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是普及的。

#策划#牵头活动策划主要是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以下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总体方案,欢迎阅读!

1.普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宣传季主题,阳光护航,珍爱生命,心理育人,青春励志。

二、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目的

(1)活动时间:

(二)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树立求助和助人意识,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塑造积极平和的健康心态,学会合理规划生活、学习和职业生涯。

三、活动内容架构

(一)学校心理健康宣传季教育活动(具体安排见附件1)由学生处、团委、基础课部组织,二级学院配合实施“八个一活动”:参加一次启动仪式、了解一份倡议书、宣读一份誓词、参加一次知识竞赛、举办一次主题班会、推荐一部心理剧、举办一次心理健康讲座。

(二)宣传季,本着“充分发挥学院主阵地作用,突出学院工作特色”的原则,开展“一院一品”宣传活动,二级学院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精心策划开展至少1次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活动可选择主题辩论、征文比赛、电影欣赏、趣味运动、游戏开发、展板宣传、心理手稿、心理漫画、心灵诗歌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四,认可和奖励

20xx年6月,学校对活动的形式、内容、效果、创新等进行评估,评选出宣传季先进集体和个人、心理剧、知识竞赛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奖励。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要求

(1)辅导站要高度重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把“八一”教育活动落实到每个班级,达到增进心理健康常识、培养心理素质的目的。

(2)辅导站根据学校活动和学院专项设计,指导委员会成员履行职责,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三)辅导站应通过学校网站等媒体平台及时宣传报道活动及专项,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4)辅导站要认真整理总结,积累图片视频、网络征文、师生反应、效果评估、新闻报道等信息和经验。,不断提高活动的水平和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是普及的。

校园心理剧就是选取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生活场景,通过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艺术方式进行加工,演绎出主人公的恐惧、焦虑、自卑、虚荣、烦恼等不同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现象,从而获得某种启示。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引领学生关注自我成长,促进全面发展,在我校xx“5.25”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组织xx校园心理剧大赛,通过解读学习、生活、交友、情感等多方面的生活场景,引导大学生接纳自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首先,选手们

每个系独立组建表演队(包括一名指导老师和一名学生导演),每个系派一部校园心理剧参赛。

第二,比赛时间

最终时间:20xx年5月21日晚上20: 00

第三,比赛场地

第二教学报告厅

第四,比赛过程

本次心理剧比赛赛制分为半决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复赛,各部门需要在4月22日前以录制视频(MPG格式)的形式提交参赛作品。选拔结束后,以“9进6”的方式选出6支队伍参加决赛,决赛将于5月21日在二教院报告厅举行。

动词 (verb的缩写)竞赛要求

1.本次大赛心理剧剧本主要以我校xx“11.25”心理剧剧本征集活动中评选出的9部获奖作品为蓝本,各部门可根据舞台表演需要进行再创作。

2.心理剧作品要健康积极,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注重心理矛盾冲突的展现和协调。

3.心理剧重在事件的处理,可以用表演艺术的形式表现(造型、独白、哑剧、舞蹈、歌唱)。

4.每个参赛项目的表演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

5.服装、道具、音乐等。演出所需费用由各参演单位自行准备。

6.评分标准:主题内容40%,表演效果50%,学生精神面貌10%。

六、奖项设置

本次心理剧大赛一等奖1;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3个;同时计划评选优秀导师2名,1男65438女表演奖,导演奖2名。

3.心理健康教育项目是普及的。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营造校园心理教育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积累持久的成长动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并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示范校园的良好氛围,冯凭学校决定开展“关爱灵魂、全面发展”活动。

二、活动主题:

关爱灵魂,全面发展

三、活动的目的:

1,旨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精神卫生工作水平。

2.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3.学习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让更多的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认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0日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

(一)听听暖心的校园广播之声

活动目的: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心理健康小故事、小常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引导广大学生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氛围。

(二)让心理健康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活动主题:心灵成长

活动内容:周一同学们国旗下演讲的内容是“让心理学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目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还不够,所以我们呼吁大家在学习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活动时间:每周一升旗仪式。

(C)袁书祥-心理学知识委员会报纸

主题:袁书祥——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活动内容:每班发放一份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主题的黑板报。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标准、人际交往能力、心理保健、生理知识等板块。

活动目的:宣传心理学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走近心理学,亲近心理学。通过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方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完善自身心理。

活动时间:3月28日。

(四)活在当下——心理健康活动课

主题:把握今天,把握现在。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课活动课让学生知道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不要总是把属于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珍惜今天,把握今天,努力做生活的舵手。

活动时间:4月24日。

(5)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竞赛

活动要求:手抄报要求刊头设计,期刊标题要符合“关爱灵魂,重视心理教育”的主题。结构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图文并茂。内容必须积极向上,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强,注重原创性,文字通顺,无常识性错误。

目的:通过让师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方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从而促进教师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自身心理的改善。

活动时间:4月26日前上交。

(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活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征文以案例分析、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案例分析、感受等形式呈现。内容可以从情绪调适、和谐人际关系、接纳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科学管理压力、破解职业倦怠等方面入手。

