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2个皇帝排序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排序如下: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1、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又作努尔哈齐,姓爱新觉罗。自称姓佟,号淑勒贝勒。女真族(即满族),父塔克世为建州左卫指挥。生于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县西南)。后金的创建者、清朝的实际奠基人。
2、皇太极
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按年龄排行第四。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
3、顺治
福临六岁登基,改元顺治,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
4、康熙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5、雍正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6、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7、嘉庆
爱新觉罗·颙琰初封和硕嘉亲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被立为皇太子。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禅位于其而成为皇帝。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驾崩后,爱新觉罗·颙琰才得以掌握实权。
8、道光
嘉庆四年(1799年)被密建为皇储。嘉庆十八年(1813年)封智亲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即帝位。颇思励精图治,振衰除弊。对漕运盐政实行改革。以海运代替河运,既解决了漕运的困难,又节省了开支。
9、咸丰
他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10、同治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病死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6岁的载淳即位。同治帝即位后,慈禧与慈安两宫太后携载淳在养心殿垂帘听政。
11、光绪
同治十三年(1875年),同治帝病死,4岁的载湉被慈禧太后立为皇帝,年号光绪,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至18岁。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亲政,但朝中大权仍操在慈禧太后手中。
12、宣统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岁即帝位,由其父摄政。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