不难”的时候,你就真的“尽职尽责”了。
090.名声不是说说而已。只有当你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每个人都可以“谈论”信誉,但在需要“保持”信誉的时候,许多人却不能。
091.善良不是把一条蛇抱在怀里。善良的最大体现是不作恶。
一般来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最重要的是远离恶人。
我不认为我对别人很苛刻,但如果有人搞砸了什么,我会当面告诉他。诚实是我的责任。我知道我在说什么,事实证明我通常是对的。这就是我想要创造的文化。
我们对彼此非常坦诚。任何人都可以告诉我,他们认为我是一堆狗屎,我也可以说同样的话。我们有些激烈的争吵,互相对骂,那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093.恐惧的程度和理解的程度成反比。
094.说到孤独,让我想起了买网易的时候。从我开始买网易到跌破1元“三个月”的那一天开始,大概两个多月每天都要付一半的账。
当时真的觉得很孤独,特别是最后一天,一下子买了近50万股。据说那天的卖家怕三个月后被摘牌。买的人想法很简单,以为上市不上市无所谓。
孤独有时候真的很可贵。
095.“敢为天下先”的整句话就是“敢为天下先,争第一”,没有能力争第一的地方绝对不要去。
096.不要听老人的,眼前吃苦,背后吃苦。看了这句话,其实大部分人是不会听的。
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是伟大的,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是天才的。
097.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走不远,单纯的现实主义者做不了多少。
098.我的动力是什么?我认为大多数创作者都想表达我们能够从前人取得的成就中受益的感激之情。我没有发明我使用的语言或数学。我基本没自己做过饭,也没做过衣服。
我所做的一切都依赖于我们人类的其他成员以及他们的贡献和成就。我们很多人都想回馈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添一笔。
我们只能用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方式来表达——因为我们写不出鲍勃·迪伦的歌,也写不出汤姆·斯托帕德的剧。
我们试图用我们仅有的才华来表达我们的深情,来表达我们对前人所有贡献的感激,来为历史的长河增添一些东西。这就是我的动力。
正如鲍勃·迪伦所说,不忙着活,就是忙着死。
100.希望你不要指望有人一句话就让你明白。我花了20年理解的东西,如果你能花10年理解,至少比我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