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过年的习俗。

白族的春节习俗:白族的春节活动非常有趣。除夕夜前,家家户户都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免给新年留下灰尘。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年。午夜过后,年轻的男女们竞相挑水,以象征勤劳和幸福。第一天一大早,全家老少都喝米糖泡的水,以示新年可以像甘露一样甜蜜。在节日期间,白族人民有传统的娱乐节目,如打灯笼,舞狮和跳舞。在元旦这天,白族人民还进行一项传统活动——“飞高”:取一整根竹子,在竹节处放上火药,点燃后,将整根竹子射向天空,有100多米高。这项活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进取的性格。

藏族春节习俗:藏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历法庆祝春节。藏历类似于汉族农历。藏历年通常在汉族春节后的几天内到来。除夕的前一天,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和污物倾倒到西边,让那些脏东西随着太阳的落山而被清除,作为辞旧迎新的标志,希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夜,将举行盛大隆重的“神跳会”。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戴着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鼓、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载歌载舞,疯狂地辞旧迎新,驱邪降福。在除夕夜,藏族人喜欢吃油饼、奶饼、血肠和手抓肉。大年初一的早上,女人们会去河边或井边挑水,这象征着全家人的好运、健康和长寿。然后,每家每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放上象征性的供品“竹如马”。“竹马”是一个元宝形的长彩色盆地(类似于汉族地区的粮食桶)。一端装着麦粒,另一端装着白糖、酥油、青稞粉做成的饼,上面插着几串染色的麦穗、青稞穗,希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喜气洋洋的人们聚集在有“竹、菜、马”的房间里,互敬青稞酒,献上哈达,载歌载舞,欢度春节。

春节期间,朋友、亲戚和邻居相互拜年,并互赠哈达,祝他们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蛋糕招待客人。广场和原野更是热闹非凡。年轻人聚在一起举行比赛和射击比赛,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赛后,大家欢聚一堂,点起篝火,奏起团结祝福曲,跳起“锅庄”和弦舞,狂欢到深夜。

傣族的新年习俗:傣族人的新年大约是傣族日历中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泼水、赛龙舟、高飞等热闹非凡的活动。泼水是傣族新年的高潮,也是傣族历年中最精彩的一幕,所以通常称为“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来表达心中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和祝福。泼水有两种:用文字泼水和用手臂泼水。文往老人身上泼水,舀了一勺干净水,说了句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顺着脊柱流下。被泼的人开心的接受了祝福,跑不掉了。泼水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用瓢、盆、桶互相追逐,面对面飞溅。泼的水越多,收到的祝福越多,人越幸福。

壮族的春节习俗:除了春节,壮族人还会在正月三十过另一个“晚年”。这两个节日同样盛大。节日的早晨,天会亮,女人们会冲到河堤和井台上去取新水。在这一天,任何可以喝或使用的东西都不能是前一天储存的水。过去,在一些地区,淡水取回后立即称重。与等量的老水相比,如果新水重,则预示着丰收年。节日期间,男男女女聚集在村庄的路边或山坡上唱民歌。有时候要唱三天三夜。在一些地区,年轻的男女也喜欢在节日期间团队投掷绣球(用各种颜色的布缝制,边角和底部有五个流苏,中间有彩色的绳子)。球心装满了谷壳,重约半公斤。

蒙古族的小年和大年:腊月二十三是蒙古族人民的“小年”。这一天是送“火神年火”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在“灶神”龛前烧香。提供诸如牛肉、羊肉、黄油、奶皮、奶酪、奶糕、糖果等供品。,就叫“翟灶”。这一天,家人团聚,团圆饭,团圆酒最重要,热闹非凡。到了晚上,它会被送到神那里,人们会点燃事先准备好的柴火或牛羊粪块,然后从各种供品中取一些扔进火里,帮助火燃烧。这时,全家人在火焰前向火神祈祷。一般在腊月十五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宰杀牛羊。除了自己留着吃,还要给亲戚朋友准备点肉。同时要给大人小孩做一件漂亮的蒙古袍,买新的靴子帽子,买奶桶、毯子、锅碗、锅勺等用具,然后好好照顾节日里骑的马。春节,被蒙古人称为“白色节日”和“新年”,是蒙古族的传统节目,在农历正月初一举行。生活在农村、城市和工矿区的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与汉族相似,但在牧区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蒙古包里的矮桌上,桌上摆着一盘美味的肉、牛奶、糖果、香烟、酒等东西,有的甚至在矮桌上奉上一大张纸,上面写着祖先的名字。午夜时分,开始喝酒吃年夜饭,或者除夕吃饺子。按规矩,团圆宴要吃喝多吃肉,器皿要摆满席。吃不完就尽量走,象征着过年吃不饱喝不饱。家里的年轻人要向长辈提议“送别酒”。特别有意思的是,全家人吃一个用酥油、糖、白面粉做的大圆饼。这叫吃年糕,每个人只吃一口,意味着全家永远不分离,永远团聚,永远过着甜蜜的生活。除夕夜,我们会玩“嘎拉姆”(玩羊骨头),讲书,唱歌跳舞,彻夜不眠,过一个热闹的夜晚。新年里,按惯例要拜年。除夕夜,是告别旧年的仪式,初一早上,是新的一年。晚辈们给父母和老人磕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身体健康,晚年幸福!老人们抱着孙子,倒了一碗鲜奶,祝孩子幸福,像牛奶一样纯洁。解放前,一些家庭邀请喇嘛在家念经,以消除新年的不祥之灾,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兴旺。全家扶老携幼到雍和宫烧香朝拜,求活佛保佑。大年初一吃过早饭,男男女女盛装打扮,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亲朋好友拜年。当客人进屋时,他们首先向长辈磕头拜年,祝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富足。按照习俗,主人家衬衫的女婿给每位客人一一敬酒,每位客人都会喝,或者边喝边唱歌跳舞。在村里冷或选择一块草地进行赛马、摔跤、赛骆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