活动时间:4月26日上交。

(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讲座

活动主题:关爱心灵,重视心理教育。

活动目的:通过给我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讲座,让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特别是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比如内向、易怒、胆小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活动对象:全校留守儿童

活动时间:4月29日。

地点:学校操场

(8)精神运动之旅

活动目的:通过团体运动,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团队意识,鼓励学生走进阳光和操场,通过积极健康的课余生活,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主要活动:两条腿跑步、四条腿运球、五条腿风火轮等。每个系需要派11学生代表参加比赛,有辅导员组织,强调安全。

活动时间:5月10下午2点。

地点:学校操场

(9)精神光影之旅

体验电影中人物的心理,通过光影艺术唤醒成长的动力,理解人生的意义,学会认识和完善自己,调整价值观,在电影人物的引导下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1,电影《唐山大地震》

5月xx日下午6点

2.电影《美丽心灵》

5月6日下午6点5438+05

4.心理健康教育项目是普及的。

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新课改中涌现出大量的教育理念,如快乐学习、快乐教育,倡导“让孩子快乐”,什么是“快乐”,“快乐”的内涵应该是身心的快乐。我们来看看中国小学生的现状。传统的教育模式束缚了孩子的身心发展,主观能动性受到遏制,使孩子厌学,产生不理解、烦恼,甚至心理抑郁,产生自杀念头。如何让学生快乐,真正享受童年应有的快乐?基于这样的思考,设计了这个心理教育活动方案,学生们在一起寻找快乐,探索快乐的真谛。

二、活动的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解决烦恼的方法,释放身心,让学生知道要用微笑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的调整自己,让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和心情。

三、活动对象:

主要是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

四、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学习资料,心理短剧,PPT演示。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流程:

(一)会话话题`本节课的活动主题:

* * *一起讨论两个词:“幸福”和“烦恼”

把快乐和烦恼分成四个等级,你属于哪一种?

老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谈论“快乐”和“烦恼”的话题,探讨如何面对烦恼,解决烦恼,找到快乐的良方,从而笑对人生。

(2)创设情景,回忆和谈论烦恼;

1,同学,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让你不开心的事吗?

2.学生回忆他们的烦恼。请拿出小纸片,把最近困扰你的事情写进“烦恼收集站”。(学生活动)

3.学生谈论他们的烦恼:

学生说说你刚才写在卡片上的烦恼,让学生和老师听。说出自己的烦恼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沟通方式,心理咨询:

1.看两个短场景,评价对错。

3、心理体验:丹丹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他还挺满意的。然而同学方芳却说:“什么新衣服,真难看!”请体会一下丹尼此时会怎么想。

(D)分享经验和体验快乐:

1,请说说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是怎么调整心态的?

2.小组交流会后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音乐,唱歌;看看漫画...

3.现在,让我们准备一份“心理快餐”,把你寻找快乐的方法写或画在一张卡片上,放在快餐盘里。

4.享受“心理快餐”:

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用一首快节奏的歌来享受美味的心理美食吧!同学们要认真听歌词,想办法从中释放烦恼。然后大家一起唱这段。

这节课结束,* * *一起唱了《幸福的拍手》,一边唱一边抛开烦恼,根据歌词大意拍手、拍肩、跺脚,释放身心,体验幸福。

不及物动词活动概述:

真心希望看到我们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是“快乐天使”,同时也要学会做一个“快乐天使”,去解决别人的烦恼。平时注意身边的朋友家人。当你发现不开心的情绪时,试着找原因,试着给他送去快乐。让我们敞开心扉,让幸福一起飞翔!

5.心理健康教育项目是普及的。

一、活动目的是在全校学生中牢固树立“生命之美”的理念,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感受生命的美好,积聚生命的力量,绽放生命的光芒。

通过开展“生活的美好,你我* * * *”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健康教育的载体、内容和形式,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健康需求,提高学生心理自救互救能力和素质。

第二,时间安排

20xx月至6月20日。

三、活动的内容

(一)深入宣传解读“生活之美,你我共绘* * *”主题。各单位要组织知识竞赛、征稿演讲比赛、学生主题班会等。,深入宣传和阐释主题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生活之美。

(2)广泛开展“生活之美,你我共绘* * *”体验式教育活动。各单位要通过组织校园心理情景剧展演、微电影评选、心理漫画征集、图片展等活动,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三)加强对“三难”学生的关怀。各单位要继续关注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继续对父母离异、早年留守、家庭贫困的学生开展人文关怀,积极为经历过心理痛苦、心理创伤、支持系统薄弱、求助意愿不强的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形成有温度的教育教学管理合力。

(四)加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宣传。各单位要充分发挥二级心理咨询站的作用,提高学生特别是心理委员对心理危机的认识和识别能力,积极宣传和推广心理自救方法和求助渠道。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形成全员参与、学生受益的良好氛围。各单位要加强领导,围绕“生活的美好,你我一起画”主题,统筹规划,形成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强化全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着力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快乐成长。要积极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互助能力,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心理委员和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报道,采用深受学生喜爱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生动方式,吸引学生主动接近、自动对接,扩大活动影响。

(三)各单位以工作总结形式向教育部/团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送主题教育活动的特色、经验、成果、新闻、照片等。心理中心将组织专家评选,对宣传力度大、教育成果好的院校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