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鼻子是人体世间百味的探测仪?

鼻子在整个面部中属于中心地位,它的形状、大小决定了一张脸的美学价值,鼻子在人的生理功能上同样不可小瞧,它吐故纳新,洞悉百味,让人活在一个有滋有味的世界。

在我们脸部的中间,有一个突起的器官,这就是鼻子。

据观察,20多天的胎儿就已露出鼻子的雏形了,后来经过千变万化,待到婴儿出生时,它终于耸立在脸部的中央了。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

外鼻由鼻骨、鼻软骨和软组织所组成。外鼻突出于面部,容易受到外伤。外鼻的静脉汇流海绵窦,如炎症处理不当,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鼻腔的前部称鼻前庭,有鼻毛,并富有汗腺和皮脂腺,易生疖。鼻腔的顶部是颅前窝底部一部分,较薄,与硬脑膜粘连甚紧,有嗅神经通过,颅底骨折时,可引起脑脊液流出。鼻的内侧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丰富的血管网,叫鼻中隔,易出血区。鼻腔外侧壁表面不规则,有三个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

鼻窦有四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

额窦,位于额骨的下部,后壁为一薄骨板与颅前窝相隔,底壁相当于眼眶的内上角,甚薄。发生急性额窦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

筛窦,位于眼眶与鼻腔外上方之间的筛骨内,由极薄的小骨板组成蜂窝状小气房,分前后组。其外侧面与眼眶的内侧面为纸样板,菲薄如纸,故筛窦或眼眶炎症可互相感染。

上颌窦,居于上颌骨体内,为鼻窦最大的一对,其平均容量约13毫升。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引流,故比其他的窦易发炎。

蝶窦,位于鼻腔后上方蝶骨体内,其顶、外、后壁均借骨板与颅中窝及颅后窝相隔,与眶尖关系密切,故蝶窦炎时可引起视神经病变。

鼻子虽说是人体一个较小的器官,可它的作用并不小。

人必须呼吸,鼻子是“打头阵”的呼吸器官。吸进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正是鼻子的一种重要职能。肺对进入的空气要求很严格:温度宜在35℃;湿度宜在95%,应不含灰尘。对此,只有鼻子才能办得到。新鲜空气通过鼻子,经过一番过滤、湿润、加湿之后,才能符合“卫生”要求,所以鼻子是空气进入肺脏的第一道门户。

一个成年人每分钟约需呼吸16次,年龄越小,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越多。即使以16次计,一天也得呼吸二万三千次,鼻子的“工作量”真不小,鼻子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鼻端有个无形的宇宙。”芝加哥神经学家兼嗅觉味觉专家艾伦·赫舒说。这位专家所作的嗅觉研究之中,有一些非常古怪,引起广泛争论的结论。例如他发现:青苹果的气味也许能减轻偏头痛;烤肉野餐会的烟味会使人觉得空间缩小;闻香蕉、青苹果或薄荷有助减肥。

鼻子如何辨别气味。两个鼻腔上方各有一种嗅觉感受体,名叫嗅觉上皮,面积和一般邮票相仿,含有千百万个有纤毛、在黏液中游动的感受体细胞。我们对这些细胞的功能仍然不大了解,对感受、辨别气味的过程也知之甚少。

物质要发出气味,首先必须本身要易于挥发,能释放出分子。因此,大理石、玻璃没有气味,乳酪却逃不过我们的鼻子。

带气味的分子随空气钻入鼻孔。我们正常呼吸的时候,只有一小部分空气接触到鼻腔顶部,所以如果想嗅某种东西的气味,必须加点劲,多吸入些空气,以便让感受体细胞接触更多气味分子。然后,这些细胞把所收到的信息传达到大脑。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如果一切都变成了烟,鼻孔就会把它分辨出来。”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鼻嗅觉的本领的确很大。科学家说,一般人大约能辨别4000种左右的气味,而高度灵敏的鼻子则可辨别1万种!

鼻子的功能自然远不止这些,有关专家告诉我们,仅是它的生理作用就近30种。

现在,为了方便治疗或减轻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医生有时会让鼻子“吃药”;对于那些暂时无法吞咽的病人来说,“鼻饲”又是补充营养的最常用的方法。最奇特的是,东南亚有些民族喜欢用鼻饮酒;美国有位妇女具有以鼻代嘴、用鼻子进食的特殊本领。

由鼻子分泌出来的大量溶菌酶,不仅使鼻子成为身体最清洁的器官之一,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眼睛,使之不受病菌的侵犯而能够保持眼睛的明亮,因为鼻与眼是可以相通的。有人还把鼻子看作是保护眼睛的盾牌。试想,假若一拳打到脸上,首受其害的不往往就是鼻子吗?

唱歌的人怕感冒,有其他严重鼻病的人也难以发出清晰、悦耳之声。因为鼻子有“***鸣”作用,语言经过鼻适当加工,才会变得更加好听。

鼻子虽小作用大,愿你能爱护自己的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