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涡轮增压这么流行,国内却连涡轮器都造不出来?
面对日系苛刻的环保法规与能源危机,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已经开始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趋势是从大众开始蔓延,直到整个德系车企,最后蔓延到美系、日系,去年国内整车销量达到千万级别,涡轮增压引擎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短短几年的发展,就让涡轮机侵蚀了自吸的天下。
现在这个消费市场,不带个Turbo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同排量的引擎,涡轮机与自然吸气引擎更加的强劲,看看C30的1.5L与C50(参数|图片)的1.5T就知道,重量相差不大的两款车,动力的差距是多么的明显。国人对涡轮的崇拜,愈发强烈。
涡轮机的盛行看似莫名其妙,在保守派的眼中,涡轮机维修保养贵,成本高,长时间高温带来的隐患,烧机油问题让人诟病,但是他的优点却可以让你无视所有的缺点:同样的动力,涡轮机油耗低,同样的排量,涡轮机动力强。其工作原理不难理解,用发动机的废弃推动涡轮运转,带动同轴叶轮,叶轮压缩空气推入气缸,进气量增大,那么喷油量增大,动力就会得到提升。
涡轮发动机在工作时,其工作强度远超乎你的想象,涡轮在研发测试的时候需要经过大量严格苛刻的测试,比如说业内某销量最大的涡轮,其每颗涡轮需要经过7天左右的高速(150000~200000rpm)
、高温工作(700~850℃)
测试,之后拆解分析其内部损耗曾读,检查轴承、油封、叶片的状态,如果符合要求,继续进入下一个极限测试。周而复始多个环节,才能正式的量产,如果时间不达标,或者损耗不达标的话,涡轮是决定不会流入市面。