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关集镇小满会作文400字。

说起农村的“聚”或“会”,大家可能都不陌生。这种自古兴起的民间交易和商品交易方式一直流传至今。河南大大小小的城镇,延伸到默默无闻的村庄,都是各种聚会的热门。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家乡最有名的聚会就是“小满圩”,有的村子一喊就叫“麦圩”。村里人称之为小满汇,这里很讲究。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按二十四节气,四月中旬,物小而饱。在中原,此时小麦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说“一点就满了,麦子长得快。”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满俱乐部应运而生。

村里的老人说,小满圩是麦收前的大聚会,更像是收割庄稼前的大动员活动。

长期以来,小满圩都是在离我家34里的巨岗村举办。巨岗村位于黄河北岸,毗邻国道106,交通便利。它不仅是周边城镇通往开封、郑州的必经之路,也是周边村庄之间的主要道路。这个村子里有很多商人和人才。用今天的话说,村里有经济头脑的人很多。慢慢的,村子就演变成了一个类似城市“商业中心”的地方,和现在郑州的二七商圈功能一样,辐射周边的村庄。我问村里的老人们居港什么时候办小满节,老人们都说:“这一次,年份太多了,早了一代,记不清是哪一年了。”

一年一度的小满圩根据每年的季节日期进行调整。一般在农历4月14举行,4月15结束。虽然时间很短,但这两三天可谓人山人海。整个市场从村子的西端蜿蜒到东端有三四英里。商家在道路两侧搭建以杨树、柳树或预制板为基础的营业棚,大小不一。有个小细节要透露一下。一些个体户商家为了抢占先机,提前两周就开始占座,竞争激烈。好像是大聚会前的预演。

说了这么多,别烦了。我们带你去小型全体会议。

在我的记忆中,小曼党的凌晨,村民们吃完饭就开始“骚动”了。房前屋后都是大车,院子里都是收拾好的东西。女人们喊着让男人们买这买那,孩子们兴奋地在后面追着,女孩们在讨论买什么款式的裙子,老人们也换了干净衣服坐在门口等着离开。

很快,村子里真的热闹起来,人们出发了,骑马的,骑自行车的,一起散步的,都聚集在从村子到小满社的路上,像流水一样涌向小满社。如果恰好遇到从对面村子出发的村民,这两拨人会气势汹汹地向106国道汇聚。场面就像古代双方的战斗,各有各的立场。两队在106国道上相遇,人群混杂在一起,两个村的村民开始互相打招呼,开起了玩笑。那时,这支庞大的队伍熙熙攘攘,人群中散发着不同寻常的兴奋和难以形容的热情,承载着对《西游记》如此大的希望。

10分钟后,大车队陆续到达巨岗村口,村口挤满了人,马车、自行车和少量拖拉机。我们的团队开始陆续解散。男人们系上马车,锁好自行车,组成了自己的队伍。妇女、儿童和女孩一起去,而老人则被送到场地的外围去看戏。

说到这里,就算进入小满会场。

什么?金火油?

孩子们一进村子,就紧紧跟着。路两边有几个卖火的摊位。小摊上围满了人,葱花香味四溢。那时候,光是闻到那种味道,我们这些孩子就开始流口水了。当我们靠近饼干炉,看到滋润着油花,发出咝咝声的铁炉盘上金灿灿的火光,我们就完全无从下手了。即使你袖手旁观和观看,你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一个怎么样,孩子?你想要一个吗?到底好吃不好吃?在胖乎乎的老板娘的吆喝下,孩子们终于忍不住了,一直求着父母买火吃。为此,有的孩子还大哭大闹。在我们开始购物之前,这个会议是这里第一个活跃的会议。

刘广火烧在我国很受欢迎。据说正宗的刘广火烧已经卖到首都北京了。在附近乡镇的集会上,很多卖家都模仿着留着灯烧,不说正宗,反正好吃。很多时候,我们这些孩子赶去开会,就是为了吃个火。只要我们手里有一把火,不管人群多么拥挤,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我们都可以忍受。

一吃就上瘾的硬菜,猪头肉

说到美食,大家都很难撇在一边。嗯,男人们挤在猪头肉的摊位前。那时候,巨岗猪头肉在我们这一带“有名”,是不可多得的开胃菜。老板和几个徒弟站在店铺的摊位前,面对尖叫的人群,手脚都忙不过来。这些乡亲忙不过来,大家都想先买新鲜的猪头。用今天的话说,就像节日期间大家参与疯狂网购一样,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看谁快。

猪头货(俗称猪头肉)也是家里晚餐的硬菜。在请人吃饭的时候,尤其是重要的亲戚或者客人,主人会特意端上一盘猪头货。先不说客人喜欢吃这个。重要的是主持人显得有面子。一盘猪头肉摆在桌子中间,一放上去,主人的心里就亮亮的。其实那时候很少有人专门买菜,就是开会或者过节请人吃饭才会享受一顿。那时候,吃几口猪头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现在莒港猪头货已经走向市场,取名莒港红烧肉,在开封、新乡等城市很受欢迎。

