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两天上映的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迷茫期。是的,我真的连独立的思想都没有,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尤其是初中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我只知道放学后最后的出路不是我想要的。迷茫的时间总是难熬的,尤其是我13 ~ 14岁的时候。作为一个早熟的人,我有很多不懂的东西,为什么我一定要在学校学这些东西?不知道对不对,我选择了跟着感觉走。追随你心
?其实我很迷茫。一方面,我有强烈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我想学习学校老师不会教你的东西。上一篇文章说,我对知识的感知是我所知道的,我所看到的。我真的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我想看更多的知识。可惜父母没有告诉我需要从书本上学习多少知识,才能看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只告诉我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好好过日子。这不是我想要的,至少不是一直在很低的水平。我开始了一次漫长的尝试,试图找出我真正想要怎样度过我的一生。
?为了找到答案,我看了很多书,包括名人传记,人生哲学,心理学,杂志,故事书,小说。我总是想读它们,只要它们是单词。我好像想找一个省力的方法来解决我的困惑。直到我看了我的启蒙书《易经》,我都不知道它的名字,因为我是带着一种完整感看到里面的字的。我说这是我想要的,于是我去找这些话出自哪本书或哪个人!虽然在外人看来晦涩难懂,但我越来越喜欢,因为在这个学校学到的知识真的不一样,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这么多年的学习也证明了易经是学不了一辈子的。
?我凭自己的喜好决定了这是我要走的路。其实书上还是没有告诉我这辈子要怎么走,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即使找到了自己想走的路,也还处于迷茫期。那种感觉就像人在阅读和现实中不理解的时候,大海里的孤舟。我随时可能被甩。那种煎熬真的会让我紧张,但是我真的很喜欢这条路。然后我研究了很多读这本书的人,很多著名的人,比如古代的学者和现代的学者,商人等等,都成功的学习了这本书;易经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在找规律而已。现在社会上的各种书都是总结别人的经验,对自己用处不大。而我用的是寻找规律的方法,总结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从各个方面分析他们的相似之处,学习。
?无论在读书、当兵、工作、学佛、修道、取乐等方面。,一开始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这是我在很多地方学习时讲的第一点,只是方法不一样。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很多东西是想学了才发现的;但是,只有真正学习了,才能发现自己的幼稚。虽然我不必追求完美,但我也不满足于一般。努力学习的过程更痛苦。有时候回头看,发现身后的舒适环境,只要你回头看,就能享受。这时候我的感觉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但在佛教中,世间看似安逸舒适的环境,其实是一片苦海。如果你想摆脱苦海,你得背对着对岸穿过去,转身就行。我知道我面对着另一边,走向另一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忍受很多痛苦,经典的人情冷暖,看透了才能放下。
?走在路上,我们可能看不到目标。目标只是我们的想象。你看,发明日心说的人一开始并不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说地球是圆的人一开始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时候只是想象出来的,但是要想证明自己的目标,就要不断努力,先找到一个你觉得对的想象中的目标,然后不断努力,证明这个目标是真实的。
路上会有很多东西诱惑我们,很多人只是看前面,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去实践真的很难明白这些道理。现代有句话叫‘万物从地面升起’,其实和上面这句话一样,盖楼甚至还有一个小游戏,都在表达我们的人生智慧,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选择的路。经过漫长的尝试,我努力探索;然后静下心来学习,强迫自己去忍受这个过程中一切的不适用,直到自己欣然接受自己的选择;最后,有时候我们明明很努力,却不一定能到达目的地。因为所有的目标都是虚幻的,都是假的,只有一件事是真的,那就是你付出的努力,你收获的快乐。
?选择你需要的,你认为对的路,永远看着脚下的路。走好了就知道自己过得好不好了。
致迷失者-路就在你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