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幼儿园科教教案

活动目标

1,观蚁知蚁。

2.用游戏来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3.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关心小昆虫的感情。

要准备的活动

1,蚂蚁头饰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记录

首先,导入:

老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考你。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谁能告诉我春天是什么样的?(老师提示:天气变暖了,树和草都变绿了...)

儿童自由理论

老师:孩子们说的真好。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是美丽的春天。你想看吗?

小朋友回答:是的。

老师:(展示挂图)好看吗?谁能告诉老师画上画的是什么?

儿童自由理论

老师:你仔细观察过了。春天来了,小虫们都忙起来了,一群黑乎乎的小家伙已经悄悄从洞里爬出来找吃的了。猜猜他们是谁?(小朋友猜:蚂蚁)对,是蚂蚁。

首先,了解蚂蚁

老师:你见过一只小蚂蚁吗?(名字在哪里见过)有那么多孩子见过蚂蚁。你能数出图中有多少只蚂蚁吗(小朋友随口说3只)?是的,图中有3只小蚂蚁。看到孩子们如此聪明,小蚂蚁非常高兴。它还给我们发了一张它的大照片。你想看看吗?(思考)

老师:(展示幻灯片)仔细看,孩子们。谁能告诉我这只小蚂蚁长什么样?(儿童自由论)

老师: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除了我们常见的黑色,还有棕色、红色和黄色的蚂蚁。它分为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它也有六条腿。

老师:我们已经知道小蚂蚁长什么样了。你知道它喜欢在哪里玩吗?孩子真的是细心的孩子,老师给你带了几张图。让我们看看蚂蚁在哪里玩。(放幻灯片,孩子畅所欲言)

老师总结:小蚂蚁真的玩得很开心!

老师:看,孩子们,小蚂蚁在做什么?(吃)你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吗?(小朋友说)小蚂蚁不像有些小朋友那么挑食。他们喜欢吃很多东西。

老师:蚂蚁虽然那么小,但是很神奇!而且,它极其结实,能搬动比自己重400倍的物体。它也很会认路,有时候离家几十米也不会迷路。

老师:老师还应该告诉你,蚂蚁有很多种,每一种蚂蚁都有四个成员,包括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教师介绍(多媒体演示):

1.蚁后:也叫雌蚁,是蚁群中体型最大的,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翼,有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管理这个大家庭。

2.雄蚁:又称蚁父。头小,上颚不发达,触须细长。它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功能是与蚁后交配。

3.工蚁:有能力的蚂蚁。无翅,一般是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很小,单眼很小或者没有。上颌骨、触角和三对胸足发育良好,善于行走。工蚁是不能生育的雌性。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收集食物,喂养幼蚁和蚁后等。

4.兵蚁:头大,上颚发达,能碾碎坚硬的食物,从而成为保卫群体时的战斗武器。

老师:以后慢慢了解他们吧。

老师:孩子们,想想吧。我们学过关于蚂蚁的童谣吗?大家一起背吧。(背诵儿歌:逗蚂蚁)

老师:小蚂蚁可爱吗?你想成为一只可爱的小蚂蚁吗?我们来玩一个叫“蚂蚁驮粮”的游戏,好吗?但是老师有个要求。运送食物时,小蚂蚁都排成一行,一个接一个。你能像小蚂蚁一样守纪律吗?我们将邀请表现好的人做一只可爱的小蚂蚁。(戴着头饰的孩子表演)

总结:孩子们玩得开心吗?(开心)下课后,我们去外面找小蚂蚁,和它们一起做游戏,好吗?

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自由观察、自由讲述、背诵儿歌、游戏等活动,深入浅出,环环相扣,激发孩子学习探索的内在动力,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发现。

这一课设计得很好,有三个优点:

第一,能抓住教育的机会,及时引导和参与。

蚂蚁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感兴趣的。老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发展孩子的能力,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二、巧妙设置疑点,利用图片激发孩子的兴趣。

老师可以利用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孩子整理、构建一个关于蚂蚁的知识网络,让孩子了解蚂蚁的形态、生活习性、家庭成员等等。

三,融合教育,游戏教学

在这节课中,老师要求孩子们描述春天的景色,数蚂蚁的数量,踩着音乐的节奏运送食物,这些都结合了语言、数学和音乐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