一个包罗万象的农具世界

沿着场馆主干道走下去,你会完全不一样。路北的人多是男人,路南的是女人和孩子。这是我记忆中最有特色,最难忘的小满俱乐部画面。

在会场主干道的北侧,有农具商。这些农具商依靠路边的杨树、柳树、预制板搭建农具棚。沿着这些摊位由西向东望去,只见一排排锃亮的大木叉,几乎和树一样高大矫健的大把手,锋利的月牙形镰刀,还有精致的木耙,木排,筐,簸箕,篮子,麻绳,卷,草帽,都是收割小麦必不可少的工具。往下看,还有铁锹、锄头、爪钩等铁制农具。男人们聚集在这里“准备好,丁丁·毛毛,跃跃欲试”并选择合适的农具。就这样,有人兴高采烈地扛了几把大木叉,有人买了些卷席子,用来拉麦子;有的人买的几乎都是,长时间握不住手。都说是新的收获季节,换一套全新的吧。在这种情况下,一是新农具好用,二是干活卖力。

农具商的后面,是一片长满杂草和稀疏杨树的荒地。这是一个牲畜交易的地方,比如骡子、牛、驴、猪、羊等等。牲畜交易场所的人相对较少,多为中年男性或者一些老年人,经常和牲畜打交道。这里的买卖双方很难达成交易。比如商家不停的夸自己的驴有多好多硬,有意向买的人却不急。他们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围着几头毛驴来回看着,时不时摸摸,或者拍拍几下,好像满意又不满意,一副捉摸不透的样子。这个时候,商家是没有办法担心的。

牲畜交易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奶牛被处理的地方。人们围成一个圈,一头牛被绑在木桩上,几个人按住牛的头,一个戴草帽的中年人把特制的磁铁放进牛的嘴里,然后磁铁进入牛的肚子里。大约十几分钟后,中年男子握紧了手中绑磁铁的线,同时慢慢将磁铁向外拉回。这个时候,周围的人就有点紧张了。所幸中年男子将磁铁轻轻取出,只见碎铁皮、铁屑等金属颗粒吸附在磁铁上。这时人们开始谈笑风生,气氛变得欢快起来。这个过程,真的让我们长了见识。

华丽的布料世界

路南是一个卖布、衣服、水果等小吃的小摊,可以说是女人的天下。一排排整齐的五颜六色的花布依次排列,朝一个方向看去,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缤纷的绘画世界,看的人眼花缭乱。这个“由花布组成的华丽地带”与路北灰色的农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如果从空中往下看,会场的主干道一半是灰色,一半是彩色,就像画家描绘的新旧世界。

布是女人的必需品,是用来给男人和小孩做衣服的。那时候我们穿的衣服都是手工做的,很少买成品衣服。当时我跟着我妈,我妈和其他阿姨阿姨在布摊前挑来挑去。当你以为他们准备买了,而商家已经用剪刀和尺子量好了布,他们就放下手中的布,继续往前走。只能眼巴巴的跟着他们。他们总是说,“前方有更好的。”

女人领着孩子,一边看布,一边还要注意孩子不能走散;我看到他们和商家讨价还价,打孩子,互相吵架。总之吵死了,比路北边热闹多了。

路南侧的人群非常拥挤,陪同的人一不留神就走散了。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妹妹在一个转弯处走散了,我妈妈吓坏了。她在人群中小心而焦虑地寻找着。当她遇到村民时,她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看到我妹妹,就先带她走。就这样,村里人把消息传播给你,消息像曲线一样传播。我的妹妹似乎待在这条线的某个地方,只是暂时与她的母亲分开。当她妈妈看到她时,她已经哭成了泪人,浑身湿透了。邻居跟她妈说不能丢,开会的人都是我们村的。

老年人的专属舞台

会场热闹拥挤,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是个问题。所以他们更愿意去大舞台上安安静静的看戏。他们像孩子一样带着明确的目的冲向会议。为了孩子吃饭,老人只是去看戏。大舞台搭建在会场主干道南侧的一大片空地上。在舞台周围,有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游戏,玩具摊位,和一些食物,如胡辣汤和凉粉。

那时候我很少上大舞台,因为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后来才知道,大舞台是专门为了照顾老人而建的。一方面,它不会忽视他们这个群体,这是从村庄继承的尊重和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大舞台是地方戏剧文化的载体,是地方文化的缩影和体现。

走到这里,基本上就算走过热闹的地方。当然,这并不是我家乡小满俱乐部的全部。有些感觉和细节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至于什么意思,只有我们当地村民明白,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近几年,小满博览会仍然每年举办一次,规模也很大。只是人相对少,人的积极性也低;商品类别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最有特色的农具几乎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农业大型机械工具。

其实早些年,人们赶着去小曼集市(小孩除外),村民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期待和希望。他们买了农具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小麦丰收。如果他们手中有农具,他们会有收获和希望。一个热闹的小而全的聚会预示着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